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國最優秀的核物理科學家,為中國的原子彈事業奮鬥一生,在他偉大的一生中,多舛的命運多次讓他錯過許多建功立業,成就偉大輝煌的機會。作為中國核物理的奠基人,他又一次與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揮手告別,他的遺憾讓世人感到唏噓,但他從未放棄自己的選擇,一直致力於國家的科學研究事業,他的成就堪比錢學森,兩人都是我們國家不可多得的領域專家。美國軍方為了阻止他回國曾下發三道軍令攔截他,可見他的成就對國家是多麼重要。此人究竟是誰,他又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呢?本期暴走大歷史為您獨家揭秘。
1998年,96歲高齡的著名物理學家趙忠堯病逝。對於他生前的豐功偉績,卻鮮為人知。但是他的研究成果一直在造福後世子孫。他研究製成中國第一台靜電加速器,趙忠堯是第一位發現正電子存在的科學家,比發現正電子徑跡獲諾貝爾獎安德遜更早,可以說他是最早發現正負電子的人,而全世界缺欠他一個諾貝爾獎。
趙忠堯,清光緒二十八年出生於浙江省,民國九年,趙忠堯憑藉一身才華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30年留學美國並取得博士學位,之後的趙忠堯一直致力於原子核的研究。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各大城市的知識分子紛紛逃難,在北平城危急存亡之際,趙忠堯卻偷偷潛回北平城,原來他只為了拿回存放在清華園內的50克鐳,大家都知道,鐳是研究核武器的重要關鍵所在,身為物理學家的趙忠堯更是知道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一旦鐳落入日軍手中,將引發怎樣的災難是想像不到的,於是他才將生死置之度外,偷偷潛回北平城,而為了防止日軍搜出這50克鐳,趙忠堯一路不敢以教授的面目示人,他將鐳藏在一個酸菜罈內,自己也化妝成叫花子,幾千公里的長路,全程都是步行,風餐露宿,只為將鐳拿到安全的地方,最終在湖南長沙,將這50克鐳妥為安置,趙忠堯這才長舒了一口氣。
建國後,身在美國的他向美國政府申請回國,受到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特務調查,美國政府再三阻撓趙忠堯的回國進程,經過一番激烈的角逐,在輿論的壓力下,美國政府不得不放棄對趙忠堯的控制,在1950年11月趙忠堯終於回到他心心念念的祖國。回國後趙忠堯成為中國核武器的奠基人,在他組織研究下建立中國的第一個關於原子核的實驗室,可以說趙忠堯的研究為錢學森的成就奠定了基礎。他還培養了許多在原子能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人才:錢三強、鄧稼先等人,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和李政道也曾經授業於趙忠堯。
在物理學界許多物理家稱趙忠堯為物理之父。人們敬佩他,包括錢學森同樣的尊重他。他們都是我國的不可多得的專家學者,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為祖國做貢獻,我們緬懷他們,他們永遠值得中國人民銘記。
關注暴走大歷史,真的過去,我們下期繼續為您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