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單身久了,身上的某些特徵會特別明顯,很難隱藏

2022-05-08     白蘭花Michelia

原標題:一個女人單身久了,身上的某些特徵會特別明顯,很難隱藏

「 點擊下方的音樂,陪你聽一首好歌 」

文 | 杜言心

來源 | 簡易心理學(xinli01)

長期單身的女人,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心姐從心理學角度向大家解讀,一個女人單身久了,身上的這幾個特徵可能會特別明顯,難以隱藏。

更獨立

專注於自己的生活

這個數據你可能不知道,在法國,每三戶人家就有一戶是單身;德國柏林的獨身人口已達到適婚人口的 54%;日本預測到 2030 年,終身未婚的女性將增至 23%。

2021 年,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公布了一個數字,眼下,我國已經有超 2 億人單身,他們一人住、一人吃、一人游,單身人數的數量正在不斷增加。

不需伴侶和家庭的陪伴,單身人士更樂於花時間和金錢享受自我。

一個熱愛生活的女人單身久了,她會愛自己更多,更加專注自己的生活。

比如,培養一些興趣愛好,開始喜歡烹飪、插花、瑜伽、看書或看電影等等。

她把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甚至還有一點潔癖,也會注重身材管理,穿衣、配飾會根據經濟情況,讓自己更精緻有檔次。

然而還有另一面,長期單身的女人還面臨著一些現實問題,特別是對獨生女來說,意味著父母的養老問題全在一個人肩上,沒人幫忙,沒人分擔。

獨居女性生病的時候最難受,沒人照顧,又不敢讓家人擔心。

她們逐漸雌雄同體,培養出解決問題的能力,越變越獨立,能徒手換飲水機,把整袋大米搬上樓,燈泡壞了馬桶堵了自己修,實實在在地生活。

更追求事業

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平日帶領團隊接下一個個 case 的莫麗卡,是廣告公司總監,也是大家眼中可鹽可甜的小姐姐。

周末她會去健身館運動,或是選擇獨處,看書充電。

更令人羨慕的是,男友對她呵護備至。

昨天她的一個決定震驚了朋友:暫時放下感情,去英國留學。

朋友問, 「放棄這麼貼心的男友,你不後悔嗎?」。

她堅定地回答:

「出國留學一直是我的夢想,遲早有一天要實現它。

男友人很好,但太享受安逸,每天打遊戲好幾小時。我和他需要各自冷靜下,等我們都變得優秀了,一定還會走到一起。」

「出國留學一直是我的夢想,遲早有一天要實現它。

男友人很好,但太享受安逸,每天打遊戲好幾小時。我和他需要各自冷靜下,等我們都變得優秀了,一定還會走到一起。」

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人的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女人的愛是依賴,男人的愛是寵愛」的時代已走遠,優秀女人明白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不過度依賴男人,不放棄自己的事業,保持經濟獨立,將命運把握在自己手裡。

對待感情更理性

寧缺毋濫

像那首字字句句唱到心裡的《晚婚》:

「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我在等,這世上唯一契合靈魂。」

「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我在等,這世上唯一契合靈魂。」

早在 2015 年底,我國適婚人口的單身人數已經達到 2 億人。

「晚婚」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的現象。

心姐知道不少女性選擇單身,是因為她們不想苟且、湊合地過下半生,不願意讓並不心動的人成為往後餘生的伴侶。

她們害怕孤獨終老,更害怕和不愛的人將就一生。

如果一個女人有異性追求,卻沒有讓自己儘早開始一段戀情,說明她有自己的標準,不會因為一時的空虛寂寞冷而輕易投懷送抱,不會刻意討好別人,更追求高質量的關係。

隨著心智的成熟,優秀單身女性對愛人的定義會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明白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感情。

當然當經歷的人和事多了,她們也會設防、會挑剔、會比較,又不太敢表露真誠。

可能你會以為,長期單身的女人對待感情過於淡漠,其實事實可能恰恰相反。

對感情看得很重的人,有時更難輕易進入一段關係,會先慎重考慮一些事,期待感情的長久。

理智清醒的她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擁有不被環境壓力和世俗眼光所屈服的勇氣。

是啊,與其與錯的人湊合,彼此消耗,不如選擇暫時性單身,變成更好的自己。

感情可以遲到,但不能將就。精神上門當戶對、情感上勢均力敵,不是過於成熟的理性,也不是完全青澀的衝動,才是剛剛好。

更珍惜友誼

喜歡彼此的陪伴

人的天性都是渴望被喜歡、被認可、被關懷的。

同性之間的友誼有時更深厚感人。

彼此在需要的時候相互排憂解難,會因為一些事鬥嘴,但是在外人面前還是最護著你。

就像心姐知道的這隊同居 10 多年的「姐妹淘」。

進行著一場特別試驗的她們,平均年齡約為 80 歲!

這 7 位日本單身老奶奶的身份可不簡單,她們曾是新聞記者、主播、宣傳部門負責人、廣告行業撰稿人、女性諮詢專家還有療養院的理事長。

或許因為總是遇不到對的人,或許因為忙於工作而錯過感情,或許因為離了婚......

她們最終都成為「單身貴族」。

當時她們下至 71 歲,上至 83 歲,但每個人看起來都比真實年齡年輕得多。

主人公村田幸子一生未婚,她曾是 NHK 的主持人,熱衷於打拚事業和提升自我。

十多年前,幸子和好友旅行時感嘆大家要是能一起開心的生活,該有多好啊。

出乎意料的是朋友很贊同這個想法。

於是幸子用兩年時間挑選同住夥伴,制定了 5 條 「入選條件」:

1. 單身;

2. 有一定的經濟能力;

3. 自理能力強、心態年輕;

4. 性格開朗、容易相處;

5. 認可同居養老的理念,尊重一系列「規章制度」。

最終,原本並不熟識,但人生經歷相似,三觀能保持一致的 7 位老奶奶,搬進了同一棟公寓樓里的不同單間,開啟一段新潮的「友鄰式同居養老」生活。

她們果真做到了各自獨立又能相互照顧,還有一個可愛的團名:「個個Seven」

誰說老年人就不可以美了?

她們依然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化妝、染髮、戴首飾,組團出門看櫻花。

老閨蜜幾個住在一起的日子裡,她們會在公共房間品咖啡,分享喜歡的食物,暢談感興趣的話題,聊天聊到後半夜,也不避諱談疾病與死亡。

每個人都有對方家裡的備用鑰匙,可以幫忙照料陽台上的花花草草。每個房間裡也都安裝了「SOS按鈕」,遇事可以及時向大家傳遞求救信號。

閨蜜間的相依相伴,真是極為溫暖的治癒。

認真生活的單身女性,同樣擁有愛的能力。

51 歲的單身女性俞飛鴻說過:

「婚姻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問題。獨立自信的女子從來不需要將幸福建立在依靠婚姻的基礎上,人生是我自己的,何需靠他人獲得滿足感。」

「婚姻對我來說已經不是問題。獨立自信的女子從來不需要將幸福建立在依靠婚姻的基礎上,人生是我自己的,何需靠他人獲得滿足感。」

每個單身女子,都不是一開始就如此自信和篤定的,但當她們學會了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安撫好惶恐的內心,就會慢慢生出這樣的自信——

畢竟,無論將來選擇戀愛結婚或是繼續單身,人生中總有一座座高山,需要靠自己去翻越。

作者:杜言心,英國倫敦大學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研究心理學多年。心姐想用專業和溫暖,一直陪伴你哦!微信公眾號:簡易心理學(ID: xinli01)白蘭花Michelia 經授權發布本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134759bc5f8dd0b3ecf5f9c95f3fef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