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杯沒人看了?不過是沒上熱搜罷了

2024-06-26     中國青年網

中年人熬不動了,年輕人不想熬了,所以,歐洲杯沒人看了——這邏輯思路乍一聽挺有道理,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過後,卻發現看歐洲杯的人非但沒有減少,反倒還增加了不少如數家珍的專家型球迷。先不說20多場小組賽踢下來,直播畫面里場場爆滿、座無虛席的現場即視感與往屆無異,中國多家企業用虛擬中文廣告霸屏球場廣告牌的震撼場面,以及多家平台對歐洲杯全景式全方位360度無死角的高清報道,更是遠勝以往。

然而,有人卻說歐洲杯沒人看了。歐洲杯果真沒人看了嗎?其實,不過是沒上熱搜罷了。當大數據已經可以精準鎖定個體的興趣愛好,不少人的世界觀也逐漸縮小為網際網路錨定的推送。而熱搜和流量似乎成為他們衡量價值的主流評判準則。

看過這屆歐洲杯的球迷大多會發現,不管是球星雲集的西班牙、德國、法國、英格蘭這樣的傳統強隊,還是名不見經傳的奧地利、羅馬尼亞、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等歐洲「弱旅」,他們在場上表現出的技戰術素養以及行雲流水般的快速攻防,完全是教科書般的流暢。與中國足球近年來呈現出的生澀、滯緩截然不同,即便是有多名外援加持的中超聯賽,也要遜色好幾個檔次。

只是僅憑精彩好看,是拿不到網際網路流量密碼的,想上熱搜更是難上加難。這也是為什麼20多場歐洲杯小組賽的網絡熱度,還趕不上新加坡國足門將桑尼經營椰漿飯來得熱鬧。

年近40的桑尼做夢都沒想到自己在一場為榮譽而戰的比賽中,只是努力做到一位門將該做的事情,卻被中國網友送上了熱搜,且一夜爆紅,成功「破圈」。儘管當晚,桑尼身後的城門被泰國隊洞穿3次,但憑藉凈勝球優勢,恰好將中國國足送進美加墨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18強賽之列。至於新加坡隊另一位球員的世界波破門,以及中國國足拼盡全力在客場以1球小負全主力出戰的韓國隊等出線必備條件,在靠賣椰漿飯補貼職業足球夢想的桑尼面前,都變得不值一提。

「半職業」「不放水」「護送國足上岸」……可以說,中國足球的尷尬,中國球迷的焦慮,恰好在那一夜被桑尼的高接低擋完美疏解。桑尼在中國的網際網路平台能火多久不得而知,但2024年歐洲杯至今無法火爆網際網路,沒有「出圈」的話題或許才是關鍵。

已經故去的「球王」馬拉多納,為世界足壇留下了無數載入史冊的經典瞬間,但被全世界人牢牢記住的卻是「上帝之手」。2018年世界盃是法國青年軍閃亮登場呼嘯奪冠的華麗大典,但不少「吃瓜群眾」至今仍津津樂道於冰島隊是由廚師、理髮師、樂手組成的業餘隊的「故事」。前者是足球場上常見的「冤假錯案」,後者是用來揶揄中國國足的網際網路段子。而這二者在被高科技包圍的2024年歐洲杯賽場上,似乎不具備存活的可能。

尤其是VAR(視頻助理裁判技術)的介入和頻繁使用,令歐洲杯賽場上的錯漏判降至歷史新低。不僅進球要經過如同安檢般的核查,甚至連動作過大的犯規都要經得起VAR的考察。不要說假摔、手球、皮球是否過門線此類昔日「大尺度」錯漏判重災區,就連「毫米級」越位也休想逃過VAR的「火眼金睛」。一心想證明自己的「紅魔」前鋒盧卡庫,兩場比賽3次進球3次被VAR裁定進球無效,世界排名第三的比利時首戰竟然爆冷不敵斯洛伐克。全場表現「拉胯」的法國隊,差點被荷蘭球員西蒙斯的補射「教訓」,怎奈後者的進球被精準的VAR裁定越位干擾,雙方只能交出歐洲杯開賽以來的首場白卷。東道主德國隊球員的世界波破門都引爆現場好幾分鐘了,但英明神武的VAR及時捕捉到射門前不久,同隊另一位球員禁區內犯規獲利,於是,世界波不算……

進球,慶祝,按下暫停鍵,等待VAR裁決,然後重啟慶祝或者喜憂互換……類似戲碼在足球賽場不斷上演並成為常態,球迷在適應新的觀賽秩序,將情緒「分段管理」的同時,那些昔日極具話題性的話題也逐漸淡出歷史舞台。連比賽結果都變得無可爭議,所謂爆冷、大比分獲勝不過是足球世界裡的「家長里短」,既不足以吊起網紅博主蹭流量的意願,自然也無法衝上熱搜榜的高位。就好像裝上雙臂的維納斯,看上去嚴謹,卻少了些許缺憾美。

不過,在高科技極速發展的今天,VAR的介入是時代的必然。儘管錯漏判導致的「冤假錯案」容易「引流」,但卻相悖於體育比賽所倡導的公平公正。如同中國男足的救贖不可能由新加坡門將桑尼來完成一樣,中國足球的止跌爬坡終歸躲不開足球世界的發展規律。

少了點熱搜「體質」,缺了些有嚼勁的段子,從來不缺球迷的歐洲杯,不過是藉助VAR的力量被網際網路的「側寫」誤讀了而已。

曹競 來源:中國青年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a0cecaf501489ca2470afcd4cbf52c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