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忘倒洗腳水,致1歲兒子溺水成植物人!居家隱患真的不能忽視

2019-10-08     醫知袋鼠

國慶小長假結束了,相信不少人假期都帶娃出門旅遊了。

一家人在一起享受親子時光,自然是美好快樂的。但說假期出門「操碎心」、「累癱了」也是真的。

有的媽媽說:帶孩子出遊又累又得擔心安全問題,還是在家最放心。

說到這,袋鼠麻麻就要給大家提個醒了,看似最安全的家裡,也暗藏隱患,家有萌寶務必提高警惕!

2017年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和全球兒童安全組織聯合發布《中國青少年兒童傷害現狀回顧報告》中指出,2010-2015年期間,在1-4歲兒童中,家中是傷害最主要的發生地點,約占46.34%。

接下來,咱們就聊聊那些常見的兒童居家安全隱患。

一、廚房

廚房,可以說是「危機四伏」。

從各種瓶瓶罐罐到刀具、燃氣灶、電磁爐等,哪個沒有隱患?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是碰傷、劃傷、燒燙傷!

閨蜜有次哭訴:一個不留神,孩子就自己打開了燃氣,發現阻止之際就把手伸進了火苗處,三個小手指不同程度地被燙出泡。

當媽的可能都深有體會,孩子調皮搗蛋搞事情的速度,真是快到讓人難以理解,而他們還往往對廚房重地有著莫名的「探索執著」。

為了避免發生意外,刀具一定要放在兒童不能夠到的地方;瓶瓶罐罐放在櫥櫃,最好裝上安全鎖;燃氣不用時關掉總開關,以防孩子模仿點火。

當然,最關鍵的是看護好,在寶寶不懂事的年紀做到禁止進廚房。

二、衛生間

除了廚房,衛生間可以說是另一個寶寶「探秘」的重要場所。

袋鼠麻麻的朋友曾吐槽:

要說孩子的好奇心有多重?現在衛生間的門我都不敢開!我閨女剛一歲多,有次趁我不注意,把手放在馬桶裡面攪拌,我現在都懷疑她有沒有喝過那裡的水……

這裡需要提醒大家,衛生間可是暗藏溺水、中毒、摔倒等風險的地方,家有小寶寶,一定得看護好。

數據統計顯示,在中國,溺水是1-14歲兒童傷害死亡的主要原因。而1-4歲兒童的溺水高發地主要為臉盆、浴盆/浴缸和室內水缸。

對於嬰幼兒來說:只要5cm深的水,面部浸入2分鐘,就能導致窒息。

曾經就有新聞報道:

媽媽忘倒洗腳水,致1歲兒子溺水成植物人;


長沙1歲幼童栽進家中水桶溺水。


對於剛在學走路或者走路不穩的低齡寶寶,隨時都有可能摔倒,如果剛好摔在水盆、水桶里,水面蓋過口鼻,就很可能窒息。

因此,大人一定要及時清理掉家裡面水盆、水桶、浴缸等容器內的積水,馬桶只要不用就一定是蓋著的,如果能裝合適的安全鎖,確保孩子打不開更好。

此外,還需注意以下3點:

在洗衣機附近不要放置可以墊腳的東西,以防寶寶爬進洗衣機造成危險;

及時擦乾衛生間地面的水分,以防寶寶腳底打滑摔傷;

確保沐浴露、洗面奶、洗衣液、潔廁靈、消毒劑等日常用品放置在寶寶接觸不到的地方,以防誤食中毒。

三、床圍

寶寶每一個階段的新成長、新變化,如第一次笑、第一次翻身、第一次爬……都會帶給我們驚喜與感動。

當然,常常也伴隨著一些擔憂。

比如寶寶學會了翻身、爬行,我們可能會擔心他掉床。

怎麼辦呢?

面對這個問題,現在很多家長會選擇裝床圍來保護寶寶。

這裡需要給家長提個醒:原本用來保護寶寶的床圍,也可能是奪去寶寶生命的「兇手」!

使用床圍等防護產品,可能導致孩子窒息或被勒住,使嬰兒睡眠時發生猝死的幾率提高很多倍!

正因為這些隱患,2015年,美國兒科學會更新了嬰兒睡眠安全指南,聲明不應該在嬰兒床上使用床圍,建議叫停這種產品。

2018年-2019年5月10日,我國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共發布18次兒童床護欄召回公告,涉及召回存在安全隱患的兒童床護欄76.6萬件。

為了防患於未然,建議家長時刻看護好,床圍能不用就最好別用了。

四、窗戶

近年來,我們總會看到種種關於兒童高處墜亡的新聞,心痛萬分。

11歲女孩踩凳子收衣服,不幸從26樓墜亡;

爺爺將孩子獨自留在家出門買東西,3歲男童從11層高樓墜下。


袋鼠麻麻提醒各位家長,一定要做好防範:

1、窗戶一定要安裝防護欄,間距和走向設計要合理,防護欄應定期檢修,以免老舊鬆動。

2、陽台地面不要堆放容易攀爬的東西,比如椅子、雜物等,以免孩子攀爬導致墜樓。

3、家長一定要看護好,不要讓孩子獨自待在家中,不要讓孩子脫離家長的視線範圍活動。

4、平時,家長要教育孩子不要在陽台、窗戶等危險的地方玩耍。

除了高處墜落,還要警惕窗簾!

因為窗簾繩,特別是百葉窗的繩子,容易捆住孩子脖子導致窒息。如果家裡安了百葉窗的話,要確保孩子夠不到拉繩。

五、立櫃/抽屜櫃

不少孩子總喜歡攀爬家具,有些家長看到孩子攀爬不僅不制止,反而覺得孩子特厲害,成就感滿滿。

柜子本身是平穩的,但孩子如果把下面的抽屜拉開,踩上去,就很容易踩翻砸傷。

家裡如果擺放立櫃或者抽屜櫃,最好把它們牢牢固定在牆上。

對於實在沒辦法固定在牆上的柜子,建議給抽屜裝上安全鎖,儘量避免兒童因好奇攀爬而引發翻倒的風險。

家具的邊邊角角也是孩子最容易發生磕碰的地方。建議家長們可以買一些「防撞條」,把比較堅硬的家具邊角包起來,防止寶寶磕傷。

六、插座

家裡電器多,插頭、插座也多,孩子的好奇心重,喜歡用手扣一扣、插一插,家長一定要盡到看護責任。

建議家裡的插線板一定要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並加上專門的保險裝置,防止寶寶觸電。

七、細小物件

家中隨處可見的瓜子、花生、釘子、別針、硬幣、紐扣等小物件是常見的氣管異物,很容易導致孩子窒息。家長要經常對家裡進行「地毯式」搜查,清除一切可能帶來危險的小物件。

除了窒息風險,也要警惕藥物中毒。

之前就有報道:奶奶打個盹,1歲娃誤服8片降壓藥。

藥品是每個家庭的必備物品,如果不妥善保存,容易被孩子誤吞,引發中毒。

袋鼠麻麻有話說:

兒童安全無小事,不要因為一時疏忽而造成遺憾。

希望每個父母都能認真對待,願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VKurG0BMH2_cNUg_zY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