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上認為:"春季為陽氣潛藏、陰氣極盛,但逐陽而發,養精蓄銳,補陽氣促生長。"
4月馬上就要過去一半了,又到了給孩子進補的時候了。因為在冬季,孩子總是生病,無論多么小心,總是避免不了感冒發燒。有些時候孩子秋冬季節生病,真的不是家長呵護不到位導致的。而是因為秋冬季節的乾冷的氣候,適合很多病毒和細菌的繁殖,導致了孩子生病。而慢慢步入春季,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孩子考驗孩子體質的季節,一些免疫力較差的孩子就比較容易出現生病,積食等情況。
這不小花媽媽一直在自責,小花寶寶自從入春以來,小感冒不斷,也發了幾次燒。平時對寶寶的照顧無微不至,不知道孩子為什麼生病的次數這麼高,最讓她頭疼的就是孩子積食,一積食就不吃飯了。
孩子積食其實都是吃出來的問題,孩子的飲食有問題,那麼體質自然就跟不上了,抵抗力差、感冒發燒就找上門了。馬上春分了,如果你沒選對給孩子進補的食物,很可能也會造成孩子積食,那麼春分左右,應該怎樣調整孩子的飲食呢?
養娃著重消積食,春分時節,早上3堅持,晚上3不要,快速去積食、消腸胃細菌
"早晨3堅持"
1.堅持多喝水
春分在給孩子進補的時候,孩子經常積食,積食後,孩子食慾不佳,同時會出現大便酸臭、有口氣,面色發黃,精神狀態不好。這是腸胃差的具體表現。脾胃是氣血和營養的"源泉",對孩子生長發育來說至關重要,想要孩子體質強少生病,長成大高個,都離不開一個強健的脾胃,清除腸道積食,調養脾胃,促進營養的吸收,為孩子養成好體質奠定基礎。
山楂改善積食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據研究發現,在一些調理積食中,能夠緩解胃脹、抑制脾胃、促進腸道的食物裡面,山楂,小米粥,沙棘類猴菇鋅棘小分子化合物提升腸胃吸收,通心,肝,腎,肺,經,脾胃通暢,調節各組織系統,加快消化速度,提高脾胃作用,增強免疫力,改善積食,恢復體力,滋養五臟六腑。
2.多捏脊---健脾胃
捏脊對於孩子的脾胃來說是非常好的,很多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養成了給孩子捏脊的好習慣,每天給孩子捏上幾分鐘,由下往上,多用捏、提的方式。捏脊不僅能夠強健脾胃,還能夠促進孩子消化積食。
3.多注意保暖
這個季節是比較風寒的季節,室內外溫差還是比較大的,有時候寶寶吃完飯沒多久就出去了,這時候對寶寶的腸胃也是一種不好的,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寶寶受到風寒等情況。
"晚上3不要"
1.鮮艷的水果悠著吃
水果一直都鼓勵大家,讓孩子多吃水果。確實對於寶寶體內酸鹼平衡有很重要的作用。孩子都喜歡吃色彩鮮艷的水果,但是像橘子就應該少吃,多吃容易上火和腹瀉。
2.有些蔬菜不宜多吃
從小的觀念就是多吃蔬菜,身體棒!但是有些蔬菜卻不能給孩子多吃。比如菠菜,菠菜其實是含有大量的草酸的,草酸會影響孩子對鈣元素、鋅元素的吸收,但是,寶寶的發育對於這兩種元素是離不開的。
3.零食要適可而止
比較孩子經常吃的泡泡糖,裡面的增塑劑對孩子的身體是不利的,更何況是孩子會不小心把泡泡糖咽下,可能會粘在消化道上,造成腸胃疾病。
春季飲食小貼士:
忌用藥代食:藥補不如食補,很多食物都有藥物的作用,藥食同源的食物,可以給孩子吃,單純的藥吃多了對孩子的身體會產生傷害。
忌凡補必肉:肉類食物可以給孩子提供充足的蛋白質,也有很高的營養,但肉類不容易消化,給孩子吃時,注意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a6JfXEBrZ4kL1VipK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