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厲害!量子技術獲重要突破,美國「傻眼」了!

2022-02-14     方平融媒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厲害!量子技術獲重要突破,美國「傻眼」了!

毫無疑問,5G被譽為當下科技周期內的一項最重要的技術,因為5G是其他最新科技成果施展的基礎,沒有5G,這些其他的前沿科技就不能發揮它全部的潛力。

例如我們常聽說的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等,細心的朋友會發現,當下時代的前沿重要科技,主要就是如何獲取數據和利用數據。

但是在這之間,需要連接作為橋樑,例如以智慧工廠為例,工廠中的各個設備或者零配件,都能實時的進行數據的獲取,獲取的數據,是為了便於對工廠生產環節效率的改善,而獲取的數據,就需要通過5G來傳輸到雲端計算。

如今中國有著全球最多的5G專利技術,同樣有著全球最多的5G基站和用戶,目前中國的5G用戶已經突破了3億,中國同樣也是5G終端設備的銷售大國,很顯然,在5G的競爭中,美國已經落後。

但是科技的發展永遠沒有停歇,下一個科技時代,很有可能就是當下大熱的量子技術,具體來說,主要有量子計算、量子通信等。

其中量子計算也好,量子通信也罷,它們之間有很多相同的技術,這與當下的傳統晶片計算以及移動通信網絡差不多,例如5G設備當中,也需要用到傳統的經典計算。

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消息,該校郭光燦院士團隊,在單光子非互易傳輸的實驗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準確的說,該團隊利用室溫下的原子系統,實現了超越磁光效應的百兆赫茲帶寬單光子非互易傳輸。

聽上去還是很繞口,那麼這個技術到底有什麼用呢?其實用處非常大。

據悉,實現單光子非互易傳輸的器件,是量子計算和量子網絡的基本元件之一,很顯然,單光子非互易傳輸技術的突破,有利於我國在量子計算和量子網絡方面的發展再上一層樓。

很多人認為,量子技術太遙遠,不現實。然而在電晶體出現之前,一台電腦有30噸重,當時的人們會想到,現在一台智慧型手機的算力,就是當時最先進電腦算力的幾萬倍嗎?

說到電晶體,其實現在量子技術的發展路徑,與以電晶體為基礎的傳統計算驚人的相似。

電晶體組成了晶片,最終形成計算機,也就是我們說的電腦,這個設備最初只是用於一些垂直的領域,後來才逐漸進入公司,而個人用上電腦,只是最近三十年的事情。

量子技術方面同樣如此,以量子糾纏為基礎,所形成的如量子計算,第一步就是實現量子霸權,也就是量子優越性。

所謂量子優越性,就是在某個特定領域,其算力遠超傳統計算,這種差異在上百萬倍。

第二步就是將量子技術應用到某個垂直領域,第三步則是應用到通用領域。

所以我們這麼對比來看,量子技術已經在逐漸接近第二步,就好像在2019年初的時候,我們看待5G好像還是天方夜譚,但現在短短兩年時間,5G手機、5G網絡雖然不說得到全國範圍的普及,但是也有想當一部分人使用上了。

起碼讓我們看到5G真的來了,放到量子技術上同樣如此,只不過由於量子技術,如量子計算提供的強大算力,最初肯定是要用在前沿科研領域,跟我們的生活有一定距離。

不過我們相信,現在的量子技術進步已經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或許3年、5年之後,我們就能看到量子技術走向實用,對此大家怎麼看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f747943316c341bf34807aa28d3ef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