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 | 收藏這份養生秘訣,這個秋天不生病

2023-09-08     家庭醫生在線

原標題:今日白露 | 收藏這份養生秘訣,這個秋天不生病

《禮記》云:「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9月8日迎來今年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白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水土濕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此時陰氣漸重,露凝而白,故名白露。隨著白露來臨,我國北方地區普遍氣溫下降,秋高氣爽,呈現出典型的秋季氣候,而廣東地區秋老虎也正緩慢撤離,氣溫下降速度逐漸加快,晝夜溫差增大。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治未病中心成傑輝主任提醒,白露節氣前後,中醫養生應當注重護陽養陰,防寒保暖

01

滋陰膳食潤秋燥

隨著暑氣漸漸退去,氣溫開始徐徐下降,據統計以往華南地區白露期間的平均氣溫要比處暑低3℃左右,間中有綿綿陣雨,但整體雨量減少,氣候多以晴熱乾燥為主。秋氣與肺氣相通,中醫所說「燥勝則干」即是指肺為清虛嬌嫩之髒,不耐燥熱,燥氣偏勝則易傷肺陰,從而出現皮膚及黏膜乾燥等陰傷肺燥的症狀。肺喜潤惡燥,正如《飲膳正要》所說:「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應當選擇柔潤之品以潤肺燥。

秋天,是各類堅果收穫的季節。堅果多為植物種子的子葉或胚乳,是植物的精華所在,營養價值很高,多具有滋陰養顏、潤肺健脾、益腎補腦、潤腸通便等功效,是純天然的滋養補品。秋季氣候乾燥,可適當食用杏仁、核桃、腰果、松仁、板栗、黑芝麻、花生、葵瓜子等堅果類食品,能起到很好的養陰潤燥作用,對身體大有裨益。但不宜選購烘焙、翻炒過度或調味過重的堅果,此類堅果食用過多反而容易加重溫燥症狀。由於堅果大多熱量較高,脂肪含量豐富,每日一小把即可,不宜多食,以免過於滋膩容易加重胃腸負擔出現飽脹、腹瀉症狀,或脂肪攝入過量而致肥胖。

02

醇香解乏白露茶

「春茶苦,夏茶澀,要好喝,秋白露」,茶樹經過炎炎夏日的煎熬,醞釀出茶葉香醇的品性。秋茶的滋味和湯色介於春茶和夏茶之間,茶香清幽、溫和。但由於秋天雨量減少、氣候乾燥,且茶樹經過春夏兩季的採收,秋茶輕薄瘦小,其內含的營養成分並不如春茶。秋天的白露茶品的是一份健康,更是一份對自然平淡、質樸的回歸。雖不及春茶的香氣馥郁,但勝過夏茶的乾澀味苦,白露茶粗飲則滋味單薄、香氣平淡,細細品來卻有一份獨特的淡雅芬芳、甘醇持久,因而尤其受到老茶客的青睞。

「秋三月,此謂容平」,養陰護陽,當以平為期。白露茶幽香平和,與秋氣最為相合,且時下氣候漸乾燥,人多易咽干口燥,適當飲茶可以生津、潤燥、醒腦,十分適宜秋季養生保健。隨著炎夏過去,藉著秋氣,滋潤補養的菜式也漸漸在飯桌上多見,茶湯中的芳香族化合物有助於油脂的分解,飽吃一頓豐富滋膩的食物後,不妨飲茶一杯幫助肉類和油脂類食物的消化。白露品茶雖好,但亦不宜貪杯,茶葉中的茶鹼、咖啡因等具有興奮大腦的作用,因而秋茶更宜白天品嘗,能起到很好的解渴提神、緩解秋乏的作用,夜晚不宜多喝以免影響睡眠。

03

早晚保暖莫著涼

白露時節,天地之氣陽消陰長的趨勢愈加明顯,「秋老虎」逐漸退出天氣舞台,正如民諺所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目前氣溫下降幅度正逐漸加大,早晚溫差明顯。廣東地區於白露節氣前後雖以晴熱天氣為主,亦容易出現連綿細雨。隨著雨水降臨,氣溫則迅速下降,綿綿細雨夾雜著秋風的陰涼,稍有不慎則容易著涼感冒。

天氣轉涼,應當改變空調和電扇的使用頻率,早晚氣溫偏低,宜將空調的溫度調高或儘量不開空調。燥勝傷陰,長時間逗留於空調房內,會加重黏膜及肌膚乾燥等症狀,且室內空氣不流通,致病微生物容易滋生,病菌容易乘虛而入。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老人、小孩和體弱之人更應注意早晚添衣,夜臥不可貪涼,涼蓆上宜鋪上薄床單,切忌袒胸露背,所謂「白露不露身,早晚需叮嚀」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風寒之邪易襲陽位、易傷陽氣,頭、頸、背部則首當其衝。體格強健的朋友,「秋凍」亦不宜讓頭、頸、背受寒。出行在外,如在長途客車、火車、飛機上的旅客,可帶上長袖薄外套以備不時之需,尤其女士可披上披肩防寒護體、保暖防病。

04

繽紛戶外益身心

秋氣斂降,人體的精、氣、神與之感應亦趨於收斂降潛的趨勢,因而隨著秋意漸濃,人體容易出現精神萎靡之秋乏症狀以及莫名的心情低落之「悲秋」情緒。此外,大腦松果體分泌的褪黑素具有鎮靜、催眠等作用,秋天日照強度降低、日照時間縮短,人體分泌的褪黑素隨之相應增多,對人體的持續影響時間延長。由於褪黑素能夠抑制腎上腺素及甲狀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人體更容易出現精力下降、情緒消極等現象。

隨著酷暑離去,「秋老虎」難再發威,白天可適當曬太陽,通過增加對陽光的接觸可減少褪黑素的分泌,改善身心疲憊的狀況,以保證人體飽滿的精神和積極的心態。曬太陽應避開陽光猛烈、紫外線較強的時段,建議在每天早上10點前或下午4點後曬太陽,持續時間一般不宜超過30分鐘,以防止紫外線灼傷

秋風送爽,白露過後更是開展各種戶外活動的大好時機。周末不妨約上三五知己或一家老小走出家門,到戶外散步、野餐、騎車、登高遠眺,或到海邊輕踏綿綿細沙,或到果園、田野去參與短時間的農家樂活動等等,既能夠感受大自然的美景、秋天收穫的氣息,又能達到鍛鍊身體、愉悅心情的目的。

05

白露食療方

1.沙參玉竹燉脊骨

材料:脊骨75g,沙參5g,玉竹3g,麥冬5g,紅棗3顆。

製法:上述材料洗凈,豬脊骨水焯撈起。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燉盅,加水適量,隔水燉2小時,加鹽適量調味即可。

功效:潤肺滋陰,生津止渴。

2.參棗燉烏雞

材料:烏雞(去皮)80g,瘦肉25g,西洋參5g,大棗3顆。

製法:烏雞洗凈去內臟後切塊焯水,瘦肉洗凈後切塊,與其餘材料洗凈後一同放入燉盅,加水適量,隔水燉2小時,加鹽適量調味即可。

功效:補氣潤燥,滋陰養血。

3.海底椰百合燉排骨

材料:排骨75g,海底椰5g,百合干5g,蜜棗1/5顆。

製法:以上材料洗凈後,排骨切塊焯水,所有材料一同放入燉盅,加水適量,隔水燉2小時,加鹽適量調味即可。

功效:養陰清熱,潤肺止咳。

作者 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 治未病中心成傑輝主任

睡眠長短影響壽命?睡前1個習慣,降低死亡風險

體內有血栓,手腳先知!這5種表現,提示血管可能堵塞了

5大徵兆提示腎臟出問題了!4個傷腎的壞習慣,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3c737554991c1f95289dd1e50cc83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