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哪位歌手唱功挺高,但是唱的歌你總是欣賞不了?

2022-04-26   王宜電影解讀

原標題:有沒有哪位歌手唱功挺高,但是唱的歌你總是欣賞不了?

黃綺珊、龔琳娜、薩頂頂、孫楠。

T2水準之上的唱功歌手,應該是這四個人的Live備受爭議。喜歡的人說她們唱的那是華語天花板,不喜歡的人則是認為唱啥玩意。黃綺珊是因為倒嗓聲韌帶音色劈叉,從一個細膩少女,變為彪悍大媽,北京工人體育館那一次G5咬字後,就一去不復返,大抵是裂了。龔琳娜本身就不是流行路子而是一個從青歌賽出身走入商業化打著概念賺錢的路子。薩頂頂則是高開低走如今倒嗓嚴重,Live很少有絕對音準和高質量咬字的情況出現,孫楠則是用上世紀那一套咽音唱法想賺現在人的錢,極度審美疲勞。四個人四個原因,最可惜的還是黃綺珊,其他三個都是有著較大的自身問題。簡單從唱功角度切入分析一下。

1:黃綺珊,完美的流行女高音開拓者,巔峰時說一句中國版的瑪利亞凱莉都不過分;

黃綺珊2000年時期的音色不像現在這樣老成、厚重、卡嗓子、發音點靠後,聽音色就像個像個個150斤的大媽。她以前的音色,我就說一句你就懂了——全能大牛瑪利亞凱莉的中國版。當時的黃綺珊,在G5以下就是周深的加強版。細膩、柔美、泛音空間拉滿,而同時具有周深不具備的完美爆發力。在G5以上,更是具有面罩共鳴、強混、頭聲三層完美絲滑切換。可能這樣有點抽象,你去聽聽黃綺珊的2000年在北京工人體育館演唱的十大金曲《只有你》,就能知道華語流行音樂的巔峰Live是什麼樣的。是的,即使22年過去了,沒有任何一場Live會比黃綺珊這一場更具有教育、推動行業發展的意義。什麼混音,不需要。什麼降Key,不需要。什麼修音,不需要。更不需要假唱。人家黃綺珊當時就是第一。

韓紅在節目之中不止一次的表達了自己有多羨慕黃綺珊。我記不得是天天向上還是快樂大本營。韓紅表達的意思在於:黃綺珊的聲韌帶天賦遠強於韓紅。歌手能力是這樣的區分:以單音質量為絕對核心,單純的高音只具備最外層的比較點。而唱功的比較核心永遠是單音質量。單音質量是按照人耳聽覺來判定的,任何一個單音都可以氛圍12個泛音區,而人聲演唱的高質量是指低、中、高三個音區平衡,不會偏科嚴重。比如韓紅的巔峰G5和黃綺珊的G5相比,低音部分、胸聲點綴,甲杓肌能力就差了很多。整體聽覺更為纖細,當然這是不用藏族唱腔的流行音樂前提下。

黃綺珊的真正實力如下:

音色:胸聲共鳴、聲帶邊緣化、強混、弱混、金屬芯、弱混泛音空靈感、咽音、喉下唱法、頭聲,自然高音(咽音+強混)。腔體能力:腹腔支撐、胸聲點綴、喉位對抗、面罩共鳴。音域:C3-G#5高質量。A5、B5弱混/頭聲。

但是,不得不說我如今也不喜歡聽黃綺珊唱功。的確音色太難聽了。毫無早期的那種細膩感流行性。當初在工人體育場唱《只有你》原Key的最高音之中,已經能聽出黃綺珊嗓音的毛邊,那時候就處於非常危險的倒嗓階段。如今黃綺珊能維持F5的強咬字已經可以吊打大部分職業歌手。這可是在倒嗓下依舊緩過神來的人。

2:龔琳娜;

前幾年龔琳娜用一首《小河淌水》的D6哼鳴音賺足了關注度,一大批人說她是唱民歌唱的膩了,天下無敵手才玩流行音樂,說她是國家隊,把龔琳娜吹上天去。說忐忑其實是人家隨手一寫的,人家是大藝術家。有一種打臉反差的爽感。其實,大可不必。

唱功審美還真不是湖南衛視天娛傳媒那一套無腦高音就完了。龔琳娜的商業成功點在於將民歌做簡化以他丈夫老鑼的作曲作為中西結合的切入點。這就是龔琳娜所說的中國新藝術音樂,可是當我去仔細探討一下到底是什麼中國新藝術音樂,卻發現他就是把中西結合翻來倒去的說一遍。根本沒有任何音樂層次的絲毫內容。是什麼配器形式,是什麼作曲底層的自由思路,還是編曲和音樂細節上的設計,都沒有。就是一句:只要是她丈夫老鑼寫的歌,她來唱。就是中國新藝術音樂。唔,不錯的商業思路,把自己活成了藝術的模樣。挺好。我認為龔琳娜這個人和那英有點像,都喜歡玩。但是不同於那英的大大咧咧,龔琳娜是有優勢的玩音樂概念的。早期龔琳娜做的那個叫中國新藝術音樂流派就是一個典型打著概念的幌子去牟利的組織。當發現忐忑足夠火,賺得足夠多之後,立馬把中國新藝術不做了。

龔琳娜身上的商業性質是比較重的,這有問題嗎?沒有問題。但是過分的吹捧自然不得不去思考,龔琳娜的那幾首歌《忐忑》、《法海你不懂愛》。從歌手的唱功上講,龔琳娜的Live是合格的青歌賽歌手,整體音域高,屬於小嗓。但是不得不說一句,拋開混音的龔琳娜LIVE高音是很尖銳的,和吳碧霞的連續五組咬字的尖銳度有得一拼。炸耳朵的那種。龔琳娜是青歌賽民歌出身,好像是個某一年的銀獎。唱功上是沒有太大問題,當然我也認為沒有太多的亮點。

3:薩頂頂:整容後就完全變了。

薩頂頂,我記得我小時候對薩頂頂的印象非常好。那首獲得了美國格萊美提名的《萬物生》在春晚上的表現很驚艷,但是從那之後就開始急劇走下坡路了。我發現她長得越來越沒有早期那股子特立性,異域特立性,而是越來越同質化。然後突然有一天發現就是她網紅臉。即使是後來的《左手指月》爆火,也依然沒有改變這種網紅特製。而從Live唱功而言,就感覺薩頂頂划水劃得狠厲害。自從常石磊給薩頂頂做了《左手指月》後,薩頂頂就開始了假唱和要求合唱的路子。我的解釋還是薩頂頂的嗓子已經退化的很嚴重了。在CCTV音樂舞台演唱《天路》竟然是常石磊唱女生Key他薩頂頂唱男生的Key,這件事給我造成了非常大的震驚。

然後就是在《天賜的聲音》名場面,薩頂頂和王力宏演唱《緣分一道橋》,王力宏為了薩頂頂降了足足3個調,然後王力宏唱女生Key,薩頂頂唱男生Key。結果被那個毒蛇的丁太升一頓罵,罵道崩潰。然後唱了一個降調的左手指月,還沒唱上去。說回鼻塞。總體而言,薩頂頂的問題,就是很簡單的機能唱功倒退。網絡上流傳最廣的《左手指月》Live視頻,很明顯的假唱,一個近鏡頭都沒有,全程在那跌三倒四翻轉鏡頭,高音的肢體動作是很明顯的。因為咬字高音的下意識真唱是做不到薩頂頂那種如此唯美的站著不動。但凡要求真唱的Live薩頂頂都要求男歌手合唱。自己划水。當年她還是反對假唱反握話筒的第一人,結果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唱功這個東西很難恢復,因為恢復就會像林志炫那樣消失十數年才能緩過來。顯然薩頂頂無法接受這種商業打擊,那只能硬著頭皮上。

4:孫楠;

孫楠的問題,就很簡單了。登台的場次太多了,唱法不前進,觀眾膩了。我還是個四五歲小孩時候,各大節目就天天是孫楠長,孫楠短。我上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全是孫楠,每一個階段都不缺。這個人還在唱那一套咽音。咽音這個一套在上世紀末尾是很吃香,但是在新世紀之中,在黃綺珊為代表的豐富學習歐美音色的推動下,就不再吃香了。而且咽音唱什麼歌都是一個調調,因為音色同質化。綜上,大抵是這個四個人。黃綺珊是最可惜的,龔琳娜還好也沒有什麼大問題,人家願意玩商業就玩去吧。薩頂頂是自己把路走窄了,越發的焦慮和審美、能力下降。孫楠真的是聽膩了,不管是性格還是唱法都膩了,關鍵是還還認為自己還是那個一哥。周杰倫都出道二十多年了,華語音樂早就翻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