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個笑話?韋德808二代陷爭議,號稱的全新結構,耐克早玩過了???

2022-06-05     微涼生活

原標題:做了個笑話?韋德808二代陷爭議,號稱的全新結構,耐克早玩過了???

不久前,李寧發布了一雙名為「韋德808」II的厚重運動鞋。時隔7年,這對實用武器終於迎來了第二代產品。官方對這雙鞋還是很有信心的,全新的體驗,全新的結構。鞋子曝光後,網上評價挺好的,但是最近這雙鞋又走到了風口浪尖,李寧要翻車了?

讓我告訴你關於韋德808鞋。七年前,韋德還沒退役的時候,正代已經到了第三代,李寧還在用b c做中底緩震技術。李寧雲技術剛出來,產品性能跟現在沒法比,但是李寧對正代的設計還是很用心的

然而,第三代韋德方式有一個很大的問題。鞋子頂著足弓,緩衝技術的疊加並沒有帶來很好的體驗。這就更難了。韋德也不喜歡這雙鞋,所以他轉身選擇了李寧當時推出的另一款運動鞋,這是韋德808的方式。這個名字來自韋德朋友坎耶的專輯,韋德路的標誌也是他設計的。808以其出色的外觀和出色的實戰性能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88代的造型很有特色,細長的鞋子,鞋面有Y型綁帶鉤環,外側印有李寧logo,皮質鞋面,中底前B後C,中足TPU,韋德PE 中足變成了全掌碳板,配色在當年很常規。夏季版(低配版)取消了粘扣帶的設計,還和《復聯》聯名。

88一代非常成功。第四代Way的外觀和很像,之後多次想做這種鞋的二代,一次給尚隊,一次給「韋德Way 6」,一次給把第七代和第一代混搭在一起,算是亡羊補牢。

直到今年,第二代韋德Way 808才正式問世。七年時間,李寧的變化真的太多了808二代的設計師換了,老師「LEEA」打理。之前諜照曝光過,狗哥還專門寫了一篇關於這雙鞋的文章。對於韋德808二代,狗哥看法很明確,顏值過關,配置驚喜,玩法可期。不過他和「808」這個IP關係不大。

當時狗哥擔心很多老808粉會在意這個:新款808和舊款關係不大,錶帶沒了,鞋面材質變了,所有屬於808的經典元素都不見了。新鞋給人的感覺更像是承載李寧新技術的實體,而不是舊記憶的載體。但是當鞋子被曝光後,狗哥發現大家都不在乎這件事。

也許每個人都沒有經歷過李寧,的貧困時期,也許勞芬有很高的容忍度。但是,808二代沒有

在這個地方「翻車」,卻在另一個地方「出事」了。把「韋德808二代」當做是一雙李寧的新產品來看,那麼他的外形、性能、玩法,就要經受住現在的粉絲對於籃球鞋評價標準的檢驗。

問題出在他的「玩法」上,在韋德808二代還沒正式曝光的時候,李寧就對他開始「吹捧」了,說他是「前所未有的穿著體驗」,期待值拉滿,然後設計師曝光了他有兩個版本,一個是699的普通版,一個是999的Ultra版,具體的區別和玩法當時都沒公布,如今公開了。

699的普通版,採用一整片李寧雲plus科技,鞋面是編織材料,後跟是tpu支撐,中底有抗扭片。999的Ultra版是一片式李寧?科技,鞋面編織材料,後跟是碳板支撐,中足位置應該也是碳板加持。兩雙鞋都用到了一個新的「科技」,叫replcele midsole,也就是可置換中底。

這個科技有兩個好處,第一是取消中底布設計,帶來球鞋重量的下降,第二是腳掌直接與科技接觸,能帶來更加直觀的感受。就是這個玩法,得到了網友的質疑,可置換的中底設計,不早就有麼?耐克在ZK7代上,就嘗試過這樣的玩法,採用了 Attack Fast 和 Attack Strong 兩個系統。

其中,Attack Fast 系統採用低幫設計,緩震由Pyhlon中底和前後掌 ZOOM組成。Attack Strong 系統加入了腳踝保護,中底是Cushion 發泡科技,相比於Attack Fast,保護性是 Attack Strong 的側重點。

再早一些,Jordan2011 也用了可更換中底的設計,他才是這項科技的「開創者」,Jordan2011附有Be Quick和Be Explosive兩副鞋墊,Be Quick採用前後分掌Zoom設計,Be Explosive採用3/4掌Air Sole氣墊,中底全掌Cushlon科技,兩副鞋墊上還都有碳板加持。

Jordan2012同樣用了這樣的設計,還加入了更換內靴的玩法,進一步升級,中底有3/4掌Air Sole氣墊、前掌Zoom結合後掌Air Sole以及後掌Zoom三種。上面這幾款鞋,當你拿到zk7、Jordan2011、Jordan2012的時候,是有很多鞋墊可以更換的,最少也會有一個鞋墊。

但是韋德808二代,似乎是雙版本對應了不同的鞋墊科技,但並沒有附送的可以更換的鞋墊,可以置換中底,到底置換的啥?這是網友的槽點,但是,官方還沒最終曝光這雙鞋,我們看到的也只是一個網傳的圖片,下結論還早了一點。再退一步說,即便沒有可以更換的中底,可以拆卸式的玩法,之前耐克也玩過。

比如LBJ11代,鞋面加入了Foamposite發泡技術,外底很薄,中底取消,內置鞋墊非常厚實,由Luna和一塊全掌zoom構成,這就是中底了,也可以拿出來,但更換的鞋墊沒有附贈。早幾年匹克也有過這樣的設計,猛獸籃球鞋就用過可拆卸中底的科技,中底是eva,沒有給可更換的鞋墊。

這樣設計的好處很明顯,把鞋墊變厚實,取代中底,那整個中底就可以抽出來了,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更換,一雙鞋有了多種緩震體驗,真正做到了一鞋多穿。腳掌和中底材料也變得更加「親密」了,沒有了中底布,腳掌和科技直接接觸,反饋更好,能更清晰地體會到科技的反饋,而且重量也會減少一鞋。

就算沒有給可以更換的中底,也是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用其他品牌,或者本品牌的中底進行DIY的,這也一種樂趣,李寧的韋德808二代,可能走的就是這個路線。一方面,這樣的設計能減輕重量,另一方面,能更好地和腳掌接觸,再有就是自行DIY了。

狗哥大膽猜測一波,李寧可能會在這一波新品里,都用上這個玩法,比如韋德之道10代,infinity版本,幻影、冷血、全城等等鞋款,根據定位的不同,給到不同的中底鞋墊,在鞋楦一致的鞋款中,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相互更換,這樣的好處是促進大家購買產品,打造系列「宇宙」。原本一雙鞋能滿足的消費者,這下有更多的理由可以去購買全系列的產品了,聯動效果拉滿。

最有可能的是韋德之道10代,狗哥覺得他非常有可能也是中底可拆卸的設計,不然鞋子的重量怎麼能這麼輕質?當然,也有可能是設計師的功力,特別期待了。最後,對於韋德808二代的質疑,狗哥覺得大可不必,宣傳口徑上,肯定是怎麼能引起大家的關注怎麼來,別太當真,對於「全新」的體驗這點,在李寧籃球鞋上,確實是第一次,這種發泡材料的更換中底設計,也確實是第一次,細說起來都沒問題,別太較真。

回歸到產品本身,如果他的實戰性能足夠優秀,設計和你的胃口,性價比也足夠高,那還要啥自行車?非要爭論是不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根本沒必要,喜歡就去關注,不喜歡就去看看別的款式,李寧在很多地方都走在了前面,當然就會有好的、不好的東西出現,作為消費者,更多的還應該是包容。

好了,這篇內容就說到這裡了,大家是怎麼看待韋德808二代這雙鞋的呢?你覺得這個可拆卸中底的「玩法」原創麼?這樣的宣傳是否會影響對他的評價?歡迎大家後台留言和狗哥討論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a3cda822b0822ecb126919dcad17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