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起眼的街坊小店,才是老海口的味道

2023-07-27     窮游網

原標題:那些不起眼的街坊小店,才是老海口的味道

要說海南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非三亞莫屬。而海南的省會——海口,卻是一個經常被忽略的美食聖地

「海口」這個稱呼早在宋代已經出現,作為中國南疆的海陸要衝,海口自古以來是個重要港口商埠,人口的遷徙與民族的融合,造就了這裡獨特的多元文化。

這座城市的美食好吃得令人驚艷,特別是海口的小吃清補涼、文昌雞、糟粕醋、辣湯飯,隨便拎一個出來,都能垂涎三尺。

除此之外,海口還暗藏一片米粉的江湖,除了海口本地的海南粉,還有文昌的抱羅粉、後安的湯粉、陵水的酸粉、儋州的米爛,在這裡都能吃得到!

有意思的是,在這座充滿煙火氣的城市,好吃的東西不在精緻的酒樓而是藏在街頭巷尾的旮旮角角那些不起眼的街坊老店,才是老海口的味道,盈門的食客就是無言的證明。

恆興發茶店

海口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生活節奏慢,而最能感受這種慢生活的地方,就是老爸茶店。翔哥在海口的第一頓,去的是恆興發茶店

店裡提供便宜的茶葉,再搭配些小吃和點心,價格經濟實惠而備受街坊們青睞。特別是當地老人們,喜歡去茶店叫上一壺茶和幾樣點心,就能從早上坐到下午。

由於海口人喜歡稱上了年紀的人為老爸」,於是這種茶店也就被稱作「老爸茶」了。

說來也神奇,老爸茶作為海南當地人生活的一個標籤卻是南洋的舶來品

西方人喜歡在午後喝紅茶配點心,後來他們把這個習慣傳到了南洋的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上世紀初大批海南人下南洋謀生,他們在回鄉時,也將這種生活方式帶回了海南。

因為天氣熱,我們沒有像隔壁桌阿公阿婆那樣點傳統老爸茶,而是要了一杯冰檸檬紅茶

老爸茶店除了有西式點心,也融入了海南本土小吃和廣式點心,嘗了蝦仁燒賣西多士,出品都不錯。

從這個角度看,海南老爸茶跟廣式早茶有些類似,或者說更像是茶樓和茶餐廳的結合體。

恆興發茶店(水巷口店)

地址:美蘭區振東街86-1號。

推薦:冰檸檬紅茶、蝦仁燒賣、西多士。

人均消費:30元。

宋記海南粉傳承老店

海南人愛吃粉,在每個城市都能找到自己獨有的米粉,比如文昌的抱羅粉、後安的湯粉、陵水的酸粉、儋州的米爛,要說海南米粉大家族中的扛把子當數以整個海南省冠名的海南粉」。

宋記海南粉傳承老店,一家開了二十多年的小店,環境一言難盡,生意卻好得爆炸!

海南粉是一種色澤雪白的細長米粉,地道的做法是「腌」。也就是在燙熟放涼的米粉中淋上、醬汁,再加入豆芽、酸菜、竹筍和肉絲,撒上蔥花、香菜、薄脆和花生碎。

因為海南天氣熱,這種涼拌粉也就成了很多人的心頭好。

用筷子把米粉和配料攪拌均勻,不同的食材散發出不同層次的香氣相互交融一起滲入粉中,味道包羅萬象。

宋記海南粉傳承老店

地址:美蘭區人民西里140號。

推薦:海南粉。

人均消費:10元。

錦山里燜面

除了愛吃粉,海南人也愛吃面,尤其是海南特色的燜面

海口最有名的一家燜面是錦山里燜,小店位置很隱蔽,但絲毫不妨礙他們家每天晚上都門庭若市。

ps:這家店只做宵夜,晚上八點半才開門,別撲空了。

海南燜面的做法與北方的燜面大相逕庭,這兒用的是伊面,做法是把伊面燙熟,加入用骨頭熬成的高湯。配料則包括了豬肉、牛肉、豬肝、雞肉、貝類和蝦,出鍋前還會打上一個生雞蛋。

錦山里燜面的精華在於高湯,海鮮的鮮味與大骨的香氣融合在一起此外還有蒜頭油帶來的蒜香,味道鮮得不像話!麵條充分吸收了湯汁,蘸上了濃郁的鮮味。最好吃的是沾了蛋液的那部分,口感讓人拍案叫絕!

當地人吃燜面,通常會配上一碗海螺湯,自助式的,味道也很鮮美。

錦山里燜面

地址:美蘭區和平北路錦山里一排6號。

推薦:燜面、海螺湯。

人均消費:25元。

韓旺記糟粕醋

在海南,還有另一道非常讓人上頭的美食——糟粕醋。雖然糟粕醋的發源地在四十公里外的文昌市鋪前鎮,但在海口一樣能吃到正宗的糟粕醋。

韓旺記糟粕醋,同樣是一家居民樓下的小破店。不要以貌取人,在海口這座城市,往往就是這種小破店最容易找到讓你覺得驚為天人的美食

糟粕醋就是名副其實的糟粕,將米酒酒糟發酵成醋酸用水稀釋,配以辣椒醬和蒜頭油熬煮,便是糟粕醋了。

對當地人來說,糟粕醋有兩種吃法。一種是用來涮火鍋,另一個就是韓旺記這種碗裝糟粕醋

店裡的糟粕醋分普通版和海鮮版,強烈建議嘗嘗海鮮糟粕醋,儘管價格稍貴一點點,卻能將海鮮的滋味演繹得更加美妙

韓旺記糟粕醋

地址:瓊山區文莊路尚書直街10號。

推薦:海鮮糟粕醋。

人均消費:20元。

姚記老字號店

要說海口最獨特的早餐,或許是水巷口的辣湯飯。在這條老街上全是辣湯飯的店,翔哥去的是姚記老字號店

辣湯飯的」,來源於白鬍椒而非辣椒,它的誕生與水巷口的歷史有關。早年這裡是一個碼頭,當時在碼頭做工的苦力工人每天體力消耗極大,卻收入微薄。廉價的豬下水加入白鬍椒粉燉煮,既能裹腹又能驅寒,配上一碗米飯,就成了他們最理想的早餐。

點了一份招牌辣湯飯,豬雜湯里有豬肚、豬心、豬肝、豬血和豬小腸。舀上一勺,在湯水觸碰舌尖的一霎那胡椒的辛香立馬在口腔中炸開,隨後是轉瞬即逝的辣味和熱滾滾的暖意,感覺棒極了!

值得一提的還有他們家的什錦醬,這種海南特產的醬料在咸鮮之中帶有絲絲的甜,拿來蘸豬雜簡直是絕了!

姚記老字號店

地址:美蘭區水巷口20號。

推薦:招牌辣湯飯。

人均消費:15元。

煥記火鍋

來到海口,還可以嘗嘗腌面。海南腌面的名氣遠遠比不上海南粉,但也頗受當地人的喜愛。

這家煥記火鍋是個本地人才知道的社區小店。有意思的是,雖然他們店名裡帶「火鍋」二字,實際上不做火鍋,主打的是腌面。

當地人把涼拌叫做「腌」,腌面顧名思義就是涼拌的麵條做法就是把伊面放在沸水裡燙熟,撈起置於碗里,然後往裡頭加蔥花、芫茜、花生、芝麻和酸菜,再倒上蒜頭油和醬汁,最後放入切好的豬雜,色香味俱全。

豬雜腌面,伊面口感軟嫩而彈牙,蘸上滷汁的味道咸中帶微甜,吃上一口,齒頰都留有餘香。他們家的豬雜也值得一夸,酥軟入味與麵條相得益彰,相當不錯!

煥記火鍋

地址:美蘭區海甸二西路財銀小區1樓。

推薦:豬雜腌面。

人均消費:10元。

通利抱羅粉

海口作為海南省的省會,除了本地美食,也能找到海南其它市縣的特色米粉,比如「海南四大名粉」,除了海南粉,還有抱羅粉、後安粉、陵水酸粉。

源自文昌市抱羅鎮的抱羅粉,是一種粗粉,圓溜溜的如同烏冬面一樣,口感也相對更軟糯。

通利抱羅粉,依然是環境簡陋,早餐時間人還真不少,大多是附近的上班族。

店裡主營的抱羅粉有湯粉和腌粉兩種,肉碼則有牛腩、豬肉、豬雜等幾樣可選。點了牛腩腌抱羅粉,裡頭的配料有酸菜、香菜和花生米。

米粉的滷汁很濃稠,咸香裡帶著些許甜味。粉條口感很滑溜,大口一嗦,便哧溜一下滑進嘴裡,在口腔中留下一股溫柔的香氣!

通利抱羅粉店

地址:龍華區國貿一橫路1-6號。

推薦:牛腩腌抱羅粉。

人均消費:10元。

吳記後安湯粉店

後安粉,也是當地的一道名小吃,起源於萬寧市的後安鎮。

吳記後安湯粉店,總店在萬寧,開了二十多年,如今在海口也開了分店,據說口味跟萬寧總店沒差。

後安粉是海南四大名粉之一,常規的做法是湯粉,配菜不複雜,一般有瘦肉、豬雜、蔥花和蝦米幾樣。

點了一碗後安湯粉,粉條扁而寬,湯頭裡的白鬍椒更是神來之筆,喝上一口,讓人覺得酣暢淋漓!聽老闆的建議加了一個海鴨蛋,個頭大而厚實,還挺好吃的。假如要是溏心蛋,就更完美了。

吳記後安粉湯店(龍華店)

地址:龍華區龍華路龍華商業城B幢第三間。

推薦:後安湯粉、海鴨蛋。

人均消費:15元。

郭記陵水酸粉

海南四大名粉里,還有一種是陵水酸粉

陵水酸粉起源於陵水黎族自治縣,是一種非常細的米粉。這家郭記陵水酸粉,位置在國貿附近,算是附近打工人的早餐店。

陵水酸粉的醬汁比較特別,它最大的特色在於醬汁中加入了大量的米醋,同時也摻入了生粉,所以醬汁格外濃稠,也夠酸夠味!

郭記陵水酸粉(國貿路店)

地址:龍華區國貿路56號北京大廈一樓C鋪面。

推薦:陵水酸粉。

人均消費:15元。

本味儋州米爛小鋪

除了四大名粉,不要錯過的還有儋州米爛,這是一種細長的米粉,原產于海南島西北部的儋州市。

本味儋州米爛小鋪,位置在藍天路的名門廣場。店裡乾淨而舒服,環境在海口的小吃店裡算是很不錯了。

儋州米爛的一大特色是配料豐富,正宗儋州米爛的配料分大料和小料,其中大料有七種,小料也是七種。

米爛的常規吃法是干拌,端上桌的米爛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學海南當地人的吃法拌上一些米醋,清爽酸甜的味道在舌尖層層遞進,好吃到爆!

店裡的海螺湯也是免費自取的,假如你喜歡吃湯粉,還可以把海螺湯倒進米爛里,又是另一番滋味。

本味儋州米爛小鋪(名門廣場店)

地址:美蘭區藍天路31號名門廣場F1。

推薦:儋州米爛。

人均消費:15元。

肥婆蘭雞飯

要說海南的地標美食文昌雞絕對要算一個海南人對吃雞的喜愛程度超乎想像,就全國範圍來講,唯一有能力和廣東競爭第一吃雞大省的只有海南

就算去不了文昌市,在海口也能吃到不錯的文昌雞,我們打卡了新華南路上的肥婆蘭雞飯

因為文昌雞的肉質好,而且「雞有雞味」,最適合的做法就是白切,這種做法也最符合南方老饕對於食材本味的追求

店裡的白切雞半隻起賣,半隻價格通常在五、六十元左右。

文昌雞的肉色澤比較白,金黃的雞皮看上去油光發亮,骨髓間還帶有少許血絲,這並不是雞沒熟而是白切雞追求火候和口感的見證細細咀嚼,雞肉的鮮甜本味開始在唇腔顯現。雞皮厚厚的脂肪層並不覺得油膩,反而在爽脆之餘帶著雞油香氣!

白切雞本身有淡淡的鹽味,但吃起來還是稍顯寡淡,建議搭配醬料一塊兒吃店裡的蘸醬有兩種,深色的是醬油加沙姜和蒜蓉,味道咸香,能把雞肉的鮮味吊出來;白色的則加了白醋,帶些許酸甜口,蒜香味更濃,吃起來特別有南洋風味!

店裡的米飯是雞油飯,是用雞湯煮成的,吃起來有淡淡的雞油香味。但也有槽點,就是海南本地產的秈米口感偏硬,吃起來有一種夾生的感覺,未必每個人都喜歡這種口感。

肥婆蘭雞飯

地址:龍華區新華南路32號。

推薦:文昌雞、雞油飯。

人均消費:30元。

玉梅小吃

玉梅小吃的位置在西天廟旁邊,看門面就知道又是一家小破店。在這裡能吃到許多傳統的老海口小吃,什麼豬雜豬血、毛螺田螺、腌菜、甜薯奶、地瓜粉,這兒都有。

順帶說一句,除了玉梅小吃,西天廟附近算是海口的一個美食集散地,如果時間充裕,可以一家家去打卡。

玉梅小吃的招牌是豬雜豬血,不過我們來得早,豬血還沒煮出來,所以就單點了一碗豬雜。裡面豬腸和豬肺,與辣湯飯類似加了白鬍椒。微微的辛辣恰到好處,豬雜吸收了胡椒的香氣,是讓人滿意的滋味!

店裡的腌菜很特別,跟廣東的「咸酸」相似,都是用白醋調味,但食材除了黃瓜和蘿蔔,還有海南當地特產的海菜。

在夏日裡來上這麼一碗,暑氣瞬間就被趕跑了——在腌菜入口的瞬間,酸甜甘冽的清爽躍上舌尖,讓人直呼過癮!

玉梅小吃(西廟店)

地址:龍華區義興街75號。

推薦:豬雜、腌菜。

人均消費:20元。

吳日彪蒜香豬牛排

吳日彪蒜香豬牛排是海口的有名小吃,也是個火了很多年的網紅店。他們做的是連鎖,在海口市裡有不少分店,我們去的這家是水巷口分店。

牛排豬排都各挑了幾塊,一口咬下去,外層酥得掉渣,裡面的肉熱得燙嘴,濃濃的蒜香味瞬間鋪滿舌尖ps:洋蔥圈口感較普通,不推薦。

吳日彪蒜香豬牛排(水巷口店)

地址:美蘭區水巷口街46號。

推薦:牛排、豬排。

人均消費:30元。

雞公碗清補涼

要說海南糖水界的扛把子非清補涼莫屬

在海口到處都能找到清補涼店,這次嘗了兩家,第一家叫雞公碗清補涼,位置在新華南路。店面很小,裡邊就幾張桌,用餐高峰需要坐在門前的小板凳。

跟廣東清補涼是老火湯不一樣,海南的清補涼是一種以雜糧和水果作底,加上椰子水或糖水,再撒上花生和葡萄乾做成的甜品。

他們家的清補涼有三種口味:椰子、椰奶、紅糖水,選了椰子清補涼,相對來說口感要更清爽。

原汁原味的椰子水清冽甘甜,喝起來讓人十分暢快;晶瑩潔白的新鮮椰肉細膩爽滑,吃上一口,讓人流連回味!

公雞碗清補涼

地址:龍華區新華南路2-2號。

推薦:椰子清補涼。

人均消費:10元。

老彭記清補涼

另一家是老彭記清補涼,也開在新華南路上,同樣是個口碑不錯的老字號。

老彭記的清補涼,口味選擇會更多一些,除了椰子、椰奶、糖水這老三樣,還有冰沙和炒冰兩種新式搭配。

這次要的是冰沙清補涼,相當於是在椰奶清補涼中加入兩個冰淇淋球。各路食材在椰奶的浸潤下纏綿共舞每一口都是南國的味道

老彭記清補涼(新華南店)

地址:龍華區新華南路2號宏州電器商城一樓。

推薦:冰沙清補涼。

人均消費:15元。

沈記老字號甜品店

除了清補涼,海南還有一種叫雞屎藤粑的甜品。

很多人看到「雞屎藤」這個名字,就望而卻步。但實際上,這種名字不雅的蔓藤類植物,不僅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還有一股清新的草本香氣。

沈記老字號甜品店的位置東門市場附近,是幾十年的街坊老店了。

海南人喜歡把雞屎藤和大米打成粉漿,捏成蟲子形狀,再下進紅糖水裡煮成雞屎藤粑。嗦上一口,哧溜一下就滑進肚裡,不僅沒有想像中的雞屎臭味,反而非常清香!ps:「粑」,在海南被讀成「bua(第三聲)」。

沈記老字號甜品店

地址:美蘭區新民東路29號。

推薦:雞屎藤粑、九層糕。

人均消費:5元。

梅姨東門甜薯奶甜品老店

沈記老字號甜品店旁邊不遠,還有一家梅姨東門甜薯奶甜品老店

甜薯奶的原料是甜薯,也叫毛薯,別看名字里有個「奶」字,其實裡邊只有甜薯,沒有奶。做法是將甜薯糊和米漿混合,捏成一個個丸子的形狀,再加入紅糖水和生薑。

剛端上桌的甜薯奶還冒著熱氣,散發出淡淡清香。嘗上一口,甜薯與紅糖的香氣融入了生薑的微微辛辣暖意從喉嚨撞進腸胃,滋味甚為美妙。

梅姨東門甜薯奶甜品老店

地址:美蘭區大東路37號。

推薦:甜薯奶。

人均消費:5元。

德慧軒水吧

海南盛產水果,除了拿來直接吃,當地人還愛把它們做成老鹽水

老鹽水中的老鹽」,來自於海南鶯歌海鹽場,曬制和存放時間都較普通食用鹽長久。像常見的檸檬、菠蘿、橘子、百香果、芒果、葡萄、火龍果,又比如季節限定的芭樂、黃皮,但凡是水果都能拿來做老鹽水。

難怪有人說,一杯老鹽水裡能裝下整個海南

海甸島上的德慧軒水吧,是當地口碑很不錯的一家老鹽水,味道好,價格也很親民。

一杯菠蘿老鹽水,有了老鹽的加持,菠蘿的酸味得到了中和,從而口感變得更醇厚,好喝極了!

德慧軒水吧

地址:美蘭區海甸一東路14號。

推薦:菠蘿老鹽水。

人均消費:10元。

甄大幅·老鹽檸檬橘子水

第二家是水巷口的甄大幅·老鹽檸檬橘子水,比起德慧軒,甄大福要更偏網紅風一點。

本來想喝老鹽黃皮水,但去的時候還沒到季節。於是要了同樣是季節限定的老鹽芭樂,清甜中帶著微微的酸,熱帶風情滿滿!

還嘗了他們家的老鹽檸檬,算是經典款,咸酸甜兼備,喝起來也很上頭。

甄大福·老鹽檸檬橘子水

地址:美蘭區水巷口街45號。

推薦:老鹽檸檬水。

人均消費:10元。

鹽值

最後說的一家叫鹽值,位置在博愛北路。他們家店面雖小,但生意很好,排隊乃是常態。鹽值的老鹽水,比別家要貴個一兩塊,但用料卻是紮實。

這杯菠蘿甘蔗,淺淺喝上一口,菠蘿的酸、甘蔗的甜、老鹽的咸,三個味道相互交織,讓味蕾應接不暇,太嘩噻了!海南的四時風物水土盡在其中

鹽值

地址:美蘭區博愛北路67-2號。

推薦:菠蘿甘蔗。

人均消費:15元。

吃飽喝足,再順便說說在海口可以去哪兒玩。坦白說,海口的景點談不上多麼出彩,但假如你願意花點時間在老城區探索,也還是能發現一些不錯的地方。

騎樓老街

海口的騎樓老街,是一處很有特色的街道景觀,也是這座城市名氣最大的一個景點。

騎樓老街並不僅是一條街,它的範圍很大整個街區包括了龍華區的十二條街道當中具有南洋風情的騎樓建築群,主要集中在中山路、博愛路、新華北路、解放路和得勝沙這五條老街。

其中核心區的中山路,現在已被闢為步行街,是一條很典型的騎樓商業街。而靠外圍的一些街道,至今還保持了原有的市井風貌。

這些騎樓,大多建於十九世紀下半葉至二十世紀初。在晚清時期,海口是全國對外開放的口岸之一,大批下南洋謀生的海南華僑沿著海運航線,到達東南亞的新加坡、吉隆坡、曼谷、西貢等城市,亦將南洋的建築風格樣式帶回海口。

天后宮

中山路上的天后宮,是海南規模最大的媽祖廟,始建於元代,距今有七百多年歷史。天后宮的建築早已不是當年的面貌,但裡面展出了近年修繕時挖掘出的石碑以及石構件,還是值得一看的地方。

來到的時候遇到了舞龍舞獅,精彩的表演引得觀眾駐足觀看,連連叫好!

海口鐘樓

長堤路上的海口鐘樓與騎樓老街隔街相望,算是海口的地標建築物之一。這座鐘樓始建於民國時期,但老建築在上世紀80年代被拆除,現在看到的是後來重建的。

這座磚紅色的鐘樓,高二十七米,頂層四面均設報時大鐘,樓頂豎有八支高低不一的箭狀尖頂,使整個鐘樓的造型別具一格。

五公祠

假如你是個喜歡歷史的人,那麼五公祠算是海口的一個必游景點。

這個海南島歷史最悠久、建制規模最大、館藏文物最多的古建築群,不僅風雅別致,更蘊含了許多歷史故事。

也許有人要問,五公祠里的「五公」是何許人也?這還得從大文豪蘇軾說起

北宋紹聖四年(1097),蘇軾被貶海南儋州,期間在金粟庵居住了二十餘天。此後宋、元、明、清及民國曆朝不斷在此地增建、重修古蹟。

到了明萬曆年間,瓊州副使戴熺在金粟庵舊址上修建了一座祠堂,以紀念蘇軾,也就是如今蘇公祠。後來到了清光緒十五年(1889),雷瓊道台朱采又在蘇公祠的西側修建了海南第一樓,以紀念唐、宋兩代被貶謫居海南的五位名臣:衛國公李德裕、忠定公李綱、忠簡公趙鼎、忠簡公胡銓、莊簡公李光,之後這裡就有了「五公祠」之名。

所以這「五公」,指的就是李德裕李綱趙鼎胡銓和李光

如今的五公祠里,不僅有紀念「五公」的海南第一樓,紀念蘇軾的蘇公祠,甚至還有紀念路博德和馬援的兩伏波祠。

五公祠里綠樹成蔭而且遊客不多,可以花點時間慢慢逛逛。在享受優美環境的同時,感受海南的歷史文化,認識一下那些在時空交錯隧道中雖流經千年亦同樣閃出光輝的名字。

丘浚故居

在五公祠以西大約兩公里,有一處丘浚故居,也是海口重要的歷史文物古蹟之一。

丘浚即丘濬(jùn),他是海南瓊山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與海瑞並稱「海南雙壁」。

丘浚故居於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僅因為丘浚是個名人,還因為丘浚故居的前堂可繼堂兩幢建築,是海南省現存年代最早的木結構建築

丘浚墓

與丘浚故居一同被列為全國文保的,還有丘浚墓

丘浚墓的位置在今天海口秀英區的水頭村,墓地建成於明弘治十年(1497),規制為明朝廷所敕,如今這裡是一座免費的開放式公園。

丘浚墓在上個世紀遭到過嚴重破壞,碑刻和神道都有不同程度的損毀,甚至墓室還被炸開過,棺內遺物也被搶奪一空,直到80年代之後進行了多次修葺。

海瑞墓

沿丘浚墓旁的公路往北行,不到兩公里的地方,就是另一位名人的墓塋:海瑞墓

海瑞與丘浚並稱「海南雙壁」,連接丘浚墓和海瑞墓的這條公路,如今叫「丘海大道」,包含了丘浚和海瑞的名字,為的就是紀念丘浚和海瑞二位明代名臣。

海瑞這個人大家應該都聽說過,這位歷史上有名的清官,以剛直不阿、清正廉潔而聞名。海瑞是海南瓊山人,明萬曆十五年(1587)病故於南京任上,明神宗追贈他為太子太保,諡號忠介。

作為海口市的一個廉政教育基地,海瑞墓免費對公眾開放。

秀英炮台

在海口市區,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歷史古蹟:秀英炮台

海口秀英炮台始建於清光緒十七年(1891),在當時是個非常重要的海防重地,與廣虎門炮台、上海的吳淞炮台、天津大沽炮台,並稱「中國古代四大炮台」,也稱「晚清四大炮台」。

雲洞圖書館

最後介紹一個網紅打卡地,就是世紀大橋旁的雲洞圖書館

這個建在大海邊的圖書館,不僅造型設計感滿滿還把文藝小資的情調演繹得淋漓盡致。當然,這個圖書館最美的時候還是傍晚夜幕降臨的時候。

溫馨提示一點,進入圖書館需要提前預約,而且預約非常搶手。

儘管在中國的美食地圖裡,海南的存在感並不算很高。除了海鮮、文昌雞和清補涼,外省人對海南島上的其它美食,恐怕是知之寥寥。

但這座物產豐富的海島,從來不缺自然的饋贈,只等你來細細品嘗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2a8f6d52dd706571da31ed2588a64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