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不「孝順」的孩子,從小都喜歡說三句話,父母儘早糾正

2023-11-24     IF枕邊育兒

原標題:長大不「孝順」的孩子,從小都喜歡說三句話,父母儘早糾正

小麗家的兒子今年4歲了,這個孩子出生之後,就是全家人手裡的寶,姥姥姥爺哄,爺爺奶奶疼,小麗兩口子雖然工作忙碌,也對孩子非常寵溺。可以說是,全家人捧著這一個大寶貝。

有次小麗帶著兒子諾諾在商場溜達,諾諾看上了一個玩具車,小麗說家裡有好多類似的就不要買了,商量著下次出來的時候再說。沒想到諾諾哭著鬧著說:「你是壞蛋,騙小孩子」。

好容易哄著將他帶回了家裡,沒有想到諾諾一直拉著臉,沒有說話。晚上,小麗叫他出來吃飯,諾諾大聲吼著:「你遠點兒」。

小麗聽到兒子的話語,感覺到非常意外,這時候她才幡然醒悟,全家人對諾諾寵溺有點兒過火了。這麼小的年齡,就敢和自己的媽媽又吼又叫的,甚至讓自己遠點兒,將來以後還指望他孝順養老嗎?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是如此。對於孩子的教育並不太重視,一味的寵溺孩子,如果娃對父母說出這樣的言辭,家長就應該進行嚴厲的批評管教了。不然孩子長大以後會自私自利,非常冷漠的對待別人,也不會孝順父母。

一旦孩子從小就養成了這樣的性格,以後很難改變,因為他們的潛意識當中就是自私的想法,即便是長大了也不懂得分享孝順老人。家長要注意了,孩子從小喜歡說3句話,長大多半了不孝順。

1、「你應該養我,給我錢!」

很多孩子會對家長說,,既然你生我,養我了,我想要什麼你就應該給我買。他們覺得父母對自己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

從小就對爸爸媽媽是這種態度的孩子,內心當中沒有對父母的愛和感恩,也不在乎大人的感受,認為能拿到父母的錢都是理所當然的。

像文章開頭,小麗家孩子的情況,就是覺得父母給自己什麼都是應該的。而我想說的是,從小就自私的娃,如果不及時糾正,孩長大了會更加自私

2、經常說:「這是我的!」

小寶寶年齡小,有物權意識也是正常的,2歲左右經常說自己的玩具不能給別人玩。這個階段,他們不喜歡和小夥伴們分享自己的物品。哪怕是自己親愛的爸爸媽媽拿玩具,他們也不開心,這是兩歲左右的一個過渡階段。

如果孩子小學階段,仍然說「這是我的」。把玩具和好吃的都視為己有,不和父母分享,這樣的孩子就是自私自利了。吃飯的時候,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好吃的食材要分享給爸爸媽媽一些,從小讓他們養成分享良好的習慣。

讓孩子懂得關心家長,尊重父母,和大人一起分享好東西。不要讓孩子覺得所有的好東西應該給他,的,這樣就會讓孩子養成自私的壞習慣,長大以後也不會孝順老人。

老一輩人喜歡把好吃的都留給孩子,還經常說「我不喜歡吃,都留給你吃吧」,時間長了,孩子以為父母真的不喜歡吃呢!

在孩子看來,這些東西都是自己的,跟父母沒有什麼關係。無論是爺爺奶奶或者是父母,都不要把所有都給孩子,讓他們產生什麼都屬於自己的想法。

3、「都是你的錯!」

一次我帶孩子出去玩耍,走的匆忙,把鑰匙鎖在了房間裡,等到回家才發現鑰匙忘了帶。孩子第一反應就是說:「都是你的錯,都怪你把鑰匙給鎖在家裡了。」我聽完說,孩子你也是這個家裡的成員,有責任和義務帶著鑰匙,為什麼把責任都推到媽媽的身上呢?孩子聽完我的話,低下了頭,從那以後,每次出門,娃都會記著提醒我帶好鑰匙。

「都是你的錯」這句話聽起來非常熟悉,很多孩子會對家長說類似的話語,甚至還會對著父母動手,拳打腳踢。大人聽到孩子說這樣的話,與心裡感到很難過。但是還安慰自己說孩子年齡小,長大了就會懂事兒,對於孩子對動手的行為也不了了之了。

家長這樣其實就是在助長孩子的囂張氣焰,等到他們長大後做什麼事情都沒有責任心,還會隨便推卸責任。一點兒責任感都沒有的孩子,將來也不會孝順的。父母要教會孩子分清事件的對錯,告訴他們不能推卸責任。別讓娃孩子凡事都怨父母,總說都是你的錯。

家長多帶孩子出去走走,體驗一下生活的不容易,可以帶娃兒去自己工作的地方看看,讓他們明白爸爸媽媽每一天都在辛辛苦苦的上班兒,生活不是那麼容易的。Tips:可以引導娃用自己的零花錢,給家長買一個生日禮物,這看起來非常簡單,但能激發孩子的孝心

枕邊育兒寄語:

三歲看老,孩子出生的時候只是一張白紙,父母畫什麼他們就是什麼。如果孩子以上說出這樣自私自利的話,家長就要重視起來,不要總認為孩子小,不聽話,長大以後自然會懂事兒了。想一想,孩子這麼小,就這樣說話,長大以後會得寸進尺。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嚴加管教,給予及時的糾正,讓孩子成為有孝心,有愛心,做積極陽光,有正能量的人。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b10e0e480a03e9c5a8313d46f3cd2ea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