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水鼎城段首次監測到瀕危物種——䲘魚
近日,湖南省水生生物資源監測沅江澧水監測站科研人員在沅水幹流鼎城段水域監測魚類資源時,先後兩次發現䲘魚蹤跡,這是首次在沅水監測到䲘。
湖南文理學院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 劉良國:䲘魚在長江十年禁捕以前有三十年時間都很少見,禁捕以後我連續發現了䲘魚,今天發現的䲘魚是十年禁漁以來整個洞庭湖水系最大的一尾,體長達到了62公分,體重接近5斤,這也說明長江十年禁漁以來生態環境變好了,也說明禁捕的效果也很好。
䲘魚又叫管魚,與鯉魚同屬鯉科,鱗片顏色也十分相似,曾廣泛分布於長江及其以南的江河湖泊中。
上世紀70年代初,䲘魚和其他洄遊魚類的捕撈量每年可達26萬噸,到2010年時,其捕撈量已下降至10萬噸以下。在2016年修訂的《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中,䲘的保護等級已上升為極度瀕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