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淵潔身上的標籤有很多:童話大王、成功的父母。
鄭淵潔身上的標籤有很多:童話大王、成功的父母。
鄭淵潔的童話故事可謂是影響很多代的孩子們,比如《舒克貝塔傳》、《皮皮魯傳》,不僅僅是以故事書的形式展示給我們,還被編排成了系列動畫片。
也正是有了鄭淵潔寫出來的故事書,才讓孩子們見證到國產童話故事的獨特魅力,相比於那些來自於西域的童話故事,更符合國內孩子的思維方式。
鄭淵潔的成功之處還在於自己的女兒
一說到鄭淵潔的孩子們,鄭亞飛就是他最驕傲的那個孩子。高中階段成績優秀,是年級當中的常勝將軍,穩坐第一的寶座。並且是唯一一個拿到全額獎學金的學生,總數為36萬。
獲得如此成績被我們得知,我們無不發出感嘆,怎麼能夠這麼厲害?這真的是小學還沒有畢業的鄭淵潔的女兒嗎?他是不是對女兒使用了什麼殘酷的手段,而對兒子網開一面,導致兒子也不過擁有小學文憑。
實際上,我們的種種猜測都是非議,鄭淵潔之所以能夠教育出如此優秀的女兒,自然是有他的過人之處,與其說我們無端地猜測,還不如虛心地聽一聽他是怎麼說怎麼做的。
獨特育兒觀,家長們可以學習一二
贏在起跑線上是萬萬要不得的
大部分的家長都是主張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當指令響起時,要拼盡全力向前跑去,就算是無法做到搶跑,也不能甘於人後,起步就掌控優勢的孩子,自信心方面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但是,這種理念卻被鄭淵潔深深厭惡著,取而代之變成了可以輸在起跑線上,畢竟在競爭當中,非輸即贏,但短時間的落後真的就沒有任何翻盤的機會了嗎?當然不是,重點在於怎麼看待這短暫的落後。
在生活中,有多少小學階段名列前茅的孩子,一到了初中就像是泄了氣的皮球,說什麼都沒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和力氣。難道是他們的能力不足嗎?關鍵是在於他們對學習產生了質疑,沒有了前進的動力。
反而是那些在所有階段都平平無奇,不爭不搶,功利心沒有那麼強的學生,在高中階段可以嶄露頭角,成為黑馬。畢竟12年寒窗苦讀就像是一場馬拉松,堅持到底才是勝利!
不要過分在意孩子,也不要捆綁孩子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會給予自己全部的精力給孩子,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給孩子制定出嚴格的成長計劃,在無微不至地關心孩子同時,也給他們施加了太多的壓力和思想包袱。
就像是孩子擁有不同意見,想要進行反抗的時候,父母一味地打壓他們,打著自己為了他們好的旗子強迫他們,反而不能讓孩子們隨心所欲地成長,就算是犯錯了又能怎麼樣呢?犯錯不是他們的特權和天性嗎?
所以,在鄭淵潔的家中,給予女兒關注只有60%,她日常想要做什麼,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就算是鄭淵潔和妻子已經發現她即將要碰壁時,也不會主動插手,直到她主動尋求自己的幫助才會參與其中。
懂得放手是很多家長始終無法做到的,每次看到孩子有犯錯的趨勢時,家長根本忍不住,保護自己的孩子不受傷害早已經成為父母的本能和下意識行為動作了。
讓孩子學會高效利用時間
高效學習的重要性我們可想而知,掌握了這個技能之後,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完成更多的學習任務,甚至遭受的痛苦也會更少一些,這也是減輕孩子學習負擔的一個重要方式。
所以,鄭淵潔會有意識地給孩子安排多一些的生活內容,讓她忙碌起來,並且拋磚引玉,告訴她怎麼做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並且承諾她,只要完成了任務,剩餘的時間都將屬於自己,這也是最大的動力。
今日小結:
在鄭淵潔的育兒觀中,你學到了什麼?歡迎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