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之濱,雪浪山麓,位於太湖新城核心區,規劃占地3.5平方公里的無錫雪浪小鎮,定位為勇於創新和探索的最好的物聯網示範小鎮、全球物聯網產業發展重要策源地。
最近,《群眾》雜誌刊發江蘇省人民政府研究室、新華日報社聯合調研組文章。其中認為,特有的長三角及環太湖地緣,令小鎮不「小」,雪浪小鎮、雲棲小鎮、烏鎮注重相互呼應,正在形成長三角地區的「新經濟走廊」,共同激發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
1
雪浪小鎮工業網際網路高質量發展顯成效
在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中,無錫是「示範中的示範」。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發展智能製造已成為無錫重構製造業新格局的重要動力,搶占製造業競爭制高點的必由之路。其中,雪浪小鎮工業網際網路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一是具備系統化的戰略定力。無錫雪浪小鎮作為為製造業而生、為製造業而成長、與製造業企業血脈相連的創新空間載體,自創立以來,始終把打造物聯網的「思想策源地、產業新跑道、資本新天地」作為使命,成功培育出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雪浪雲」,通過迅速開展與無錫本土製造業企業在數字化升級方面的深度合作,從而影響、引導工業網際網路潮流與發展。
二是形成國際化的產業聚集。雪浪小鎮打造工業網際網路服務示範小鎮,攜手世界級製造業企業共同營造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發展的新生態。目前,雪浪數制、遠景全球智能物聯網創新中心等數十家企業相繼落戶雪浪小鎮,形成工業網際網路全產業鏈的服務能力,雪浪小鎮將有效助力這些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三是實現平台化的「1+N」。雪浪小鎮創新探索出全新的發展模式,即基於「1」個面向工業企業的跨行業、跨地域的「一站式」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雪浪雲,衍生建設N個垂直工業網際網路平台。這一發展思路和模式為此後雪浪小鎮打造工業網際網路的平台生態、聚焦工業網際網路產業奠定了重要基礎。
四是連接多元化的創新思維。雪浪小鎮著手將自身打造成為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的「黑土地」。未來的雪浪小鎮將以物聯改變世界的理念為引領,彙集文化會展、創新金融、智慧生活、產業平台等多元功能,致力於傳播物聯理念,啟迪創新智慧,以成為勇於創新和探索的物聯網示範小鎮、全球物聯網理念和產業發展的重要策源地和推動製造業全面升級的重要平台。
2
雪浪大會助力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
2018年6月,由雪浪小鎮名譽鎮長、阿里雲創始人王堅博士倡議發起的首屆雪浪大會在無錫雪浪小鎮舉辦,推動了製造業和網際網路全面融合,為中國製造發出了「無錫聲音」,創造了「雪浪範本」。2019年的雪浪大會以「新工業人,新工廠,新工業夢」為主題,進一步助推雪浪小鎮在工業網際網路的航線上揚帆遠航,推動無錫加快製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加快無錫工業的製造大腦建設,為無錫製造業的整體升級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是在對話中創新思路,在實踐中破解難題。雪浪大會是製造業與新一代信息、通信產業共聚一堂的對話平台,全面釋放了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需求,為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應用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雪浪大會也向世界證明,傳統的製造業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技術助力下大有可為。
二是在服務中喚醒傳統,在競爭中建立標杆。雪浪大會的成功離不開雪浪小鎮的建立。在雪浪小鎮建立之初就推出了「喚醒計劃」,喚醒那些沉睡中的傳統製造業,推動物聯網技術成果在製造企業的運用,積極打造「服務新製造的第三方平台公司和標杆企業聚集地,促進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
三是在技術中精準雲化,在產品中直擊痛點。雪浪大會為製造業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升級帶來了創新的理念、開闢了嶄新的跑道。大會通過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及生態平台的精準對接,為製造業企業數字化升級帶來綜合解決方案。其中,雪浪雲的誕生標誌著雪浪大會在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平台生態系統方面的重要成果。
四是在合作中品牌賦能,與企業共造「最強大腦」。雪浪大會已在業界成為一個品牌,特別是和無錫地方製造業聯手打造新平台,為工業製造提供「最強大腦」。雪浪雲和雙良集團聯合開發的混沌能效雲平台,可以對公共建築的電器設備能耗進行採集、分析和優化。
五是在區域中聯合崛起,在網絡中擴張融合。雪浪大會,不僅僅是無錫的,從網際網路的層面看,它還是長三角的,更是世界的。雪浪雲作為基於數據驅動的工業智能平台,把工業機理數字化,沉澱成一個個可以復用的小組件,再與數據技術、人工智慧技術進行融合,從而形成雪浪雲「1+N」的工業網際網路平檯布局。
3
「雪浪效應」助推物聯網與製造業深度融合
無錫是全國唯一的國家傳感網示範區,具有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的先發優勢。在這方土地上出現雪浪小鎮,有其偶然性,更有其必然性。
一是堅持原創型本土培養,力求特色布局。無錫雪浪小鎮項目建設伊始,就明確提出要打造「小鎮+平台+生態+集群」的特色小鎮產業發展路徑。小鎮要提升凝聚力、吸引力、影響力和輻射力,關鍵在於平台企業的培育,搶占平台技術和市場的制高點,從而吸引更多創新鏈、產業鏈企業集群發展,進而實現「小鎮+平台+生態+集群」的特色小鎮產業發展路徑。
二是樹立市場化需求導向,注重工業場景。雪浪小鎮堅守市場導向,把握市場源頭,從產業規律、市場趨勢和本地現有基礎條件出發規劃小鎮,深刻剖析新舊產業發展動能轉換的辯證關係,尊重人才和產業自然流動的規律,從產業需求出發布局創新,從創新需求出發集聚人才,從人才需求出發建設小鎮。
三是強化高端要素集聚融合,引入人才活水。無錫著力夯實創新人才支撐,培養一批專注專業、精益求精的「數字工匠」,積極吸引一大批大數據、人工智慧相關人才落戶經開區,為轄區產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
四是抓住牛鼻子關鍵所在,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常態化機制。無錫著力夯實創新技術支撐,大力支持智能製造創新中心和研發機構建設,構建技術先進、自主可控的智能製造創新供給體系;著力夯實創新文化支撐,大力弘揚創新精神,積極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讓一切智慧源泉充分涌動、創新活力競相迸發。
「雪浪」效應表明,在工業網際網路時代,工業企業是主體,紮實的工業基礎是成功轉型的基礎和關鍵,從製造到智造並不是單純的技術升級、簡單的騰籠換鳥,而是要依託實業場景,進行具體化的改造,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原創性工業平台。無錫以及雪浪小鎮的探索實踐,為製造「賦能」,為製造「增值」,站穩了世界工業網際網路的主流陣地,展現了中國物聯網和智能製造的新風采。
摘編自《群眾》2019年第18期,原標題為《「雪浪」效應:在全球格局中鑄造無錫新動能》
作者:江蘇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新華日報社聯合調研組 (執筆人:沈和、莊傳偉)
責任編輯:包詠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