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忘懷的菜包豆腐

2019-08-02     美象府

大約在五六年前。記得有陣子「夕陽紅」欄目搞「省錢大比拼」活動,參賽的人個個精神氣十足,夕陽當真紅極了。有一個東北的李老師快板說得咯嘣脆,推出一個叫「大興安嶺」的菜滿有意思,雖然她最後沒攻下擂主的四川麻辣菜,但我心裡讓她得冠軍。

菜包豆腐

「大興安嶺」那菜直白說就是菜包豆腐,當然還是有葷腥氣的,裡面加雞肉糜。

買來老豆腐,開水裡面汆一下,去掉豆腥氣,放到案板上壓碎。大白菜去幫留葉,放到開水中燙一下。取雞胸脯肉,剁碎後和豆腐泥一起攪拌,放一個雞蛋、少許生粉、蔥薑末和味精,再攪拌均勻,最後倒一點麻油使豆腐雞肉餡更鮮美。

把白菜葉攤開在掌心,中間放一撮餡,像包四角包似的包起來,裝盤裡層層疊好了隔水蒸。豆腐雞肉餡遇熱凝結成塊,菜包成型了。熱鍋放點油,蔥、姜、干辣椒、大蒜末放下去煸香,倒入褐色的罐裝滑子菇,菜包中蒸出的湯汁也一併倒入,滾一會以後,用生粉勾芡。然後把滑子菇連湯帶菇一同澆在堆得像崇山峻岭的白菜包上面,如果芡的顏色再深一點,就像是火山爆發後,岩漿漫坡的樣子了,形狀相當奇特。

豆腐作坊

菜包豆腐營養搭配合理,老少皆宜。咬開白菜,豆腐雞肉汁湯湯地流入口中,覺得淡淡鮮鮮素雅得很。嫌味道寡淡的也不用擔心,厚厚地沾上芡汁,菜包便變得味道濃郁,香辣提神。

到江浙一帶去旅遊,常常可以吃到很好的農家豆腐。無論是紅燒豆腐魚還是白菜豆腐炒素,其中的豆腐都是那樣搶眼,一筷夾起來,沉甸甸的,咬上去豆香味兒十足,回味悠悠。才知道,城市裡的豆腐真不能叫豆腐,摻了大量的水,而且是機械化流水線上下來的哪能和手工生產的比呢?

我旅居日本時,住在一條小街上,那裡還有一家古老的手工豆腐作坊靠鄰里的支持勉強維持著,每天天不亮老闆就起來忙乎,陰暗的牆壁,大的水槽,厚的木板都顯示著它們的年齡,豆腐是不折不扣的幾十年如一日的味道。

日本豆腐

懷舊是要付代價的,對顧客來說,此豆腐價格比超市裡貴得多。老闆很累也很自豪,當他從水裡撈起一塊豆腐賣給我的時候,我分明看得見他眼裡對這塊豆腐的愛戀之情。哦……豆腐姑娘你真好,我只能這樣疼惜她似的想著,捧回家供在桌上,凈手、放佐料,開吃的當口,差點,就要去燃香了。

作者:孔明珠;編輯:徐無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gmiXWwBUcHTFCnfFhY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