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月滿中秋 寄情所愛

2019-09-12   溫州美文

作者 楊自成



中秋節,和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月滿,團團圓圓,瓜果祭獻明月,期望和和滿滿。而對於那些出門在外的遊子來說,又是一個思念的日子。中秋果實豐滿,瓜果飄香,是收穫的季節,也是喜慶的時光。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兒時的中秋節,我們叫八月十五,是個夢一樣的節日,因為那一天可以吃到一年中最好吃的鍋盔——月餅。一大早,母親就會早早起床為全家烙月餅。其實也就是麵粉裡面摻加了苦豆、豬油、砂糖、核桃仁、葡萄、蜂蜜等食料的大餅,圓圓的,半尺大小,一寸來厚,表面上用菜刀劃出均勻的拇指大小的旗花塊,做的精精緻致的,烙好以後看著都口饞。不多不少,家裡每個人都會有一個月餅。母親做的月餅香甜可口,是最好吃的食品了。

等到晚上的時候,在皎潔的月光灑滿的院子裡,父親擺好香案,焚香點燭,設下供案,陳列一些瓜果,再加上清茶、酒水、月餅等祭品,大家輪流拜月,祭拜完那輪圓圓的大月亮,母親就會給我們每一個人發一個月餅,我們兄弟姐妹都是興高采烈地拿著月餅欣賞把玩,還會彼此拼比誰的月餅漂亮。

那時候家家戶戶基本上都不富裕,白面奇缺,平時吃的都是穀子、豌豆、糜子、玉米、高粱、紅薯、洋芋等做的飯食,只有過節的時候才可以吃到白面饃饃,所以吃月餅絕對不會狼吞虎咽那般一口氣吃完,而是細嚼慢咽、津津有味地品嘗,同時看著天上那輪圓圓的月亮,一家人圍著小方桌說說笑笑,興高采烈、和和滿滿,這才叫吃月餅賞明月。父母親看著我們吃月餅,總是滿臉的笑容,父親還會給我們講故事,大家是那麼開心,又是那麼幸福。

離母親去世的日子已經十多年了,也再吃不到母親親手做的月餅了,但總忘不了那最溫馨而甜蜜的月餅。看著街上買來的月餅,就會想起母親做的月餅,在思念淚光中,母親的身影還是那麼清晰溫情,在這個美麗的節日,哪一個做兒子不會思念自己的母親呢!



中秋節,在那美麗的故鄉,地里的穀子、糜子、水稻、蕎麥、洋芋、高粱等農作物就要成熟了;蘋果、梨子、葡萄、石榴各種水果都掛滿了果樹;牛啊、羊啊,豬啊、雞啊,都吃的膘肥肉壯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瓜果飄香、牛羊滿圈,一切都實實在在、圓圓滿滿的,這是必須在中秋節慶賀的。豐收的喜悅把收穫的辛苦都掩蓋了,過上富裕幸福的日子是每一個人都渴望的啊!



中秋節,遠在外地求學、上班或者打工的遊子,哪一個不會思念故鄉,思念父母、思念親友呢?而在家裡,哪一個年老的長輩又不會思念自己親手抓養大的的子孫呢?那種濃濃的思念,就是對著這一輪圓月,久久地相望、靜靜地念想:明月啊,你什麼時候照著我和我最親愛的人兒相會呢?明月啊,請你把我的思念帶給我最親近的人兒,願他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中秋節,也會想起伴隨著自己長大的師友和夥伴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他們的陪伴才會取得更驕人的成績;有他們的陪伴才不會寂寞;有他們的陪伴才會走的更遠更健康。我會對著圓月默默地傾訴:思念你們,只希望你們過得好!



中秋節,滿山的野花開的更鮮艷,紅的、黃的、白的、綠的、藍的,五顏六色,奼紫嫣紅,誘人的花香吸引來陣陣的蜜蜂和彩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在城市大街小巷的花壇里、公園中,各種各樣的菊花開的正艷麗,同樣也少不了蜂蝶的採訪,更有許多的大人小孩駐足賞菊。

雨後的中秋節,樹還是那麼綠,天是那麼高遠,雲是那麼白,幾絲秋風吹來,氣爽而清涼,漂亮的候鳥在綠水旁徘徊嬉鬧、悠閒自在。

祖國的中秋節就是這麼美,祖國的中秋節就這麼火,祖國的中秋節就是這麼迷人!祖國的70周年華誕也馬上來臨,我願真情的祝願祖國更強大、更文明、更美麗!



中秋節,月圓夜,

花滿街,鑼鼓樂。

千里相隔寄思情,

共望嬋娟探嫦娥。


菊花開,明月夜,

中秋月餅送嫦娥。

千家萬戶瓜果祭,

情滿西樓為遠客。


春過夏去白露過,

又是中秋月餅節。

可記山腳芙蓉園,

笑顏顰顰又放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