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火」了,一位00後新生,全程騎行2023公里,到學校報到。
各地高校陸續開學,新生接連到校報到,大家報到方式各有不同,離家近的騎電動車、自行車,離家遠的坐火車、坐飛機,有時間與精力的父母,會全程開車陪伴。
孩子到校報到,看似是不經意的小事,可對於父母而言,這一天,他們等了很久很久。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便竭盡全力為孩子提供優質的教育環境,為的就是被名校錄取。
只是有的學生報到方式比較獨特,有徒步的、騎行的,只是徒步的很少,計劃騎行報到的,也是為完成心中的夢想,一時間心血來潮的並不多,而是規劃了很久很久。
00後男生文迪成績優異,被武漢大學錄取,這一路走來,他的付出與努力,得到了回報。望著武漢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他暗自做了一個決定,要用一場騎行,去完成報到。
為了這次騎行,他用了5年的時間,去打磨自己的技術,只有他自己知道,這段過程是哪般的艱難,但好在父母同意了他的想法,開學前大半個月,他便從老家雲南出發。
從老家到武漢大學,他用了19天的時間,全程騎行2023公里,期間有苦有甜,有笑有淚。歷經高溫、下雨等惡劣天氣,還遭遇了車胎損壞,期間還差點中暑。
但這些困難都不算什麼,一人騎行19天,這段時間很孤獨,這時的他又會在幹什麼?是在思考人生的意義,或是忙於其他事呢?這些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他在圓夢。
有夢想的人,總會是幸運的,儘管期間歷經艱難險阻,但好在他達到了武漢大學。全程用手機導航,只是到達武漢大學後,不會再有導航指導,所有的事情,都是要靠自己完成。
只是這對於文迪來說,他早已經準備好迎接一切了。武漢大學作為國內知名院校,實力與名氣不容小覷,未來的他只需再努力些,絕對能得到好的結果,只是過程需要他自己去探索。
夢想是要有的,只要你肯努力,實現不過是時間問題,文迪用5年的時間,去準備自己的騎行計劃,去說服自己的父母,我們只知道他如今騎行圓夢,卻不知他背後,付出了多少。
我們始終相信,只要堅持就能成功,生活如此,學習亦是如此,哪怕達不到預期,自己也會提升不少,只是有的人不願意相信,看著自己被他人一個個反超,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很多人不理解,騎行能夠帶來什麼,騎行十餘天,那種孤獨感,又有幾人能夠扛得住。可耐不住寂寞,守不住繁華,若他沒有堅持到底,沒有始終克服困難,還能圓夢嗎?不能。
如今的少年,勇於探索敢於創新,不再拘泥於傳統方式,而是按照自身的意願來。畢竟如今的他們,沒有生活的束縛,父母是他們的絕對保障,所以,趁年輕,為何不追夢呢?
大家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