你的孩子敏感嗎?孩子性格敏感真的是一種性格缺陷嗎?

2020-07-24     洪蘭談育兒腦心理

原標題:你的孩子敏感嗎?孩子性格敏感真的是一種性格缺陷嗎?

家長:孩子說不得,這是咋了?

「有時候我們不經意的一句話觸動她,就會哭半天。」說起自己9歲女兒的敏感性格,高女士頭疼不已。「她有時,很想做一件事情或很想要一樣東西,只要我沒有馬上回應她,她就會說不要了。」高女士說,可能是平時對孩子太嚴厲,才會造成孩子的這種性格。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養育方式會起到決定性作用,特別是早期父母的陪伴和互動會對孩子產生很大影響。」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寧苗苗說,比如有的家長要求比較嚴格,或者要求朝令夕改,孩子無法去把握,會使孩子時刻處於一種緊張狀態,擔心會因為做錯事情而受到批評。長此以往,孩子一方面容易形成過於敏感的性格,對於父母或他人的言行而產生過激的反應,另一方面會顯得過於懂事,像「小大人」般呈現討好型人格。「但這並不是一種性格缺陷,希望家長們不要過於焦慮。」

「父母在孩子的心裡是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我們的態度在孩子(特別是低齡孩子)心裡就是世界對他的態度,如果我們不接納甚至討厭他的性格,那對孩子就意味著是全世界的否定。所以,不管孩子是什麼性格,家長首先要做到接納孩子性格的獨特性,孩子才會真正接納自己,然後才可以在自信的基礎上逐漸完善性格。」寧苗苗說。

家長要放鬆心態,讓孩子明白有些東西只有敏感的孩子才能夠發現、擁有,讓孩子看到敏感性格帶給自己的「禮物」,而不是一直因自己的敏感而自卑。

建議:讓「敏感」成為性格優勢

「每一種性格都有兩面性。」寧苗苗說,在敏感孩子成長過程中,家長要掌握好孩子的「敏感度」,如果孩子的性格已表現出由於敏感而影響到他的生活和學習,那麼家長就需要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去關注和引導。比如慢慢放手給孩子提供從小事到大事「做主」的機會,及時且具體地鼓勵孩子。以「描述孩子的表現+家長的積極感受」,如「媽媽看到你……媽媽心裡非常開心」這樣的方式給孩子回應,從而讓孩子在敢做敢錯的過程中增強自信,逐漸「脫敏」。

如果敏感只是孩子的一個性格特點,家長無須過多焦慮和關注。世界本來就是一個多姿多彩的萬花筒,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的存在。敏感性格帶給孩子的不只是我們看到的不足之處,還有我們可能暫時沒有發現的優點,接納孩子的性格,適度引導完善性格的不足,現在的「短板」可能是未來的「跳板」,讓「敏感」成為孩子獨一無二的性格優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3ovf3MBiuFnsJQVMf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