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這些「00後」讓我們刮目相看

2024-10-08     海報新聞

「00後」逐漸邁入社會,「整頓職場」也隨之成為熱議話題。在人們的認識中,「00後」似乎天生帶著一腔孤勇,不服不忿、不受委屈、拒絕畫餅。他們年輕,思維活躍、充滿活力和想像力;他們也自由任性、不夠踏實、鋒芒畢露。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今年,一批新的「00後」上崗了。這個國慶假期,他們也成為「崗位上的勞動者」中的一員。本報聚焦「00後」在崗勞動者,挖掘「00後」的值班故事,看看他們如何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獲得成長。

蛻變——

「I」人變「E」,需要逼自己一把

對於以前的梁紫璇來說,對著成百上千人說話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然而,她卻選擇了帶貨主播這個職業,可想而知,她要攻克的最大難題就是自己。

「我平時不太敢說話,膽子比較小。」在山東高巛電商直播基地,「00後」主播梁紫璇這樣評價自己。剛入行時,她有一次去養殖場直播賣鴨貨,結果剛開始就被成群而來的鴨子打亂了節奏,直播只好草草收場。「那次對我打擊挺大的,回來就不想乾了,幸好有周圍的老師開導幫助,我才堅持下來。」梁紫璇說。

為了訓練膽量,她私下給自己加「小灶」。「只要不上崗,我就找個空房間,拿著直播稿件,一遍遍大聲朗讀,一練就是四五個小時,有時嗓子練得發炎,就含幾片西瓜霜繼續練。」她笑著說,不光自己練,她還時不時找幾個小夥伴來陪練,這樣相互找不足,更有效。功夫不負有心人。短短三個月,不敢說話的梁紫璇逐漸成長為公司帶貨主播的主力成員,實現了自我蛻變。10月1日當天,梁紫璇的直播間在線人數從幾百人飆升到上千人。網友們格外捧場,三個小時下單量達到了500單,創下了她個人帶貨的最好成績。

同樣在崗位上實現了「I」人變「E」的還有K1284次列車乘務員孫萌。

10月1日上午,K1284次列車載著1300多名旅客從濟南站出發,開啟前往深圳東站的近27小時旅程。在車上,孫萌跟旅客交流大方自如。「其實我是個內向的人,剛工作的時候,跟乘客說話都有點張不開嘴。」她有點害羞地說。不過只要列車員站在車裡,就會有人來問問題或者尋求幫助。「時間一長,也就在『被迫』交流中鍛鍊出來了。」

「以前,孫萌碰到不懂的問題,經常『車長、車長』地喊我過去,現在經驗豐富了,掌握的規章制度也多了,就慢慢不用喊了。」濟南客運段深圳車隊四組列車長丁雪告訴記者,暑運期間,孫萌還當上了小老師,把實習生教得不錯。

肯拼——

16歲已獲得過最高獎項,她卻永遠覺得自己「得加練」

10月1日,夜幕下的山東省雜技團人潮湧動。當天晚上是國慶專場演出,演藝大廳里,300多個座位坐得滿滿當當。19時,隨著輕快的音樂響起,轉碟節目《伊人•碟影》拉開了演出的帷幕。絢麗的舞台上,20名女演員登場。追光燈下,一個身姿略顯嬌小的女孩用雙腳穩穩托起上哨演員,每隻手同步晃動一根長約一米、粗如鉛筆的竿子,竿子頂端4隻銀色圓碟旋轉飛舞,動作一氣呵成、乾脆利落。

女孩名叫劉奧傑,是一名來自濟寧梁山的00後,任職于山東省雜技團。儘管才16歲,但她已經是入行8年的「老將」,也是團里最優秀的年輕演員之一。由她參演的《弈》斬獲中國雜技界的最高獎項——「金菊獎」。

「在《弈》中,我有720°空中轉體、蹬人、蹬鼓、圈傳等動作。這些對腰部力量和核心力量的要求都很高,稍有不慎就會受傷。」劉奧傑說,這場劇目已經練了兩年多,上台演出百餘場,排練超千次,但她覺得,「還有細節要摳,還得再加練。」

對於精益求精的劉奧傑來說,「得加練」似乎成了她的口頭禪。8年來,日復一日對體能的探索、對技藝的打磨,劉奧傑早已愛上這個行業,她不否認雜技艱辛的一面,但她也深深體會到,雜技帶來的不只是艱辛。

「8歲第一次看到雜技舞台時,我就躍躍欲試。」她眼裡閃著光,回憶道,「直到現在,站到台上,我還是止不住地興奮。當燈光打到臉上,雖然看不到觀眾,但能清晰聽到他們的說話聲和喝彩聲。所以,我喜歡突破自己,做高難度動作,這能給我最直接、最熱烈的反饋,也是我前進的動力。」

堅守——

他們主動加班,為的是對得起身上的制服

國慶假期,人們休假、遊玩,但有些人卻註定無法休息,甚至要付出比平時更多的精力。比如醫生,比如警察。

10月2日一大早,青島平度市南村鎮郭莊衛生院病人來來往往,「00後」醫生於雲浩也進入了工作狀態。面對病患的狀況和家屬提出的問題,他有條不紊地回答,耐心安撫患者的情緒,給予關心和鼓勵。

「與工作日相比,我們要給更多的病人查房。節假日大家輪休,值班的醫生既要管理自己床位的患者,有時也要巡查其他病區的患者。」於雲浩坦言,假期值班更需要繃緊「應急」這根弦。

今年國慶假期,於雲浩主動申請值班,堅守在醫療一線。

「選擇了這份工作,就要有這份責任與擔當,我雖然不能和家人團聚,但是每當看見患者康復出院,看到患者和家屬開心的笑容我也感覺特別欣慰。」於雲浩說。

作為執勤警察,「00後」新警王一帆的國慶假期同樣在崗位上度過。

10月1日,濰坊十笏園文化街區沉浸在濃厚的節慶氛圍中,古風集市、非遺手工藝製作表演、國風表演、民俗表演巡遊等活動輪番上演,熱鬧非凡。

歡聲笑語中,王一帆身著制服穿梭於人群。國慶假期,群眾出行意願強烈,他所在的濰城區城關派出所當天一半警力在崗,他正是其中之一。

2002年出生的王一帆,僅入職1個月零4天,已經是第7次來到這裡巡邏了。當天,王一帆處理了幾起遺失手機、反詐高位預警、矛盾糾紛調解等案件,一直忙到凌晨三點。

入職1個月,王一帆起初心中有些落差。他發現,等待他的沒有什麼大案要案,也沒有警匪片中的刺激與驚險,更多的是群眾的家長里短。但在處理這些「小事」中,他逐漸意識到,正是這些點滴小事構成了社區和諧的基石。

短暫休息兩天後,10月5日,王一帆再次活躍在轄區的各個角落,對此他毫無怨言。執勤時,他不時和消防、交警擦肩而過,「你看,各行各業的人都在為守護節日的平安而努力。」王一帆說。(大眾新聞·大眾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c893ad8fad54d2aa4df0098e896f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