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吃的西湖」來了!杭州人一大早衝去搶貨:鮮得眉毛掉下來

2019-07-17     浙江24小時

叮咚!可以吃的西湖上線啦。

夏天的西湖除了美美的荷花,最讓人惦記的還有鮮嫩的「六月黃」以及排多長隊伍都要等的「西湖蓮蓬」。

這可是不少吃貨一年裡的最大念想。

「六月黃」是真正的「小鮮肉」,幼年版螃蟹,外殼脆、內殼軟、爪子小,吃起來肉質細嫩,滿口都是蟹黃,嘗過後,那一口美滋滋真真魂牽夢縈。

這幾天,杭州本地人最愛的西湖「六月黃」在東山農貿市場的樓外樓西湖魚亭悄悄開賣了。

昨天一大早,錢江晚報記者去西湖魚亭轉了轉。


西湖里蝦兵蟹將都上陣了——除了「六月黃」,還有活潑的河蝦、勇猛的汪刺魚、大個頭螺螄青等等。

不久後,西湖蓮市也要開了。

西湖最好吃的時候已經來啦!

西湖「六月黃」有股清香

燒熟了殼會特別紅一些


江浙一帶有句老話,「忙歸忙,勿忘農曆六月黃」。

農曆六月,最嫩的「六月黃」爬上了餐桌。

早上7點半,東山農貿市場熱熱鬧鬧的,西湖魚亭里,一網兜的「六月黃」已經被搶掉了大半。



打開網兜,螃蟹們爭先恐後地爬來爬去,公母都有,每隻基本上都在2兩左右。

一位大媽從黃龍趕過來,買了4隻。

「前幾天都沒有買到,今天總算能吃到了!今年第一次買到西湖『六月黃』!」她非常滿意地拎拎袋子,「(螃蟹)靈光的。西湖『六月黃』味道很好的,水裡煮煮、清蒸都好吃的。」她說,特別是黃,很嫩很鮮,「眉毛都要鮮掉」。

家住城南的丁女士特地起個大早跑過來買。「我去年在朋友家吃過一次就一直惦記這個味道了!蒸好蘸點醋,超治癒啊!晚上下班了好好吃一頓。」

西湖魚亭的董老大正用電瓶車運了一箱泥鰍和甲魚過來。每天6點多,他就會用電瓶車一車一車運來最新鮮的西湖湖鮮。

「董師傅,『六月黃』不多了,下一趟再帶點來哦!」門店的售貨大姐邊熟練地綁螃蟹網兜,邊跟董老大彙報。

董師傅說,今年「六月黃」產量和往年差不多,一天供應量在十斤左右,80到100元一斤不等,已經賣了六天左右。

為什麼西湖「六月黃」那麼多人喜歡?

「西湖的螃蟹是天然野生的,吃湖裡的小魚、小蝦、螺螄長大的,不投放任何飼料,殼薄肉鮮,蟹黃多。」董師傅邊介紹邊拿出一隻螃蟹,「你聞聞看,有股清香味道的,燒熟了之後,殼會比一般的螃蟹要紅。」

其他湖鮮也很誘人

西湖河蝦排進熱銷榜


「六月黃」很俏,昨天早上九點不到,剩下的就沒多少了。特別提醒,「六月黃」的量不大,買的人又多,想買還是要「佛系」一點,一般來說,早點來還是能買到的,如果賣完了,也可以嘗嘗其他的西湖湖鮮,味道也是棒棒的。

魚亭門口的台子上,齊齊整整碼著一排切開的螺螄青,青色的魚頭、魚尾巴和淺粉色的魚塊。



顧客來來往往,來詢問的很多,粉粉嫩嫩的,很吸引人。

「這條螺螄青是早上剛剛打撈上來的。有快五十斤!」董師傅說,最近螺螄青每天都能抓到兩三條,有一條個頭超級大,有八九十斤。

「螺螄青肉稍微粗點兒,但是也很鮮的,刺少,紅燒、清蒸都好吃的。」一位大伯捏捏一條螺螄青肉,「這塊好了!我們年紀大了,怕刺多,這個吃吃蠻好。」

「『黃尾巴』味道好,來個三條,背上都剖開來。」一位大伯說,自己很喜歡「黃尾巴」(也叫黃尾鯝,尾巴黃色),肉質細膩鮮嫩,怎麼燒都好吃,不過自己最鍾愛的是煎著吃——把對半剖開的魚正反都用鹽腌一個晚上,第二天沖洗乾淨,廚房紙巾吸干水分後在油里煎一煎。「這種魚刺多,用鹽腌過後,燒熟了刺就會脫開來了。」


現在這個時候,西湖里河蝦、汪刺魚的產量也很不錯的,每天都有十來斤的量,比往年要多一些。「西湖水質現在越來越好了,水草密密麻麻的,河蝦和汪刺魚都喜歡躲在水草里。」

錢江晚報記者在現場觀察,發現河蝦非常受歡迎,有老顧客幾乎天天來買。

「西湖的河蝦完全野生的,個頭不大,但是味道和其他的兩樣的。外面河蝦殼和肉很容易分開,西湖里的是粘牢的,而且燒熟了殼顏色紅。」

汪刺魚是70元一斤,河蝦120元一斤。

除了這些湖鮮,魚亭里還有鯽魚、鯿魚等等售賣,步魚和白條也有,但量不多。

最近幾年,西湖的魚蝦蟹由樓外樓負責管理,除了供應樓外樓,東山農貿市場裡也有售賣。

西湖的漁獲也由專門的團隊負責捕撈,漁老大董師傅有八人的小隊,為了讓市民每天都能吃上最新鮮的西湖水產,他們每天晚上5點到9點一場、凌晨2點到7點一場捕魚,非常辛苦。「六月黃」捕撈量每天大約十五六斤,捕撈時間將持續到8月中旬,所以最近沒吃到也不要急。根據每天的捕撈量不同,魚亭的湖鮮也不一樣,但基本上每天都有十多個品種供應。


來源:錢江晚報/浙江24小時 記者 金丹丹 通訊員 吳綺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ue_DmwBmyVoG_1Zbxb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