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讓多數家長還停留在關注孩子身體健康、智力發展階段。滯後的育兒理念,讓父母忽視了孩子早期心理和行為的培養,致使兒童心理問題異常突出。
近日,中國第一部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提出,中國17歲以下兒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心理問題的困擾,如抑鬱、焦慮、強迫、厭學、網絡成癮、自殺自傷等。《2016年北京市中小學學生心理成長指數》也顯示,18歲以下人群,同伴交往問題異常比率達31.25%。如不及時發現並有效干預,許多問題會延續到成年。
(圖:《2016年北京市中小學學生心理成長指數》同伴交往異常問題占比)
面對嚴峻的兒童心理問題,從小培養孩子健康的心理,構建孩子健全的心理素質,也成為教育從業者的關鍵工作。
作為兒童心理發育發展領域的領軍機構,北大醫療腦健康肩負著兒童青少年心理建設的使命,率先將兒童心理成長指導、心理教育內容引入教研體系,成立「兒童青少年心理成長服務平台」,針對2-16歲兒童青少年心理發育發展需求,建立符合兒童、青少年心理發育需求的科學教學體系,用在線教育方式,幫父母守護孩子健康成長。
(圖為:兒童青少年心理成長服務平台標識)
成長測評——讓家長不必求助心理機構,動動手指就能讀懂孩子。
跟身體成長相同,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會產生不同的心理變化,有不同的心理發展需求。因此,身為家長,在尋求心理幫助前,請先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動動機。
為幫助家長讀懂孩子,及時洞察孩子成長問題。「兒童青少年心理成長服務平台」特設兒童成長測評中心,聯合北大六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的專家團隊,篩選齣兒童青少年成長優勢和潛力(SDQ)評估、兒童青少年學習能力(SWAN)評估及兒童青少年社交行為(ASSQ)評估三大兒童心理成長測評量表。
作為北大醫療腦健康「藍書包」兒童成長支持計劃的公益舉措之一,兒童成長測評中心的三大量表已全面開放給全國家長。家長只需通過「兒童青少年心理成長服務平台」微信公號,在家就能完成孩子的成長自檢,獲取評估報告,掌握孩子心理變化。
(圖為:成長測評問卷及評估報告)
關於「藍書包」兒童成長支持計劃
「藍書包」兒童成長支持計劃,是由北大醫療腦健康發起的兒童心理發育發展公益行動,主要面向特殊需要兒童、普通學齡兒童,實施兒童心理領域的健康、教育與產業幫扶。
作為北大醫療腦健康的公益品牌之一,「藍書包」兒童成長支持計劃旗下擁有「星寶藍書包」孤獨症公益項目等多個專項行動。自2016年成立以來,該計劃已為2-16歲兒童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數十場線下義診,超100場線上公開課,為超50,000名家長提供專業支持。(部分圖片來自網站)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