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意義上來說,雖然被媒體各種渲染美國「斷供」EDA,但從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的官方文字來看,說「斷供」其實並不準確,具體措辭應該是限制出口,兩個詞含義不一樣,自然在具體執行上,就會有模糊空間。
這裡存在一個知識點,不僅僅是中國晶片公司需要EDA軟體,另外,在中國設置研發中心的外國公司同樣需要EDA軟體,其中就以英特爾、高通最為典型。
如果「斷供」EDA,那些高度依賴中國市場,位於中國境內的美國半導體公司、韓國半導體公司、日本半導體公司應該怎麼辦?因此,用「斷供」來形容這次美國的做法,其實並不準確。
另外,也不是所有EDA都受影響,主要是基於GAAfet的EDA軟體,出口將面臨更多限制。
GAAFet是一種新的電晶體結構,做個簡單科普,我們現在的手機晶片大多使用的是FinFet電晶體結構,但是隨著工藝製成越來愈小,7nm、5nm、3nm發展下去,FinFet將迎來自己的物理極限,遭遇量子隧傳等會破壞電晶體穩定性的問題。
於是,GAAFet便應運而生,作為新的電晶體結構,行業希望用它來突破FinFet的物理極限,推動先進位程工藝更進一步發展。
目前,三星是發展GAAFet最快的半導體公司,今年6月,三星就宣布量產了基於GAAFet的3nm晶片,而他的第一個客戶,就傳說來自於中國。
實事求是地說,目前美國限制基於GAAFet的EDA軟體出口,其實打得是「提前量」,整個半導體行業全面進入GAAFet時代,大約還有兩三年時間,也就是說,這條新規能夠產生具體的市場影響,還要再過兩三年,這就相當於給了我們一定緩衝時間。
可話說回來,雖然美國玩新花樣,並不可能馬上就起到效果,但這些寶貴的時間,將是我們大力發展軟硬體、迎頭趕上、突破枷鎖的關鍵時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cddab6e919b0064194ccdc9d23c41b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