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是成龍年,獨占票房榜前四,連《殭屍先生》都無法抗衡

2022-12-24     閒人電影

原標題:1985年是成龍年,獨占票房榜前四,連《殭屍先生》都無法抗衡

成龍的一開始並沒有李連杰幸運。

在於占元的戲院學功夫,但師傅被騙,戲曲沒落,讓他失去了經濟來源。

跟著大師兄洪金寶混,可當時的洪金寶也沒有在電影圈站穩腳跟無法給他太多的幫助,成龍只好心灰意冷的回到澳洲。

1973年,李小龍去世,各大電影公司都在尋找李小龍的接班人,羅維也不例外。

他一通電話打到澳洲,將成龍叫回香港,按照李小龍的路子打造,拍《新精武門》,票房45.6萬,請古龍寫劇本拍《風雨雙流星》,票房106萬。

只是幾年下來,成龍依舊沒有大紅的跡象,模仿李小龍這條路根本走不通,眼看羅維也不怎麼重視他了,成龍一度想轉行繼續做武指。

有時候真是天無絕人之路。

在成龍迷茫之際,吳思遠找到了他,羅維見成龍也沒什麼事干就借給了吳思遠拍《蛇形刁手》。

這部電影的導演是彼時鬱郁不得志的袁和平,他與成龍一起群策群力,電影拍的很快,成龍演的也很開心。

《蛇形刁手》上映後,氣勢如虹,票房拿下270萬,位列年度第八,成龍總算擺脫了票房毒藥的尷尬稱號。

《蛇形刁手》也讓功夫喜劇這個概念深入人心。

既然觀眾喜歡,那就趁熱打鐵,吳思遠召集原班人馬拍攝《蛇形刁手》的升級版《醉拳》。

票房676萬,位列年度第二,是成龍真正意義大火的作品,也讓他的影響力從香港擴展到整個亞洲。

成龍火了,羅維自然不肯再借給吳思遠了,畢竟還要讓成龍為自己賺錢。

但是成龍本人並不樂意參演羅維導演的片子,他還是喜歡袁和平那種大家商量著來的拍攝方式。

成龍的態度很堅決,拍可以但是要自己主導,否則寧可退出電影圈,羅維只好答應,自己也省的操心。

《笑拳怪招》基本是《醉拳》的延續和低配版,但登陸各大院線後,以544萬成為當年最賣座的華語片,足見成龍當時的號召力。

拍完《笑拳怪招》後,羅維拿出一份空白合約跟成龍重新簽約,並規定若違約則賠10萬,陳自強勸成龍不要簽字。

但成龍為人重情,認為羅維是自己的乾爹,而且在自己最失意的時候乾媽又特別照顧自己,所以想都沒想就簽了字,這份合約後來差點毀了成龍。

幸好當時羅維公司的合同經理願意給成龍作證,證明是羅維私自將10萬改成了千萬,因為在他缺錢時,成龍曾借錢給他,不想讓成龍因此斷送了前程。

與羅維的合約糾紛告一段落後,成龍又陷入了甜蜜的煩惱。

邵氏財大氣粗,嘉禾給480萬,邵氏就給500萬,但邵氏的大家長式的管理制度註定沒有嘉禾自由。

兩難之下,這場聲勢浩大的成龍爭奪戰,最終嘉禾完勝,成龍的待遇跟李小龍、許氏三兄弟一樣,開衛星公司,獨立創作。

何冠昌還對成龍說:「我們開公司當然是為了賺錢,但是我向你保證,只要是你為嘉禾拍的電影,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拍攝和製作,我不會給你強制性的預算限制和製作期限。你負責拍片,錢的事交給我們。」

成龍選擇嘉禾這一步棋是他人生巨大的轉折點。

如果當初屈服了羅維,跟著他再拍幾部爛片,自己也就過氣了,那就證明《醉拳》《笑拳怪招》的成功都是偶然,也就沒有後來享譽國際的成龍。

但自己的搖錢樹被嘉禾挖走,曾經的老婆也被嘉禾撬走,羅維自然不肯善罷甘休。

他找來黑社會,讓他們在嘉禾的公司縱火,往嘉禾員工的車內扔死狗頭,當街將成龍綁架到羅維的公司。

甚至在成龍拍攝《師弟出馬》時,天天在片場騷擾,嘉禾只得讓成龍拍完电影後,立馬飛往美國避一避,剩下的事交給他們。

千萬賠償嘉禾自然不會給羅維,但他們也不會讓羅維吃虧。

何冠昌向羅維承諾,之後成龍拍的一部電影,香港票房歸你,海外票房歸嘉禾,這部電影就是《龍少爺》,票房1000多萬,分帳下來羅維也有幾百萬入兜。

至於黑社會部分,那就找圈內人解決,王羽是嘉禾的初創人之一,由他出面擺平黑社會的侵擾,最後事情塵埃落定,嘉禾也給了王羽200萬報酬。

沒有了外力的干擾,1980年《師弟出馬》上映,票房1102.6萬,成為香港首部破千萬的電影。

之後嘉禾有意將成龍推向國際,接連拍了兩部好萊塢電影《殺手壕》和《炮彈飛車》,但因他們不會用成龍,導致成片觀感又差又過時。

首次闖蕩好萊塢失利後,成龍將重心放在香港了,大製作的《龍少爺》問世,千萬票房也證明了成龍依然是香港電影的王者。

到了1983年,成龍第二階段最重要的代表作,《A計劃》來了。

在錄像帶時代,如果哪家錄像廳沒有《A計劃》,客流量至少要減少一大半,可謂是當之無愧的鎮店之寶。

尤其是從鐘樓一躍而下的鏡頭更是成龍電影搏命演出的開始,這一跳助力《A計劃》拿下1932萬票房,成為年度第三。

在日本拿下了31億日元票房,韓國的年度票房冠軍,台灣收穫1.5億台幣,大幅度提高了台灣的票房紀錄。

1984年,繼《A計劃》之後,成龍、洪金寶、元彪師兄弟三人再度合體,遠赴西班牙拍攝時裝動作片《快餐車》。

三個人三種打鬥風格,成龍對打世界冠軍賓尼·尤奎德茲那場戲,被《黑帶》雜誌評為「歷史上最精彩的影視劇打鬥場面」第2名。

片尾三劍客的打鬥不輸任何一部香港動作電影,簡直把港味發揮到了淋漓盡致的地步,要演員有演員、動作有動作、笑點有笑點。

《快餐車》的香港票房2100萬,年度第五,台灣票房1億台幣,年度第四,日本票房20.18億日元。

再加上亞洲和歐洲其他地區的票房,《快餐車》的全球票房最終超過2000萬美元,位列1984年華語片全球票房冠軍。

《快餐車》的大獲成功也讓成龍意識到功夫喜劇已經落伍了,時裝動作喜劇才是未來的主流。

1985年,香港觀眾迎來了李小龍之後的另一個動作巨星,這一年也是成龍年。

當年,香港電影年度票房榜前五位,成龍獨占四位,《福星高照》《夏日福星》《警察故事》《龍的心》,就連橫空出世的《殭屍先生》也無法撼動成龍的地位。

可惜的是,成龍第二次闖蕩好萊塢的《炮彈飛車2》再次失敗,究其原因還是片子質量太差,成龍甚至沒讓它在亞洲上映,而是重新補拍和剪輯了一版《威龍猛探》。

自此之後,不管周潤發、周星馳、李連杰的勢頭有多猛,凡是有成龍的電影上映,必進年度票房榜前十。

而且從《快餐車》開始,成龍的電影已經不局限於香港這個一畝三分地了,開始在全世界取景,在全世界熱賣。

1995年,成龍帶著《紅番區》第三次闖蕩好萊塢。

這一次不同於前兩次,成龍對電影全權掌控,可以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而非好萊塢式的精打細算。

《紅番區》是成龍第一部製作費過億元的影片,在美國獲得了3234萬美元的票房,成功打入美國主流電影市場,奠定其國際地位。

之後的《尖峰時刻》系列更是讓成龍進入2000萬美元片酬的行列,擁有票房分成的權利,成龍繼李小龍之後又一位舉世聞名的華人巨星。

如今的成龍,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在手,中國文化的名片,國際聲望最高的中國演員。

當一個演員有了這些渴望而不及的成就後,早已功成身退,享受退休的快樂時光了,但成龍的片單卻排到了2027年,究其原因,還不是因為熱愛嘛。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bce49519a161fce2510a2787841a5f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