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
宜賓一位朋友焦慮的對我說:
孩子要上小學了,
中午在哪兒吃飯是個問題。
彼時,正看到新聞報道,
知名演員古天樂的慈善事業。
出道27年,他低調又執著地建希望小學,
獲得過世界傑出華人獎。
很多農村學校的孩子吃午飯,需要自帶。
幸運的孩子有古天樂這樣的好心人,捐款建食堂。
而城裡孩子的午飯,也是個問題。
私立學校倒是有食堂,
而很多公辦學校沒有食堂的怎麼辦?
宜賓城區的幾個私立學校:黃岡、東辰、翠外、龍文、天立,都有自己的食堂,並且還不錯。家長便不必擔心「來不及給孩子做午餐」的問題。
公立小學就不好辦了。因為沒有食堂,離家稍遠一點的孩子,午飯就是個問題。
(圖源:宜賓黃岡學校)
「我家孩子在老城區一所學校上小學,10歲,前段時間說胃痛,去檢查說有胃潰瘍。」
一位宜賓媽媽說,她懷疑是在託管班吃得太辣,「很多託管班都是學校旁邊的私人開的,可能也不太正規。」
城區公立學校的孩子們,針對午餐問題,大多數有三種選擇:
1.回家吃飯 2.託管中心 3.家長送飯。
由於回家吃飯必須考慮居住距離問題,自行解決又不太健康、衛生,因此,託管中心成為了解決孩子們午餐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還有一種解決方法,在經濟條件和個人精力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不少家長會在小朋友的學校旁租房,照顧孩子。
小編走訪了一圈了解到:在宜賓城區,託管中心的午餐+午休,一月費用在500元左右。
有很多託管中心採取每日打卡的方式,家長們會被邀請入群,了解群里分享的每日菜肴圖片,讓家長們放心。
但鄉村小學的學生們,便有些無助了,回家吃飯太遠,自己帶飯也不現實。幸運的是,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及時伸出援手。
2011年4月,鄧飛聯合500名記者、國內數十家主流媒體和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發起免費午餐基金公募計劃,倡議每天捐贈3元(由於物價上漲,自2015年秋季學期起餐標提升為4元/餐),幫助孩子們免於課間飢餓,享有熱騰騰的免費午餐。
2012年9月,「免費午餐」進入宜賓,探索實踐了「國家營養改善計劃+免費午餐」合作開餐模式:
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由國家營養改善計劃支持4元/餐,學前班學生及教職工餐費由免費午餐基金資助4元/餐,免費午餐根據實際情況,支持午餐部分的水電燃料運費等配套和廚師工資。
目前,宜賓有13所免費午餐基金項目合作學校!
在宜賓,每一所項目學校開通官方微博,每個開餐日通過微博收支餘額公示,展示孩子用餐情況。
屏山新市鎮金冠鴻遠希望小學羅校長說:學校從2017年3月份正式成為免費午餐項目學校,受益學生主要為4歲-12歲的小朋友們。
家長們非常感激這項活動,也非常高興,小朋友們能安心學習,能健康飲食,能感受到社會的關愛。
從這些微博打卡,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沒有人點贊或者評論,但是博主一直在堅持,博主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款項透明化、讓公益日常化。
讓小編特別感動的是,博主會解釋自己為什麼沒有按時打卡、會告訴公眾今日用餐人數(特別標明請假人數),儘管沒有人點贊互動,這些打卡,從未中斷。
孩子們的求知與生活,得到保障。
善意沒有大小之分,點滴,足以匯成江海。
後勤保障了,
才能更好的讓孩子安心學習。
宜賓家長,你家孩子中午在哪吃飯?
歡迎討論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