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張國立又火了!
三天兩頭上熱搜,因為一檔夫妻真人秀《幸福三重奏》的綜藝,好多人都迷上了這對「老年CP」。
在節目中,張國立和鄧婕夫婦,被網友評為最真實的夫妻狀態。
其實有關兩人的愛情故事,大家也都聽過很多了。
但節目中一個細節,還是引起了廠長的注意。
那便是當鄧婕與女兒在節目中視頻通話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很驚訝。
他們兩個人竟然還有女兒?在大家的印象中,好像張國立只有張默這一個兒子而已,而且還不是鄧婕親生的。
是的,張國立和鄧婕其實是半路夫妻,兩個人在之前都有過一段婚姻。
由於相愛,他們突破了很大的阻力在一起。
還領養了女兒,他們對養女視如己出,看看張國立這眼神中滿滿的愛意。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當初張國立離婚可是凈身出戶,而且還給了前妻一大筆錢。
為了賺這筆錢,儘快跟前妻辦理離婚手續,他報名了南極科考隊。
最初只因為賺錢多。
可他不知道的是,這趟南極之旅,差點要了他的命!
在他去南極之前,他就準備了一個日記本,每天都給鄧婕寫信。
寫他今天到哪了,看到了什麼,東經,北緯多少度什麼的。
在南極,他內心是孤獨的。
支撐著他走下去的,應該就是遠在異地的鄧婕給他唯一的精神慰藉。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話:「一等功,拿命換;二等功,有傷殘;三等功,流大汗。」
張國立就榮立過二等功,可是他明顯並沒有傷殘。
他的個人二等功,正是在南極考察中獲得的,當時,整個南極考察隊還榮獲集體一等功。
其實一切都要從1988年說起,國家組織了第5次南極科考。
那時候中國已經有了南極長城站,為了更接近南極穹頂,科考隊還要建立新的南極站——中山站。
同行的還有四川電視台,他們想拍攝一部關於考察站的電視劇,叫《長城向南延伸》。
需要一個既會演戲,又懂電影電視拍攝的人,張國立就成了那個符合條件的不二人選,被選進了「南極科考隊」。
在南極的四個月時間,張國立說:
把這輩子的罪全受完了,無數次徘徊在崩潰的邊緣,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抬頭看看五星紅旗。
南極的條件究竟有多惡劣?
我們在內地大陸,遇到五、六級風就是大風了,遇到七、八級風就是風災了,在南極,十級以下不算風。
每天你只能感到雪全橫著刮,感覺不到風,因為二十四小時全這樣。我們的國旗,每天都得換,一面新國旗升起來,就看著國旗在快速地抖動,一天下來,國旗基本就被風刮碎完了。
你說這風大到什麼程度。
可想而知,他們每天面臨的都是怎樣的環境,甚至,還要在這種惡劣環境下,架起攝像機,現編現演,進行拍攝。
甚至,在行走的過程中有一段冰層實在太厚,4、5米厚,破冰船無法再起作用。
當時天氣轉暖,還面臨著冰崩的威脅,所以船長立即決定炸冰前行。
雖然船上帶著炸藥,但由於考察隊里都是科學家,要麼就是隨行記者,根本沒人會用這炸藥。
張國立也不會,但他當鐵路工人修路的時候見過,所以船長果斷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張國立。
他就因此成為了爆破組長。
炸藥可不是鬧著玩的,一不小心就會喪命。
但如果不炸開那塊冰,所有人都得在這等死,張國立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他把年輕一點的人分成十個小組,設十個爆破點,然後大家開始鑿冰,每一個放炸藥的冰坑需要鑿8個小時。
在南極的冰天雪地里,所有人緊張的一頭汗。
鑿好冰坑,放完炸藥,張國立下令點導火索,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非常順利。
點著第八個炮點的時候,突然發現第二炮的人還沒點著。我一邊往第二炮跑一邊喊:你快跑!快跑!他就跑了。我當時都覺得我的速度在飛。我跑到第二個炮點,從嘴角扯下煙捲兒,煙捲兒上帶著血,那是把嘴撕破了。我點著導火索,往回跑,我就覺著我可能是火箭的速度,突然好象聽到他們全在喊:張國立,張國立。我下意識地趴在冰上,一剎那,爆炸聲四起,冰塊砸了下來……
慶幸的是,冰塊居然沒有一塊砸到他,張國立撿回了一條命。
他是為了立功才讓第二炮先跑,然後自己還跑去點第二炮嗎?
肯定不是,他心裡裝著團隊,裝著隊友的生命安全,裝著自己的使命責任。
經過這次險情,他們順利達到了南極。科考隊總指揮海軍少將陳德鴻誇獎張國立:
「小伙子不錯,是條好漢!」
在中山站落成典禮那天,張國立擔任升旗手,他淚流滿面。
「我們當時一點都沒覺得苦,一心要為國家把科考站建好。隊員們對祖國的那種真情流露,是任何漂亮的口號都無法言說的。」
若干年後回憶起來,他說在南極的這次經歷讓他一生都受用不盡。
生死都遭遇過了,什麼事他也想得開,看得淡。
南極考察,二等功,這樣的經歷可以說是演藝圈裡第一人了。
這本來是一段可以炫耀的經歷,但張國立卻很少自己提到這段光榮而驚險的經歷,也從不拿出來吹噓。
如果廠長不是意外得知他這一段經歷,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他還去過南極,拿過二等功。
這才是真正的老藝術家,經歷過生死的人,早就有了看淡名利的豁達。
不爭不搶,在任何年紀都還保持初心,砥礪前行。
當N年後,有人問張國立:「 對於今天的南極科考人,您有什麼囑託嗎?」
他略一沉吟,提筆寫下一行字:「傳承南極精神——寫給中山站的年輕人。」
是的,南極精神,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這種歷經生死考驗後獲得成功的體驗,可能是一般人永遠體會不到的。
張國立,只是科考隊伍中的其中一位,在這背後還有更多,一批批的先驅者。
不管條件多麼艱苦,不論物質多麼匱乏,都以最飽滿的精神為祖國奉獻自己,奉獻青春。
為萬萬人為天下不可為之事,這就是中國的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