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隴西:幕後黑手楊儀,歷史上冤殺了魏延,最終獄中自盡

2023-05-22     雲夕客

原標題:風起隴西:幕後黑手楊儀,歷史上冤殺了魏延,最終獄中自盡

電視劇風起隴西迎來了結局,這部電視劇,在快要完結的時候,迎來了口碑大逆轉,算是對得起這個製作了。

一開始可能很多人會被複雜的人名和快節奏的劇情勸退,但隨著劇情的深入,過了幾集之後,你就會發現這部劇真的是很精彩。

尤其是到了後面各種反轉也意想不到,接踵而來,看得人目瞪口呆,十分過癮,最終陳恭被砍頭了,或許自從妻子翟悅死的那一刻,對他來說,活著就是一種痛苦吧。

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堅持和操守,但小人物的命運,有時候則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控之中,不經意間,就會成為別人的棋子。

看了這麼多的犧牲,到了最後,忽然發現,做的這一切計謀,不過就是為了扳倒李嚴而已,而幕後的主謀,居然就是楊儀和馮膺。

為了扳倒李嚴,他們設計了一連串的陰謀,甚至都瞞著諸葛亮,而他們的目的和口號,也都非常高尚,一切都是為了光復漢室。

但看到他們的做法,實在是不敢苟同,這個電視劇里,實在是不喜歡楊儀,這倒是很符合歷史上楊儀的形象,諸葛亮死後,楊儀造成了蜀漢最嚴重的一次內亂。

歷史上李嚴的確和諸葛亮不和,但諸葛亮這個人公正嚴明,就算是李嚴故意在運送糧草方面出了問題,諸葛亮也沒有像魏國和蜀國那樣,用殘忍的手法對待政敵。

諸葛亮治蜀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公平,李嚴經過合理審判,被貶為了庶民,而且諸葛亮還繼續重用李嚴的兒子,正是諸葛亮這種嚴明,但同時又非常吻合的手段,給後來的蜀國君臣做了榜樣。

魏吳兩國,都有非常嚴重的內鬥現象,而且往往失敗的一方下場都比較慘烈,動不動就挖骨斷筋,抄家滅族,狀況十分慘烈,而相比之下蜀國也有內鬥,但都溫和的多,也就只有在諸葛亮剛死的時候,楊儀露出了兇殘的獠牙。

這也是諸葛亮一直沒把楊儀當做接班人培養的原因,諸葛亮北伐的時候,一文一武帶的是楊儀和魏延,這兩個人一直都是不合,公開場合都干動刀子,足見兩個人不合到了什麼程度。

諸葛亮死後,讓楊儀帶著大部隊撤退,中間是姜維,魏延斷後,這是諸葛亮的撤退計劃,並不是接班安排,楊儀也沒有絕對的權威。

沒想到魏延不幹了,他不願意撤軍,率領自己的少量部隊,趕到楊儀前面,燒毀棧道,兩個人的矛盾公開化,而且兩人都上書劉禪,職責對方謀反。

當時的大軍實際上是在楊儀手裡,魏延根本不是對手,魏延無奈只得逃回漢中,楊儀則派馬岱追擊,截殺了魏延。

楊儀踩著魏延的腦袋,大罵到看你還囂張不囂張,而且誅殺了魏延的全家,後來楊儀回到成都之後,大家都認為楊儀這是做得有失公允,最後給了楊儀降職處理。

楊儀殺魏延的確不應該,說魏延想叛國純粹是無稽之談,魏延想繼續北伐,主力部隊又掌握在楊儀手裡,楊儀完全可以用很多種辦法來解決這件事,但最終楊儀採取的卻是最糟糕的辦法,殺死了魏延。

他可是蜀國大將,楊儀擅殺魏延,其中肯定有私人恩怨的成分在裡面,而且從殺害魏延全家這事來看,楊儀的確是個氣量狹小的人,諸葛亮沒指定他做接班人是對的。

但沒想到,楊儀被貶官之後,一肚子牢騷到處發泄,最終惹怒了朝廷,把楊儀關了起來,並賜他在獄中自盡,算是給足了楊儀面子。

楊儀的剛愎自用,不僅害了自己,也害死蜀國,讓本來就人才稀少的蜀國,少了魏延這樣的大將,幸虧他日後沒有主政蜀國,蜀國日後也很少發生如此慘厲的內鬥了。

關於楊儀殺死魏延,你認為有必要嗎,歡迎留言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f4ad882e341162c5330f5e7660dc0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