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17時,又一個南海熱帶低壓生成!
其中心位於距離徐聞東南方約580公里的海面上。
中心附近最大風力7級(15米/秒,相當於54公里/小時),中心最低氣壓996百帕。
(南海熱帶低壓雲圖)
——此時,距離上一個對廣東有風雨影響的颱風「木恩」的生成,已將近一個月了。
在這個月里,我們經歷了高溫、高溫、還有高溫……
小夥伴呼喊:天太熱了,什麼時候來颱風!?
是的,今年廣東初台偏晚已成定局。
今年是厄爾尼諾年,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異常偏南、偏西且強度偏強,長期控制西太平洋至南海地區,即是位於颱風生成源地上空。
在副高控制區域,盛行下沉氣流,熱帶對流受到抑制,不利於颱風生成。
(副高示意圖)
就算生成了,今年的前幾個,基本是怪咖
看海上毫無規律的路徑布局,就知道影響颱風走位和強度的幕後推手——副熱帶高壓是有多任性了。
比如,2號「蝴蝶」,算是發展得完備的,可惜虎頭蛇尾。
比如,4號「木恩」,南海「丑」颱風,中心空洞,外圍發達,南風上岸,一地「蛋花」,海南初台,給廣東各地帶來了不同幅度的降溫,可以發張「好風卡」
5號「丹娜絲」,那就是傳奇了,風暴降生「丹娜絲」,廣東高溫的守護者,胡建人、台灣人的女王,西北太平洋的卡麗熙,不穩者,副高鐐銬破碎者。「有絲分裂」出的兩個「龍蛋」,不成氣候。晚期還鬧出「登陸黑龍江」的謠言
今年廣東的初台是偏晚,但也排不上歷史最晚。
近十年來,最晚的初台是2016年颱風「妮妲」8月2日登陸深圳。
如今這個南海低壓,生成和影響廣東的時間跟「妮妲」接近。
有望成為今年廣東的初台。
(南海熱帶低壓850hpa流場圖)
它的中心比較鬆散,不對稱,水汽條件比較好,雲體範圍大。有點像第4號颱風「木恩」,也是「歪瓜裂棗」型;但路徑比「木恩」偏北,帶來的降水也比「木恩」明顯。
昨天到今天(30日),已經時不時甩上岸一些雨了。
目前海溫較高,聚集著能量,還等著釋放……
預計,熱帶低壓將以20公里左右的時速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較大可能於31日夜間在電白到海南瓊海一帶沿海地區登陸(熱帶風暴級)。
(你猜登陸前會不會有名字呢
)
(南海熱帶低壓路徑圖)
>主要是帶來雨:
31日-8月1日,粵西、珠江三角洲、粵東沿海市縣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深圳、珠海、江門、中山、陽江、茂名、湛江有暴雨到大暴雨,其餘市縣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最高氣溫:粵北市縣32℃~34℃,其餘市縣30℃~32℃。
8月2日,粵西和珠江三角洲有大雨局部暴雨,其餘市縣有中(雷)雨、局部暴雨。
最高氣溫:30℃~32℃。
雨水降暑熱,這個低壓是天然空調(不是空調外機了
),氣溫可以<35℃,涼快幾日~
但是,降雨影響時間可能較長,要特別注意引發的城鄉積澇、山洪、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提前防禦。
>帶來風:
未來三天廣東海面及粵西沿海、瓊州海峽、北部灣、南海中北部海面風力逐漸加大到7級~9級。
截至18:03,部分沿海市縣已發布颱風白色和藍色預警信號
沿海市縣需做好防風加固工作。居民收好室外陽台置物。
正是暑假游高峰期,海岸、海島旅遊和水上娛樂項目,要尤其關注低壓最新動態,保障安全出行!
注意防禦雷擊和短時大風造成的臨時構建築物、廣告牌、樹木倒塌等災害。
(高大上的Virzt虛擬演播室防禦提醒)
由於這個低壓是在南海生成,所以仍舊擺脫不了南海颱風家族天生的缺陷:
1.雲繫結構不對稱,攜帶的風雨可能甩到這裡、可能甩不到那裡。
2.生命史不長,近海生成,很快上岸,風雨來得快,留給提前防禦的時間短。
3.路徑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不知道下一刻會突然北上還是西行。
.……
後期隨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北抬,為颱風生成創造了有利條件,海上輻合帶活躍,颱風季真的來了。
請密切關注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
最新權威天氣預報和預警
文章來源:廣東天氣
如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