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森食品:解鎖中國蛋白質新「食尚」

2023-11-17   福布斯

原標題:泰森食品:解鎖中國蛋白質新「食尚」

「中國市場是目前泰森食品發展最迅速的海外市場,成為本土消費者心目中的蛋白質產品首選品牌是泰森食品一直以來的目標。」泰森食品中國區總經理薛軍對福布斯中國說道。

2023食品飲料行業專題報告顯示,在美國,快餐店每賣出10個雞肉產品,有8個都來自泰森食品。美國人每吃5隻雞,則至少有1隻來自泰森,全球人每吃20隻雞,同樣有1隻來自泰森。

泰森食品始創於1935年,總部位於美國阿肯色州,2001年正式進軍中國市場。

近年來,中國的農業和食品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以雞肉產品為例,從家庭散養到規模化養殖,從傳統農貿市場到現代超市,中國肉類消費市場正朝著高質量、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消費者對優質肉類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憑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泰森食品早早地捕捉到了這一趨勢。

從最初針對B端市場,為中國市場的工業、批發和餐飲等渠道提供雞肉產品,到面向C端消費者發力,泰森食品持續推出了一系列針對本土消費者的「易烹飪」產品,並將業務範圍逐步向「零食和即食產品」等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下游產品延伸。

二十多年來,這家來自美國的食品品牌實現了本土化的成功轉型,並迎來業績的爆髮式增長。11月初,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落下帷幕。泰森食品攜旗下多款優質蛋白質新品亮相,首次展示了旗下「十翅一桶」「新空氣炸鍋」「小酒館」三大產品系列及12款首發新品,並宣布了其未來在中國市場的百億目標。

高質量發展擁抱新趨勢

數字化轉型是泰森食品在中國市場發展的關鍵戰略之一。2021年,泰森食品宣布在中國率先啟動數字化轉型。同年,三家智慧工廠同時開工;2022年10月,泰森日照集群熟食智慧工廠正式投產,成為泰森中國第一家全面實施了全面數字化升級改造的工廠;今年6月,泰森位於江蘇南通、湖北孝感的兩家智慧工廠也正式投產運營。

泰森日照智慧工廠

進博會期間,泰森食品還專門設置了智慧工廠影像區。影像集中呈現了泰森中國三大智慧工廠的最新投產成果,分享泰森中國數字化轉型成果如何賦能傳統食品產業轉型升級。

「完整的數字生態系統實現了工廠內各項能效指標的可視化和持續優化。通過對生產過程中的數據收集,能夠幫助我們及時做出一些落地性的決策以提升生產效率。」

泰森南通智慧工廠

據介紹,泰森食品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還積極打造了生產智能製造中心、消費者洞察中心和產品交付履約中心三大中心。同時也向中國的消費者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數字化轉型不僅是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更是為了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長期發展潛力。

在聚焦數字化轉型升級戰略的同時,泰森食品還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廣泛運用智能化技術設備和建設數字化系統降低能源使用消耗、減少污染和碳排放。據悉,泰森日照智慧工廠通過建設完整的生產信息化平台,引進智能節能系統和公共設施能耗聯網監控,優化水、電、氣等能源使用,預計整體實現每年10%的能源節約。

在這個充滿無盡選擇的現代社會,如何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並讓他們持續選擇,對於品牌而言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任務。

「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在做品牌的投入,同時在研發和食品創新方面,我們也不斷探索。」在薛軍看來,更好吃、更營養、更安全的食品將是未來消費者所持續追求的。

2018年,泰森食品收購了基斯頓食品,一家專門為全球連鎖快餐提供肉類加工服務的供應商。「完成收購之後,我們的研發團隊實力得到了顯著增強。我們充分利用銘基為戰略客戶提供服務的成功經驗,將其延展到了零售餐飲渠道。這一舉措不僅增強了我們在餐飲行業的競爭力,也為我們在零售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泰森食品在中國擁有四家研發中心、四大全產業鏈基地布局、數十家養殖農場和多個加工廠,成為國內從養殖屠宰到加工配送的全產業鏈肉類生產企業之一。

全產業鏈布局抵禦周期

過去3年,疫情使得全球供應鏈阻滯,不少企業無法正常進行全球採購,生產一度中斷,甚至一些知名跨國企業也難以全身而退。但這種窘況並未發生在泰森的身上。除了持續的研發創新和長期的品牌耕耘,泰森食品穿越周期的秘訣還得益於其強大的供應鏈布局。

20年來,泰森食品始終堅持實行全渠道、全供應鏈、全蛋白質、全球資源、全國布局的「五全」戰略模式,並持續完善泰森中國的本土供應鏈布局。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優化,泰森已經建立了一套高效且具備規模效益的供應鏈體系。

在華東地區,泰森建立了南通集群,在華北地區有日照集群,在華中地區有新落成的孝感工廠。此外,在廣西和廣東,泰森還與當地企業建立了OEM(原始設備製造商)代加工的合作關係。這些舉措不僅提高了泰森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同時也增強了產品的質量和新鮮度,滿足了消費者對新鮮食品的期待。

供應鏈體系的建立,其最終目的是要保障食品安全。為了真正把控產品的源頭,泰森食品還制定了一套SOP體系,從原料控制到加工環節都進行了詳細的規範和監管。「這不僅保證了產品的質量與安全,還實現了產品的可追溯性。同時,我們對生產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進行密切監控和記錄,以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符合食品安全和質量控制的標準。」

在渠道方面,泰森食品採取了「線上+線下」共同發展的策略。在線下,泰森食品與百勝集團、沃爾瑪等多家零售商建立了密切的合作,直接把自己旗下品牌的產品放上了貨架;同時泰森也在積極地利用線上渠道,以提供更全面的銷售和服務。

「從2014年轉型發展至今差不多十年時間,我們培養了一群忠實的消費者,他們以線下購物為主。而我們一些大的合作夥伴,如山姆,他們有50%的訂單來自線上,因此對我們來講是線上線下共同擁抱。」

近年來,泰森在中國區的業務銷售額和進口量均實現每年雙位數的強勁增長。「今年,我們雙位數增長的目標依然堅定,並且從目前的數據來看,我們正朝著這一目標穩步前進。」

談及公司未來在中國市場的布局,薛軍表示,泰森食品將持續深耕在一二線城市,同時不斷擴大品類,積極向深加工方向轉型。「我們將逐步放棄一些附加值較低的產品,專注於開發更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深加工產品,不斷創新和優化產品線。同時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為中國市場進口來自不同國家的優質原料,結合中國消費者需求,做出了一系列本地化的開發,為消費者提供差異化、性價比高的產品,讓消費者能夠品嘗到更美味、更營養、更安全的食品。」

努力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蛋白質產品首選品牌是泰森食品一直以來的目標。薛軍強調,「未來,泰森食品將進一步擴大在華投資和銷售,並加速探索全鏈路數字化轉型升級,進一步賦能食品產業轉型升級和激發消費市場潛力。」

福布斯中國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精彩資訊永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