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5年,孫權迫不及待地讓17歲的兒子孫登,去迎娶周瑜唯一的女兒。他親自準備了豪華迎親大船,命太常程秉主持婚禮,搞得隆重非常!這還不夠,同時,孫權還把自己的長女孫魯班送去給周瑜兒子周循當老婆。
也就是,在周瑜死後,孫權上趕著與其交換了一雙兒女!
這個行為,有一個專用名詞,叫——換親!也就是彼此交換兒女來做親家,是親家中最親的那種!
那麼,周瑜到底做了什麼,能讓孫權如此?
事實上,此時此刻的周瑜已經逝世了。那麼,既然如此,孫權為何還要如此周瑜以及他的後人呢?
要知道,換親後的周家就是和孫家最親密的門閥了!嫁給太子的周瑜的女兒,還是日後的准皇后。
所以,孫權為什麼呢?
原因有這幾點
首先,江東基業的創立,是離不開周瑜的。孫策創業時,周瑜就已經跟著他。孫權上位後,周瑜更是安邦的重臣。赤壁之戰中,周瑜更是聯劉破曹,戰勝了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勢!憑著這份功勞,周家在東吳的威望是不會輕易減少的。就算為了蹭威望,孫權也得這麼做。周瑜病逝的時候,孫權的反應是很大的。他傷心欲絕,哭著說周瑜有王佐的才能,哭著說沒有周瑜就沒有自己的皇位。除了語言,孫權行動上也很給力,他直接披麻戴孝,為其哀悼,還親自去迎接棺槨。周瑜葬禮的一切費用,孫權也都給全包了。不管這個舉動是真心的,還是做樣子的,他都是需要繼續下去的。那麼,兩家聯姻就很正常了。第三,周家家世背景好。周瑜出生於廬江周氏,他的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漢朝太尉之職。他的父親周異,當過洛陽令。這樣的家世在當時是自帶光芒的。再加上,周瑜自己門生也遍天下,實力不可小覷。那麼,他去世後,這些無形中就成了他子孫的財富。孫權與他聯姻自然不虧。當然,還有個可能性,那就是雙方子女是有可能在周瑜活著時候就已經定過親的。
於是,種種原因之下,孫、周兩家就有了換親式的聯姻。從此,四個孩子再也不知道該叫對方什麼了。你叫我嫂子,我也叫你嫂子。你叫我大哥,我也叫你大哥。我們不分彼此。
天作之合,卻成了悲劇
這樣的兩對夫妻,當時在東吳成了所有人羨慕的對象。他們高貴、帥氣、美麗,都是天之驕子,是絕配!
特別是周瑜的一對兒女。很顯然,成婚後,一個當駙馬,一個當太子妃。特別是當太子妃那個,日後明擺著是皇后。
大家紛紛羨慕,覺得他們是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的。
然而,事與願違。事實上是,這兩對就沒有一對是笑到最後的!
先說太子和太子妃這一對:
孫登優秀,不論文才武略還是德行,都為人稱頌。大家都認為東吳後繼有人。然而,他33歲就英年早逝了,根本沒能繼承皇位。自然,周瑜的女兒也不可能有母儀天下的機會!
這件事情對周氏打擊很大,她的父親就英年早逝,夫君也這樣,太令人難以釋懷了。
再說另一對,孫魯班和周循:
周循作為周瑜的長子,繼承了父親的美貌與風流,顏值無可挑剔,人也有情調。孫魯班嫁過去後,過得挺幸福。
可惜,他們兩個更慘。周循只活了二十多歲,比父親還要短命的多。孫魯班嫁過去沒多久就已經是寡婦了。
所以,就是這麼巧合。兩對不幸的原因是一樣的,都是敗給了兩家兒郎的短命!
後來,周氏如何,歷史沒有記載。但是孫魯班,改嫁了名將全琮。
這一切,長壽的孫權都是看在眼裡的。不知道他心裡是什麼感受。自己給兒女安排的美好婚姻,竟然沒有一對是幸福的,一切並沒有按照預想的結果來上演。
青鳥始終相信,孫權開始做這個安排時,真的是經過多番考慮後決定的。他是真心希望這四個孩子過得好的。可惜一切都未能如願!
包括東吳的命運也一樣。孫權費盡心思,選的繼承人也沒有把皇位坐穩。自己與父兄一起打下的基業最終還是化為了塵土。
歷史是無情的,殘酷的,不可逆的。哪怕是真英雄,也不可能一直贏下去!
孫權的這一次換親行為,到底是失敗了,寫滿了悲劇!
最後,我們不妨遙想一下,若是孫登像孫權一樣優秀,周循像周瑜一樣優秀,而且他們都不短命。那麼,他們會帶領東吳走向何方呢?雖然理論上歷史不可以假設,但是我們依舊可以大膽想像,歡迎留言!
我是青鳥訴音塵,期待著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