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不降關稅,我就撤資,中國給歐盟連上3課,大量訂單移交俄方

2024-10-08     奇犽品食物

【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

文|朔風史記

編輯|朔風史記

歐盟最近決定對中國電動汽車加征關稅,中國迅速做出反應,不僅公開表示反對,還連續採取了一系列實際的反制措施,以此警告歐盟。

歐盟的加稅決定實則早有預兆,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企業如比亞迪、蔚來等品牌,憑藉高性價比和技術優勢,迅速打開歐洲市場,這在某些國家引發了不小的擔憂,尤其是法國和義大利,這些國家汽車工業被看作是重要經濟支柱。

法國的電動汽車市場中,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出現,對法國本土品牌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為了保護本土產業,法國等國在歐盟內部強烈推動加稅提案,並最終在今年10月初通過,雖然投票時僅有10票支持,卻足以讓該提案通過。

但歐盟內部分歧很大,以德國為首的一些國家,明確反對加稅,德國車企大眾、寶馬和奔馳與中國有著長期緊密的合作關係,中國市場對德國高端車品牌來說極為重要。

德國的車企認為,加稅只會讓歐洲車企在全球市場上失去更多競爭力,尤其是失去在中國市場的立足點,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如果中方採取反制措施,德國這些車企可能會受到巨大衝擊,大眾集團的負責人布魯姆更是直言,這種加稅政策會讓歐洲車企「致命」。

就在歐盟通過加稅提案後,中國迅速採取了反制措施,中國商務部明確表示,歐盟的保護主義行為嚴重影響了中歐貿易關係,中國將採取所有必要手段維護自身產業利益。

具體措施之一,就是對自歐盟進口的白蘭地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法國干邑白蘭地在中國市場上占有97.5%的份額,而中國國內的白蘭地產業在這份額下長期被壓制。

中國初步調查顯示,這些進口白蘭地存在傾銷行為,對中國本土品牌造成了衝擊,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對其採取了保證金形式的臨時反傾銷措施,讓進口商需繳納相應保證金,進一步增加了進口成本。

除此之外,此前中國還對歐盟的豬肉和乳製品等發起了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此舉對歐盟國家,尤其是西班牙和荷蘭,帶來了巨大影響,西班牙的豬肉行業高度依賴中國市場,豬肉出口每年高達15億美元。

這一反制措施無疑讓西班牙感到震驚,因為一旦中國市場流失,西班牙的豬肉商們將面臨嚴重打擊,更讓人關注的是,中國已經在將這些訂單轉向俄羅斯。

由於中國市場需求龐大,俄羅斯有望迅速填補這一空缺,俄羅斯的豬肉出口已經取得顯著增長,甚至在今年進入了中國前五大豬肉供應國的行列。

同時,俄羅斯趁機加速擴展對中國的農產品出口,特別是豬肉領域,俄羅斯原本在中國市場就有穩定的供應渠道,而中國對於歐盟進口的限制,為俄羅斯迅速擴大市場份額提供了良機。

根據俄羅斯的數據分析,預計到今年年底,俄羅斯對中國的豬肉出口總量將達到5萬噸,未來可能還將繼續增長,這一轉變不僅讓西班牙和荷蘭這些依賴中國市場的國家頭疼,也讓俄羅斯成為這一博弈中的意外贏家。

中方的反制措施並不止步於此,中國還在研究是否對歐盟進口的大排量燃油車提高關稅,雖然目前只是一個研究階段,但足以讓德國車企心驚。

歐洲車企在燃油車領域有明顯優勢,尤其是大排量燃油車更是歐洲品牌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若中國將這一部分關稅提升,意味著歐洲車企在中國市場上的競爭力將大大削弱,在這種局勢下,德國車企的利益會被進一步侵蝕,德國政府和歐盟也將面臨更大的貿易壓力。

反觀歐洲,歐盟既想保住關稅政策,又想繼續吸引中國的投資,這種矛盾立場似乎難以持續,中歐雙方的貿易往來早已深度互相依存,不僅在汽車產業,還包括電子產品、醫藥、農業等多領域。

中國是歐洲農產品的最大市場之一,如果中方減少對歐洲的投資,並將大量訂單轉向俄羅斯甚至其他非歐盟國家,這將給歐洲經濟帶來實質性影響。

歐盟已制定了到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車的目標,而電動化轉型更是迫在眉睫,在這種背景下,歐洲車企與中國企業的合作尤為重要,歐洲的電動汽車市場,離不開中國電池和技術供應,而中國也需要歐洲市場的反饋和支持,才能提升全球市場份額。

中歐之間的博弈遠未結束,儘管雙方尚未爆發全面貿易戰,但中方的舉措無疑為歐盟敲響了警鐘,歐盟是否會在加稅政策上做出讓步,或是尋找替代方案?又或是堅持政策,導致雙方的關係進一步惡化?

這些都將成為中歐貿易關係中的重要拐點,如果中歐之間的合作無法繼續深化,雙方都將面對更複雜的經濟局勢,中國所表現出的反擊力度,也讓歐洲看到了中國在貿易問題上的堅定立場,避免可能導致兩敗俱傷的結果,或許是歐盟當下最重要的選擇。

對此,您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a836bae9d8fe6dd3942e8ceebde25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