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太太太爺爺是這麼養貓的!

2020-06-25     萌爪日記

原標題:我太太太太爺爺是這麼養貓的!

你知道嗎?在古代,帶貓回家都是要聘禮的。

作者:大臉貓

本文由萌爪醫生團隊原創,謝絕轉載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十個貓咪七個胖八個拽九個壞

要帶它回家就拿聘禮來。

人類豈止是今天才中貓毒,貓和人的情感糾葛,貓主動被馴化並藉此控制人類的進程,其實開始的很早……

西周《詩經·大雅·韓奕》:「有熊有羆,有貓有虎。」應是最早有貓類記載的文獻。

沒錯,我就是社會你貓哥的前身。

這時候的貓跟熊、虎等猛獸放在一起, 在人們心中一點都不溫順可人,但大家卻很喜歡這種「猛獸」。

到了西漢,《禮記》:「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

「迎貓」是指迎貓神祭祀,以祈求消滅田鼠,保護莊稼。你瞅瞅,貓儼然已是神物一樣。

讓我康康是誰不聽話?

直到唐朝時由西亞引進了貓,貓咪們才開始普及到民間,開始慢慢統治人類。

當貓聽到唐朝人喊出「狸奴」愛稱,貓們齊刷刷發出反派笑聲:終於要正大光明的奴役人類了!!!

這時候無數的唐朝貓,皆忙著投身於十步殺一鼠,千里不留鼠的連鎖事業。

哪裡有耗子,貓就去哪裡。技術高,佣金低,沒有二手商賺差價,逐漸贏得高度信任開啟反馴化模式。

大唐疆域廣,俺們捕鼠忙

沒有差旅費,自己掙口糧

到了宋朝,宋接貓回家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小貓可不能白要,要給出聘禮。老祖宗們的淪陷,比想像的來得更早。

凱凱王的後代宋哲宗一朝,連蘇軾都非常敬重的黃庭堅也是個貓奴。閒時也發個朋友圈曬曬貓,就是畫風有點清奇:

《乞貓》

秋來鼠輩欺貓死,窺瓮翻盤攪夜眠。

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

黃庭堅

聽說你家的貓要生崽崽了?我今天就用柳枝穿了點兒魚來下聘,想拜託你給我一隻神勇能幹的小貓,為我平定鼠患。

並且,求貓既然用「聘」字,按婚娶六禮,當屬娶妻, 比納妾莊重,極為注重儀式感。

我是你明媒正娶的妻

聽說你還想納個妾

不僅需要準備聘禮,甚至和人結婚一樣,還要提前翻翻養貓的老黃曆—— 《象吉備要通書》 (古代擇吉類典籍的扛鼎之作),來挑選一下哪天適合接貓咪回家。

挑好吉日良辰,還要找人畫一張 「納貓契」,請西王母娘娘和東華帝君做個見證,與貓咪締結契約。

有了結婚證就可光明正大拎著聘禮,上門接貓迎親

娶回家後,有養生意識的比如番禺丁孝廉 還會給貓絕育,實行計劃生育:公貓必閹殺其雄氣,化剛為柔,日見肥善。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鳥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圖片來自知乎@文正

貓咪生病了怎麼辦?給貓治病。

《行廚集》:貓生虱。桃葉與楝樹根搗爛,熱湯泡洗,虱皆死,樟腦末擦之亦可。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啊,震驚了,連驅蟲都會。

即使婚後有諸多不滿,作為古代首席鏟屎官的陸遊也只能碎碎抱怨:怪我太天真,自從帶貓回家,貓就天天蜷被窩裡!說好的捉老鼠呢?倒是把我的藏書禍害的不行。

狸奴睡被中,鼠橫若不聞。

殘我架上書,禍乃及斯文。

乾鵲下屋檐,鳴噪不待晨。

但為得食計,何曾問行人。

惰得暖而安,飢得飽而馴,

汝計則善矣,我憂難具陳。

就懶了咋地?還能離咋地?要不請我大哥來和你聊兩句

圖片來自@黃胖咪

我是樓上的大哥,聽說你要跟我談談?

就這樣,古人下聘禮娶了狸奴,現在的人們也成了忠實的貓奴。

白雲蒼狗,無奇不有。

狸奴在上,貓奴跪服。

一字之差,千差萬別。

聘禮既下,貓毒無解。

古代貓奴愛起貓來的瘋狂勁兒,可一點點不比現代人差。但,不管是古人還是身處現代的你,大家愛貓的一顆心卻都沒有變過。

畢竟,一隻貓若愛你,它會為你暖被窩;你若愛一隻貓,會允許它鑽被窩。

本文寵物養護知識由王小勤(Master of V.M. 執業獸醫師)審核

為啥貓從古至今這麼受歡迎?

沒別的,全民看臉,古今同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mO163IBd4Bm1__YRTC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