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防護用品
個人勞動防護是施工作業活動中的—種輔助性預防措施,能有效防止和減少工傷事故的發生和預防職業病。在施工過程中,作業人員應根據自身所處環境及作業內容正確佩戴勞動防護用品。
勞動防護用品分為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和一般勞動防護用品。
其按照防護部位又可分為:頭部防護用品、呼吸防護用品、眼面部防護用品、聽力防護用品、手部防護用品、足部防護用品、軀幹防護用品、墜落防護用品。
目 錄
安全帽
防護口罩
防護鏡
防護手套
防護鞋
防護服
安全帶
救生衣
反光背心
溫馨提示
各類勞動防護用品使用過程中應遵守下列安全要求:
1、安全帽
安全帽是保護頭部免受物體打擊、碰撞和觸電等傷害的保護用具。
- 進入作業現場所有人員均應正確佩戴安全帽。
- 安全帽佩戴前,應對安全帽進行外觀檢查,如出現破損則不能使用。
- 安全帽佩戴前,應將帽後調整帶按頭形調整到合適位置,然後將帽內彈性帶系牢,緩衝襯墊的鬆緊由帶子調節,人的頭頂和帽體內頂部的空間垂直距離應控制25~50mm,一般不應小於32mm。
- 安全帽不得歪戴、反戴,下頜帶必須扣在頜下,並系牢,鬆緊適度。
- 安全帽應保持整潔,禁止擱置在火源周邊,或在陽光下暴曬,嚴禁將安全帽坐著或墊著使用。
- 安全帽應在有效期內使用,每年進行一次定期檢查(其中塑料帽、紙膠帽不超過兩年半;玻璃鋼(維綸鋼)橡膠帽不超過三年半),發現異常現象不得佩戴。
2、防護口罩
防護口罩的作用是防止粉塵及有毒有害氣體對施工人員造成傷害。
- 在粉塵較大及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氣體場所的作業人員應佩戴防護口罩。
- 扣帶扣至耳廓後,將鼻孔和嘴包裹在口罩內。
- 班前應根據所使用的口罩類型按要求更換濾芯或過濾材料。
3、防護鏡
防護鏡的作用是防止強光輻射、物質飛濺對作業人員眼部及面部造成傷害。
- 電焊作業人員必須配備焊接防護面罩,氣割作業人員應配備焊接防護眼鏡。
- 金屬切割,混凝土及岩石打鑿、注漿等作業人員必須佩戴護目鏡。
- 防灰塵、煙霧、輕微毒性或刺激性較弱的有毒氣體的防護鏡必須密封,兩邊無通風孔,與面目接觸嚴密,鏡架應耐酸,耐鹼。
4、防護手套
防護手套的作用是保護作業人員手部免受觸電、燙傷、凍傷、割傷、劃傷及腐蝕等傷害。
- 電工、電焊工及手持電動工具等作業人員應佩戴絕緣防護手套。
- 混凝土、注漿、油漆、瀝青等作業人員應佩戴耐酸、鹼防護手套。
- 氣割、冷凍法隧道施工等作業人員應佩戴耐高溫或低溫手套。
5、防護鞋
防護鞋的作用是防水、防潮、防腐蝕、防觸電、防砸、防刺、防滑等。
- 電工、電焊工及用電設備操作人員應穿著絕緣鞋。
- 高處作業人員應穿防滑鞋。
- 鋼筋加工及綁紮安裝作業人員應穿著防砸或防刺鞋。
6、防護服
防護服的作用是防止作業人員的身體和四肢直接接觸有毒有害介質、物質造成傷害,或避免產生靜電造成事故。
- 瓦斯隧道、油庫、炸藥庫、爆破等作業人員應穿著防靜電工作服。
- 電焊、氣割等作業人員應穿著帆布材質的阻燃防護服。
- 水下作業人員必須穿著潛水服。
- 危化品作業人員應穿耐酸鹼服。
7、安全帶
安全帶的作用是防止高處作業人員墜落,或發生墜落後將作業人員安全懸掛。
- 2m及以上的高處作業人員,必須正確係掛安全帶,安全帶應高掛低用。
- 安全帶應可靠地掛在牢固的地方,高掛低用,避免明火和刺割。
- 安全帶嚴禁擅自接長使用,使用3m及以上的長繩時必須增加緩衝器。
- 安全帶有效期一般為3-5年,使用兩年應抽驗一次,應經常進行外觀檢查,發現異常時,應立即更換或報廢。
8、救生衣
救生衣的作用是作業人員意外落水時產生足夠的浮力,防止淹溺。
- 水中橋、沉管隧道等水上作業人員必須穿戴救生衣。
- 岩溶及富水隧道、斜井、豎井應配備救生衣等應急救援物資。
- 救生衣穿著前,應檢查浮力袋、領門帶、腰帶等是否完好。
- 穿著時,把腰帶分別從左右側繞身一周,在胸前用力收緊、系牢。
9、反光背心
反光背心的作用是在夜晚、不良天氣或照明不良場所下,便於作業人員及時被發現,防止造成車輛或機械傷害。
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夜間及雨霧天氣、路口交通指揮人員等應穿戴反光背心。
• end •
來源:建築安全生產
編輯:珠海應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