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賭王」何鴻燊去世,3個老婆將分5000億財產:被豪門八卦毀掉的一代傳奇

2020-05-26   ins生活

原標題:「賭王」何鴻燊去世,3個老婆將分5000億財產:被豪門八卦毀掉的一代傳奇

文| 紅毛

出處| ins生活原創

何鴻燊去世了!

據港媒報道,有著「賭王」之稱的港澳知名愛國企業家何鴻燊,於今天下午逝世,享年98歲。

何氏家族也發表了長文,進行深切哀悼:

其實在此之前,網上就多次傳出何鴻燊病危的消息。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年有媒體曝出他長期入住ICU,需要護士24小時看護,每天住院費用高達86萬元。

甚至在今天上午,他的女兒還闢謠了父親病危的消息,結果短短几小時風雲突變,噩耗終究還是傳來了......

然而讓人感到很唏噓的一點是,在有關何鴻燊去世的新聞留言里,許多網友在刷著一句:「接下來就是家族的撕逼大戰了。」

連帶著剛剛加入豪門、生下長孫的奚夢瑤也跟著又火了一把。

誠然,龐大的家族由於爭奪家產數次鬧得滿城風雨,以至於提到賭王,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豪門八卦。

但不得不承認,再多的花邊新聞,和何鴻燊98年的人生相比,實在太過於小兒科。

賭王的人生,真真配得上「傳奇」二字。

01

1921年11月25日,何鴻燊出生於香港赫赫有名的何啟東家族。

由於曾祖父和外曾祖父都是外國人,所以他擁有猶太、荷蘭、英國、中國四個民族的血統。

家境優渥的他,從小就過著衣食無憂的少爺生活,在香港最好的「皇仁書院」就讀,不愛學習,成績很差。

只可惜,何鴻燊的富貴生活在3年後戛然而止。

父親因炒股失敗跑路,家道瞬間敗落,一夜之間,闊少變窮小子,他不僅連學費都交不起,還受盡親戚的冷嘲熱諷。

體會到這份世態炎涼之後,何鴻燊痛改前非,經過一番苦讀,以優秀的成績考入香港大學,並獲得獎學金。

正當他以為自己會憑藉知識改變命運時,現實再一次給予了他沉重的打擊。

由於戰爭爆發、日軍入侵,他被迫肄業。為了活命,20歲的他揣著僅有的10塊錢,以難民身份逃到澳門。

來到澳門之後,他先是進入到一家貿易公司工作,憑藉流利的英語和出眾的記憶力,備受老闆器重。

22歲那一年,為公司立下汗馬功勞的他,分到了100萬澳元的業績紅利,一舉成為港澳最年輕的百萬富翁。

日後回憶起這段歲月時,何鴻燊仍然十分自豪:

只一二年,我就賺了許多前輩商人一生都賺不到的錢;

百萬身家,在當時的人聽來如天文數字,可我的錢來之不易,我是用命換來的。

隨後,何鴻燊便自立門戶,先是在澳門開辦煤油公司,後來又在香港創辦建築公司。

在50年代末期,他的財產就達到了1000萬港幣,成為香港首屈一指的超級富豪。

而何鴻燊成為「賭王」的傳奇故事,也正式拉開序幕。

1961年,恰逢澳門博彩業發生動盪,有著「賭聖」之稱的葉漢拉攏來何鴻燊、霍英東、葉德利一同合作,競標賭場。

他們一起投資了400萬奪得澳門博彩專利權,開始了壟斷經營。何鴻燊提出,將博彩生意提升為助力澳門地區繁榮的公共事業。

這項提議 超越了傳統博彩的格局,顛覆了其在澳門的地位,完全稱得上劃時代的存在。

由於樹大招風,何鴻燊起初經營賭場並不順利,黑幫和舊勢力處處向他使絆子,甚至還屢次發出死亡威脅。

但何鴻燊根本不怕。

他就是要贏,別人對他狠,他就對別人更狠,愣是能一邊與黑幫抗衡,一邊解決內部的牆頭草。

就這樣,他憑藉強硬的手段、堅毅的決心和些許運氣,一步步坐實了「賭王」頭銜。

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何鴻燊雖然被譽為「賭王」,但實際上他不喜歡賭博,也從來不賭博。

從只有10塊錢的難民,發展成坐擁5000億家產的商業巨鱷,其中沒有一分錢是靠賭博賺來的。

何鴻燊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沒有什麼秘訣,一是做事必須勤奮;二是鍥而不捨,有始有終;三是一定要有好幫手;四是待人忠厚,做事雷厲風行。」

這也是何鴻燊的人生寫照。

所謂傳奇,靠的從來都不是捷徑,而是腳踏實地的付出與努力。

02

何鴻燊對自己做出過這樣的評價:

「我承認自己是掙錢的行家,但我一生中最中意的榮譽是—— 愛國企業家。」

不同於一些嘴上掛著「愛國」卻在背後偷偷吸血的資本家,何鴻燊是真的把愛國之心付諸到了行動當中。

在澳門回歸之前,他就堅持保護、推廣澳門獨有的中西文化,支持澳門各項旅遊、文化、體育活動,並進行贊助。

1988年,他捐獻黃楊木雕達摩像被故宮博物院藏;

1990年,又成立了「何鴻燊航天科技人才培訓基金會」,3年後於河北廊坊市建造"何鴻燊培訓樓",用作培訓航天科技人才;

1999年3月,在澳門回歸前夕,又出資300萬美元,支持北京興建中華世紀壇,表達對新世紀的祝願。

澳門回歸祖國之後,何鴻燊更是不遺餘力,只要能為國家做些事情,花再多的錢也沒有問題。

2003年初,中華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在美國發現了圓明園「豬首」銅像的下落。

經過漫長時間的遊說和協商,擁有「豬首」銅像的收藏家願意轉讓,而且經專家鑑定驗查,「豬首」確為真品。

本身就對幫助國家追迴文物感興趣的何鴻燊,在聽說這件事後,自掏腰包,捐款人民幣600多萬元將銅像購回,並捐贈給北京保利博物館。

實際上何鴻燊本人也是古董的愛好者、收藏家,但是為了讓流失在海外的瑰寶重回祖國母親的懷抱,他心甘情願地捐贈了。

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這就是何鴻燊作為愛國人士的胸懷和擔當。

2009年6月12日,他又將拍到油畫《南京條約》、《世紀大典》《毛澤東主席會見希斯》和青銅雕塑《毛澤東》、《鄧小平》等五件藝術品,全部捐贈給國家博物館。

2007年,他以6910萬港幣購得馬首銅像,2019年,在澳門回歸20年之際,他用馬首銅像作為獻禮歸還給祖國。

去年11月13日,他的女兒何超瓊代表他,出席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

商之大者,為國為民,什麼叫做家國情懷?什麼叫做責任擔當?

何鴻燊做出了最完美的表彰。

他曾說:「我在中國長大、在中國讀書,我的祖籍是廣東,我是典型的廣東人。」

雖然他身上有4種血統,但最讓他引以為榮的,永遠是「中國人」。

03

談及何鴻燊,終究是邁不過他豐富多彩的情史。

4個老婆,17個孩子,說他是「情聖下凡」一點都不為過。畢竟就連他本人都曾說過這樣的話:

真的慘,這麼多年追女孩子,沒有追不到的;

一追到女孩子,麻煩就來了,想甩也甩不掉,她們要死要活的。

何鴻燊的愛情故事,本有一個稱得上浪漫的開局。

那時他剛逃到澳門,彼時的澳門是葡萄牙殖民地,為了更好的發展事業每天都學習葡語。

偶然的一天,經別人介紹,他結識了有著「澳門第一美女」之稱的黎婉華,血氣方剛的青年對對方一見傾心。

他假借學習葡語與黎婉華搭訕,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高大帥氣的他也俘獲了黎婉華的芳心,郎才女貌的二人牽起了彼此的手。

相戀不久後他們邁入婚姻的殿堂,往後的日子裡恩愛有加,何鴻燊的事業也一展宏圖,他們被視為天造地設的一對。

只可惜愛情就像玻璃,稍有差錯就會支離破碎。兩人結婚10周年時,黎婉華遭遇車禍,整整昏迷了一個月,之後又染上怪疾,從此臥床不起。

從那時起,黎婉華的美香消玉殞,何鴻燊的「精彩」剛剛開始。

那時的澳門尚且保留著大清律例,男性可以娶多個妻子,於是在黎婉華臥床的第二年,何鴻燊贏取了二太太藍瓊纓。

當被人質問他這樣做是不忠於原配時,他義正嚴辭地說:

我不能一輩子當和尚,況且我已家大業大,工作非常繁忙,各種各樣的應酬不少;

需要一位女性操持家務,並時常陪伴自己左右。

出嫁的那一年,藍瓊纓僅有14歲,與何鴻燊年齡相差22歲,在往後的幾年裡,她一直陪伴在「賭王」身旁,出席各種場合。

眼看著屬於自己的風光都被其他女人奪走,黎婉華咽不下這口惡氣,她趁著藍瓊纓出國,將自己的私人護士陳婉珍推給了丈夫做三房。

那一年何鴻燊已年過花甲,陳婉珍剛過而立之年,雖然她沒有那麼漂亮,氣質也一般,但恰好在賭王的空虛期給予了安慰。

麻雀一朝變鳳凰,何鴻燊大手一揮、在香港買下豪宅,陳婉珍也因此變成豪門闊太。

只是,僅僅過了半年,陳婉珍就地位不保,因為她不會跳舞,而何鴻燊痴迷舞會,在一次舞會上,他認識了比自己小39歲的廣州姑娘梁安琪。

梁安琪是舞蹈演員出身,舞姿曼妙,這深深地吸引了何鴻燊,於是成為了固定舞伴。

她被安排到賭場帳房做文員,還開了一家舞蹈學校當老師,三年後正式成為「四太太」。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只是這都沒能阻擋何鴻燊的風光,雖然頭髮禿了、樣貌衰老了、身材走樣了,但那顆渴望男歡女愛的心仍然在砰砰跳動。

賭王老了又如何?至少身邊的女人可以永遠年輕。

後來有消息稱,在何鴻燊80多歲時,又和三房陳婉珍安排的私人護理鄧詠詩擦出了火花。

眼看「五太太」就要出現,陳婉珍心裡很抗拒但不敢反對,反倒是四太太梁安琪鬧了個天翻地覆,讓賭王打消了念頭。

不過對於何鴻燊這般「重情重義」之人,自然不會虧待自己愛過的女人,大方給了鄧詠詩1億元的分手費,成全她追逐幸福。

4個明媒正娶的太太,17個嫡出的子女,不計其數的情婦們......

他這一生愛了多少人,就辜負了多少人,尤其是對待原配黎婉華。

當年黎婉華下嫁何鴻燊,協助他開創在澳門的事業,賭王基業建立離不開黎婉華家族的助力。

奈何紅顏不欺少年窮,可惜少年辜負糟糠恩,兩人只能共苦、沒資格同甘。

此前何鴻燊尚在人世時,家族就因為爭奪財產針鋒相對、數次對簿公堂;如今逝者已逝,未來他們不管再發生怎樣的糾葛,也都見怪不怪了。

作為外人,豪門恩怨本就與我們無關,只希望他的家人不要因錢而四分五裂。

繼承賭王的精神,發揚愛國企業家的遺志,把家族企業經營好,維護家族榮光,做更多貢獻。

04

98歲,一代梟雄、家產千億、妻妾成群、兒孫滿堂,賭王這輩子也值了。

雖然他私德有虧,但不足以否認他傳奇的一生。

從一窮二白的少年郎,成為坐擁資產的賭王,參與見證中英、中葡談判及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積極參與對祖國內地的經濟建設……

這些種種,都彌足珍貴,值得我們所銘記。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希望日後當大家回憶起「賭王」時,除了那些茶餘飯後的風流八卦,也能想到他在創業路上的毅力氣魄、登上頂峰後的意氣風發。

正如何鴻燊女兒提到的那樣:

「在不同的時代,何氏家族都在為祖國做貢獻——祖國窮困時,捐錢;祖國富裕了,出力。

希望我們能幫助大家多提升國家意識和民族意識,強化作為一個中國人的擔當。」

傳奇會落幕,但傳奇永不熄,何鴻燊之後,再無賭王。

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