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將牛場「建」在網際網路上

2019-12-18     中國張掖網

  中國張掖網山丹訊 李橋鄉的東溝村,本是山丹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村子,最近卻因為一個名為山丹「牛美麗」的網絡主播,在「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上將牛肉賣到全國各地而成為了網紅地。這一切源於坐落這裡的甘肅草原恆發農牧科技開放有限責任公司。

  甘肅草原恆發農牧科技開放有限責任公司是李橋鄉東溝村一家主要經營良種肉牛擴繁培育的養殖企業,目前屬於山丹最大的良種肉牛繁育基地,公司負責人陳瑜是土生土長的東溝村人,2007年從部隊復員回家的他,在自主創業的道路上幾經波折,隨著山丹牧草業的快速發展勢頭,讓他看到了東溝村毗鄰山丹馬場的天然牧草場和燕麥草種植基地的天然優勢,把牛場建在天然牧草場邊上,這是天然鍍金的金字招牌。

  「今年市、縣出台的牛產業發展規劃的利好政策導向,明確了對養牛產業的扶持力度,我相信牛產業發展前景十分樂觀。」有力的政策扶持力度更加堅定了陳瑜發展牛產業的信心。目前,該公司投資2000多萬元,引進西門塔爾良種牛700多頭,阿拉伯純血馬70多匹,每年出欄牛犢300多頭,預計產值達300多萬元。

  盡占養殖天時、地利的陳瑜為了進一步拓展銷售渠道,增加產業附加值,他決定利用當前最為火爆的直播平台,將牛場建在網際網路上。「現在我們的網絡直播銷售,每天銷售額能達到四五千元以上,我計劃將養牛規模擴大到1000頭,同時帶動周邊的養殖散戶一起增收致富。」嘗到甜頭的陳瑜通過以最為原生態的純天然綠色金字招牌為商標,借著網際網路的迅猛「東風」,讓山丹牛產業發展前景實現了質的飛越。

  山丹縣擁有天然草原554萬畝,糧食等農作物常年種植面積91萬畝,年產農作物秸稈46萬噸,年人工種植牧草41萬畝,飼草料資源豐富,牛產業是該縣農村經濟結構中具有較好發展潛力的傳統優勢產業。

  近年來,山丹縣立足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乘著組建「甘牛產業聯盟」的「東風」,通過肉牛繁改體系、市場體系、防疫體系建設和肉牛飼養技術推廣等有力措施,進一步加大對縣內規模養牛企業的扶持培育力度,積極引導龍頭養殖企業帶動全縣牛產業的蓬勃發展。同時,通過「網際網路+」戰略,提前完善了電商網點在縣域內的網格化布局,為農產品銷售走出山丹奠定了良好基礎。

  目前,全縣牛飼養量2.65萬頭,年出欄0.49萬頭。500頭以上肉牛規模養殖合作社2戶,200-400頭氂牛養殖育肥合作社10戶,其它肉牛養殖場209戶。肉類屠宰加工企業2戶,飼草料收儲加工規模企業4戶。推動著山丹縣牛產業不斷走上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的良性產業鏈,為優化農村經濟產業結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進動力。(周軍)

來源:中國張掖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a_cGG8BMH2_cNUgiqz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