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發布全球煙草流行報告,關於煙草危害,你需要了解這些

2019-07-29     健客醫藥

7月26日,世衛組織發布的第七份《全球煙草流行報告》指出,截至目前,全球已有約50億人被至少一項達到最高實現水平的「MPOWER」控煙措施所覆蓋。


同時,全球仍有59個國家沒有任何一項控煙措施達到最高實現水平,共涉及26億人口。此外,還有24個國家未提供任何戒煙幫助,亟需引起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59個國家之中就包括中國。

有專家指出,儘管近年來中國在控煙方面做出了許多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果,煙民數量也略有下降,但仍尚未達到世衛組織所設立的控煙標準。

世衛組織所建議的「MPOWER」控煙措施於2007年提出,旨在推動政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要求,就六項煙草控制策略採取行動。

具體包括:

監測煙草使用與預防政策 (M)

保護人們免受煙草煙霧危害 (P)

提供戒煙幫助 (O)

警示煙草危害 (W)

確保禁止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 (E)

提高煙草稅 (R)



煙草:肺部健康殺手

「吸煙有害健康」,近年來大量研究已證明,這句話並不是危言聳聽。

接觸煙草尤其對肺部健康影響極大。資料顯示,每年有數百萬人因吸煙罹患肺癌、結核病、哮喘或慢性肺病等疾病。

肺癌

吸煙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占全球肺癌死亡人數的2/3以上。在家或工作場所接觸二手煙同樣會增加肺癌風險。

知名科普學者菠蘿曾表示,30%的癌症死亡,包括90%的肺癌死亡,都和吸煙有關。如果世界無煙,那肺癌將從第一殺手變成罕見癌症。

慢性呼吸道疾病

吸煙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原因。

患者肺中積聚膿液導致咳嗽和呼吸困難。年輕時就開始吸煙和接觸二手煙的人,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風險尤其高。

吸煙也會顯著減緩肺器官發育。如果母親吸煙或接觸二手煙,胎兒在子宮內就會接觸煙草煙霧毒素,往往會出現肺部發育和功能下降。接觸二手煙的幼兒面臨哮喘、肺炎和支氣管炎發病和惡化,以及經常發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風險。

不僅如此,煙草還會加劇哮喘,從而限制活動並導致殘疾。

結核病

結核病損害肺健康,降低肺功能,吸煙又會進一步加重這種情況。

據悉,全球約1/4人口患有潛伏性結核病,並面臨著出現活動性結核病風險。吸煙者患結核病的幾率是不吸煙者的兩倍。

活動性結核病,加上吸煙給肺健康造成的破壞性影響,大大增加因呼吸衰竭而致殘和死亡的風險。



美國控煙成效顯著

在半個世紀前的美國,吸煙是一種時尚。

吸煙者隨處可見,大街、餐廳甚至飛機都有吸煙者的身影。當時,吸煙沒有年齡限制,美國的吸煙率也一度高達42.4%。

這一切在1964年發生了歷史性轉變。

美國外科醫生總務委員會發表了一篇關於吸煙和健康的報告,第一次以政府名義給出了「吸煙危害健康」的結論。

在此之後,美國政府先後制定了多種控煙政策,包括徵收煙草稅、限制購煙年齡、公共場合禁煙和禁發香煙廣告等。

這些控煙政策實行後,5年間吸煙率降低5%左右,並且在接下來的幾十年保持下降趨勢。

2017年調查數據顯示,美國吸煙率已降至13.9%。研究者稱,預計2020年美國吸煙率將降至12%。

相關研究顯示,控煙的關鍵在於青少年人群。這個群體往往是首次嘗試吸煙,通過政策提高香煙價格,超過其消費能力,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吸煙率增長。

公共場所禁煙可增加吸煙的「麻煩感」,對於煙癮較小的人來說,這種方式可以使他們減少吸煙頻率。

此外,2010年美國醫療保險將戒煙輔助藥品列入報銷範圍,例如尼古丁貼片等。這一舉措極大降低了戒煙成本。

吸煙率逐年降低的同時,成效也十分顯著。

5月底發表於《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雜誌》的美國癌症狀況年度報告發現,在所有年齡段中,現有大多數癌種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延續了下降的趨勢。長期來看,由於美國吸煙人數在減少,肺癌、膀胱癌、喉癌的新發和死亡病例數都在下降。

而我國癌症防治形勢則不容樂觀,今年年初發布的報告顯示,癌症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走高。美國控煙舉措或許可以給我們些許啟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uTPQmwB8g2yegNDC6u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