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喝茶是種怎樣的感受?
大概,就是在快節奏的生活中不自覺放慢腳步,在每頓快餐中,多了點生活的真味吧。
讓我們靜下心來,感受生活的不完美,卻又從不完美中尋找美好。
也讓我們在一群喝醉的人中,做唯一清醒的那個。
愛喝茶的人,往往具備相似的特質,這些特質在人群中尤為明顯。
這特質不是帥氣美麗的外貌或體面的衣著所能給的,而是一種由內而外,很自然、平緩、溫和的氣質,讓人與之相處感覺愉悅。
好茶適口為珍,而愛茶人更佳。
喝茶,是喧囂中一抹從容
喝茶,不僅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更是一種享受人生的生活態度。
喝茶的人,即便是在這喧囂的塵世中,熱鬧的人群里,也能一如既往,守心守則,做該做的事。
行乎當行,止乎當止,閒遊於人世間。
愛喝茶的人,總會因為茶,留給不喝茶的人多一些印象,甚至有時,茶還會起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編有一個朋友,他們部門只有他一個人喝茶。
別的辦公室進去都是香水味、汗味、快餐味,他們辦公室卻總有一抹淡淡的茶香味。
工作中,他總是不急不緩,不驕不躁,與所有人都能打成一片。有時候同事揶揄他喝茶,說像個中年人,他也只是微微一笑,並不去解釋。
他人爭名奪利,我自安然品茗,任爾西北狂風,我心巍然不動。
不管別人如何說,自己都能巍然不動,泰然處之。
愛喝茶的人,總能夠保持更清醒的頭腦,不容易與人爭吵,也不輕易得罪人。
相處間遊刃有餘,而不成一丘之貉。
喝茶的益處很多,可是,人們對喝茶的態度,卻一直是挺奇怪的。
有些人認為喝茶有內涵,同時又覺得喝茶不夠時尚;另一些認為喝茶有益處,同時又覺得喝茶不夠年輕。
這些想法自相矛盾,人們同時存在幾種想法,一面想喝茶,另一面又擔心會被笑話。
環視周圍,都在喝碳酸飲料、咖啡、啤酒,自己泡上一杯茶, 卻被人揶揄一句「養生」,說這是中年人才做的事情,緊接著是一片鬨笑聲。
會這麼笑話的,必然是少喝茶的人。
須知道,老不老無關外表,少不少心態重要。
年輕與否,不能看外表,而是看心態。
即便是說外表,難道碳酸飲料、啤酒就比茶有營養嗎?
然而不管怎麼樣,能夠靜下來喝茶的人,往往也沉得住氣,穩得住心,不會隨波逐流。
這是茶的益處,也是自然的提醒。
喝茶,是和自己和睦相處
《舊唐書·魏徵傳》: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古人常以這「三鏡」來自省、成長,這三鏡,不管過去多少年,都必然行之有效。
愛喝茶的人除了有這「三鏡」以外,卻還擁有一面鏡子,那就是以心為鏡。
品茶無非兩種形式,與別人喝或自己喝。
與別人喝,自不必說,茶會、社交、商務會談等等,茶只是輔助,更多是人情利益的交往。
自己喝,其實也不算獨自一個,而是喚醒內心,與自己的內心喝茶。
以心為鏡,可以知功過。
獨飲時是安靜的,如果怕太靜,那來點禪樂或輕音樂也無妨。
接著把內心當做朋友,問問自己內心一些問題,看看自己做出的選擇,與內心想選擇的是不是一致。
自己做的選擇,也許會受到別人的影響、利益的影響,乃至心情的影響,但是內心,只會遵從本意,遵從最根本的想法。
但願問完,答案一致。問完,別忘記,敬自己的內心一杯茶。
一杯茶湯倒七分滿,三分留自己,四分敬內心。
茶,讓我們直視自己,正視自己內心,時刻保持清醒。茶,也讓我們貼近生活,感受生活。從而,更熱愛生活。
蒔花弄草、逗貓遛狗、喝茶看書,這都是人開始懂得生活的跡象。
《陶庵夢憶》中寫道:人無癖不可以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人總要些得益的癖好,才顯得更立體、生動。
喝茶不是一種盲目的喜好,你懂茶,茶也會自然的懂你。知茶,懂生活。
版權歸原創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此文章為「高級評茶員-茶藝師-思佳」整理髮布,轉載請說明,特此聲明!如果您有更多關於茶葉保存、沖泡、選購等需要諮詢,歡迎私信交流學習。】
有任何關於茶的問題歡迎留言或私信我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