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蟹腳癢,大閘蟹是市民秋日餐桌上的常客。不過,近期一則關於「針眼螃蟹」的話題引起不少老饕擔憂。有網友稱,不法商販為了增加螃蟹的重量,使用針頭在螃蟹背殼注入海水或化學物質。「針眼螃蟹」是否是注水蟹?對此,記者專訪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副教授馬旭洲。
「螃蟹身上有『針眼』是可能存在的。原因有幾種。」馬旭洲解釋,螃蟹的一生要經歷多次脫殼,當舊的硬殼脫掉,軟殼露出並開始吸水膨脹。此時,如果有一粒沙粒落在軟殼上,由於沙粒有一定重量,即使軟殼有損傷,沙粒壓在損傷處,軟殼內水也不會流出。隨著軟殼的硬化,殼內形成一層薄膜,待沙粒脫落後,就會在硬殼留下「針眼」狀孔洞。還有一種可能是,螃蟹軟殼硬化後期(殼內薄膜已形成),被其它螃蟹觸碰後形成針眼。此外,也不排除是原生動物和後生動物附著在軟殼上形成針眼。
「給螃蟹打針注水會導致螃蟹死亡。」馬旭洲分析,人為給螃蟹注水,注入的水不是經過螃蟹軟殼過濾的水,屬於異物,異物進入體內會使螃蟹出現異常。此外,注射會使螃蟹有一個與體外相通的孔洞,各種細菌和病毒有機會藉此孔洞進入螃蟹體內,使螃蟹患病,直至死亡。
「蟹黃是螃蟹的肝胰臟。蟹膏是螃蟹的性腺:公蟹的精囊和副性腺,自然狀態下有點像果凍狀,蒸熟後就變為半透明的膠質;母蟹的卵巢呈現橘黃色,蒸熟後顏色更為鮮艷。」馬旭洲表示,蟹黃和蟹膏營養價值高且味道鮮美,這些物質並非注水或注膠能夠冒充的。至於注射激素或興奮劑的說法,也是不實之虛。「這些藥物對高等的脊椎動物有效,對低等的甲殼動物,如螃蟹無效,而且成本高昂,用不起。」馬旭洲說。
那麼,螃蟹究竟怎麼挑?對此,馬旭洲建議關注螃蟹的活力和外觀特徵。他提出六字口訣:「算、看、比、掂、捏、翻。」
他進一步解釋,算一算,就是指算時間。「九雌十雄」就是指農曆九月吃雌蟹,農曆十月吃雄蟹,這個時間點口感最好。看一看,主要是看背部是不是青綠色。變綠就是螃蟹完成了最後一次脫殼,蟹膏即性腺已發育了。比一比代表兩隻大小看起來差不多的螃蟹對比背腹部連接處,越厚越肥美。掂一掂就是手動感受哪個重,哪個肥。捏一捏是指捏蟹腿。他建議市民不要選捏起來腿比較軟的螃蟹。翻一翻,指的是將螃蟹背部朝下,看其是否能夠立刻翻轉。
最後,馬旭洲特別提醒:「死蟹是不能吃的。蟹黃膽固醇含量高,螃蟹死後,容易氧化,氧化的膽固醇有毒,食後,輕者腹瀉,嚴重者食物中毒。」
作者:吳金嬌
文:吳金嬌 圖:上海海洋大學 編輯:儲舒婷 責任編輯:姜澎
轉載此文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ccedb2ce4d73eac4904e901acc35b1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