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生研究」觀瀾索源:羅工柳

2019-11-14     當代油畫

【導言】「寫生研究」欄目除了梳理繪畫語言的傳承、演進的歷史脈絡與規律,重要的是將「寫生」置於當代藝術的大平台進行探討研究,強調「寫生」與社會、人文、時代的關係,以當下的視角來考察「寫生」的價值和意義。本欄目編選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家,供大家分享。

1

藝術評論

邵大箴 |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西方油畫的主要特點是在寫實中求神韻,中國傳統水墨畫是在寫意中求神韻,羅工柳將兩者結合,創作了具有時代特點和個人色彩的油畫藝術語言。

范迪安 |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羅工柳先生是富有經驗的美術組織者和美術教育家。和他的創作一樣,他在美術組織工作和教學上也展現出鮮明的開拓與創新意識。他在組織革命歷史畫創作中提倡創新,獨具慧眼地肯定和鼓勵許多探索性的構想,使革命歷史畫的油畫創作成為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的新中國美術經典,並洋溢出社會主義美術創作在文化屬性和表現風格上的中國氣派。在主持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究班的教學過程中,他提出鮮明的教學主張,將造型基礎訓練、深入勞動生活、面向自然寫生和考察古代藝術遺產相結合,貫徹「因材施教」的方針,使油研班學員的創作既有深度的思想內涵和人文關切,又有各具個性的表現形式,走出了中國油畫自己培養藝術人才的成功道路。

羅工柳先生也是藝術上的多面手,舉凡國家和社會的需要,他都毅然擔當,潛心研究,在人民幣設計、文學作品插圖和公共藝術創作等方面都有可觀的成果。臻至晚年,他仍筆耕不輟,以書法直抒胸臆,在巨型的書法表達自己的人生信念,以恣意雄強的書法展現豪邁的性情。他在多種材料的綜合實驗中,作品的意境更加象徵抒情,構成了他晚期藝術的交響,也達到探索開拓新的境界。

——摘自:《創新先驅之路:羅工柳百年誕辰紀念展》前言

2

作品欣賞

《老人與陶器》

布面油彩

尺寸不詳

1957

《老人速寫》

布面油彩

尺寸不詳

1958

《維吾爾老人》

布面油彩

尺寸不詳

1960

《延安人》

布面油彩

89cm×71.5cm

1960

中國美術館藏

《吉普賽婦女》

布面油彩

尺寸不詳

1957

《冬天》

布面油彩

尺寸不詳

1957

《女子頭像》

布面油彩

尺寸不詳

1958

《戴黃圍巾的小姐》

布面油彩

尺寸不詳

1960

《少女》

布面油彩

尺寸不詳

1960

《維族姑娘》

布面油彩

尺寸不詳

1961

《少女》

布面油彩

尺寸不詳

1957

《紫裙姑娘》

布面油彩

尺寸不詳

1968

《女人體》

布面油彩

尺寸不詳

1957

《蕎麥地》

紙板油彩

尺寸不詳

1957

家屬收藏

《山上湖》

紙板油彩

尺寸不詳

1962

《雨》

布面油彩

12.5cm×10.4cm

1956

《野渡》

布面油彩

11cm×17cm

年代不詳

《月夜》

布面油彩

17cm×23.5cm

1957

《木棚》

布面油彩

11.5cm×17cm

1956

《深秋》

紙板油彩

34.5cm×24.5cm

1958

家屬收藏

《天山大道》

布面油彩

尺寸不詳

1961

3

自 述

「以古代文人寫意畫作為改造油畫的先驗模式是不對的,寫意油畫是一種創造。對「寫意油畫」這個課題來說,中國繪畫傳統和西方近現代繪畫傳統是相通的,所以,一手要深入研究西方近現代油畫傳統,牢牢把握油畫特性;一手深入研究中國中國繪畫傳統,牢牢把握寫意精神。」

—— 選自(羅工柳與劉曉純對話)

4

藝術家簡介

羅工柳

(1916-2004),廣東開平人,油畫家,新中國油畫教育的開創者。1936年考入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抗日戰爭爆發後,投入抗敵宣傳活動。1938年在武漢參與籌建全國木刻協會,當選理事。1938年入延安魯迅藝術文學院美術系,年底赴太行山抗日前線,任《新華日報(華北版)》美術編輯,從事版畫創作。1946年任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主任。1949年參與創建中央美術學院,任繪畫系主任。1955-1958年赴蘇聯留學,入列賓繪畫雕塑建築學院。回國後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繪畫系主任、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處書記、全國文聯委員。他的油畫以描繪中國革命歷史題材為主,在探索油畫民族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代表作品有木刻《魯迅像》《高爾基像》《難民》等,以及油畫《地道戰》《整風報告》《前赴後繼》《毛主席在井岡山》等。

4

關於寫生研究的學術性推廣計劃

學術形態:「寫生研究」是以開放的學術形態策劃,針對「寫生」這一課題的綜合性學術推廣項目,按照以美術史為脈絡的梳理方法,通過系統地掃描整理當下優秀作者的作品與相關文獻,將「寫生」置於當代藝術的大平台進行探討研究,強調「寫生」與社會、人文、時代的關係,以當下的視角來考察「寫生」的價值和意義。

推廣對象:當代油畫家以及具有探索精神的優秀中青年油畫作者。

作品要求:生動的、鮮活的,尤其歡迎具有當代意識的,以及具有東方意蘊或中國人文精神的寫生作品。作品達到選稿標準的即列入線上推廣計劃。優秀作品推薦參與《當代油畫-寫生作品研究專輯》的出版。

投稿要求:摘編藝術評論文字材料一到三份;作品圖片20幅左右,儘可能用最新的作品;作者本人撰寫的關於「寫生」的心得體會、看法、認知等;肖像照片及作者簡介。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諮詢電話:13552642966。

配套活動:「寫生研究」作為「當代油畫」持續性的學術研究項目,除了在線上推廣外,同期配套寫生研究專輯的出版、國內外寫生作品展覽、寫生活動,意在通過多層次的配套活動,真正將寫生研究的學術性課題做得深入、完整、紮實,樹立寫生研究的新標杆,最終推動「寫生」創作的現代化進程。

-END-

我們尊重原創,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qUTa24BMH2_cNUgJTW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