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位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同事今早到單位氣沖沖的,很明顯是生著氣來的,出於關心問她發生了什麼事,原來是她家孩子又鬧騰了。早上讓孩子7點起床,但是孩子磨磨蹭蹭7點半才起來。
好不容易磨蹭到出門了,又因為穿哪雙鞋吵了一會兒,同事的脾氣終於忍不住了,衝著孩子喊「你快點行不行,都8點了一會又遲到了」;
本以為沖孩子凶完,孩子就能乖乖上學去了,誰知道孩子還是一臉不在乎的說「爸爸說8點來得及,不會遲到的」;
這讓原本就很憤怒的同事更壓不住火了「你就聽你爸的,我說的話都不聽嗎?」雖然生氣,但還是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氣呼呼來上班。
轉身她問我「你在這好好教育孩子,人家(同事老公)在那邊不幫忙不說,還一個勁給你「搗亂」你說氣人不」
還沒等我說話,同事又接著說「關鍵是搗亂就搗亂,還把孩子帶壞了,我每次教育孩子,孩子都把「我爸爸說了」掛嘴邊,你說這樣我怎麼管得好孩子呢?」
能看得出同事的憤怒,但同時也反映了一個問題:孩子有時候不聽話,真的不一定是孩子的問題,家長可能也存在問題。
讓孩子無所適從的是家長的「雙重標準」
在講這個問題之前,大家需要了解「手錶定律」。
一隻猴子在森林裡見到了一隻手錶,並且很快就學會了看時間,一時間森林裡所有的小動物都來找這隻猴子問時間,慢慢地猴子就掌握了小動物們的作息時間,在森林裡很是威風。
但是很快,這隻猴子有在森林裡撿到了第二、第三隻手錶,但是這三隻手錶顯示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小猴子就不能準確回答動物們時間了,慢慢地小動物們的作息時間又亂了套了。
這就是著名的手錶定律,手錶定律告訴我們的是如果擁有兩塊或者兩塊以上顯示不同時間的手錶,就不能準確的判斷時間,反而會出現混亂的的不好結果。
用這個道理就能解釋為什麼同事已經非常著急和生氣了,但是孩子還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不是孩子真的叛逆不聽話,而是在平時教育和要求孩子的時候,同事和丈夫兩個人是兩種標準和規則:
同事要求孩子七點起床,八點出發上學,但是同事丈夫覺得七點半起床,晚一點上學也不會遲到,孩子在爸爸和媽媽兩種不同規則中徘徊迷茫,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七點起床好還是七點半起床好。
也不是孩子不聽話,只是爸爸媽媽都是長輩,孩子應該怎麼做他也不知道了,所以在同事不停催促的時候孩子把爸爸的話搬出來當「救兵」;
而對於同事而言,丈夫這塊手錶就是阻礙她教育孩子的最大障礙,表面上看起來是孩子不聽話,實際上是父母兩個人沒有統一標準反倒讓孩子無所適從。
教育孩子切忌「雙標」
中國父母教育孩子喜歡唱「紅白臉」,一個扮演好人,一個當惡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中和一下,想既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又不讓孩子記父母的仇。
實際上就和手錶定律是一樣的道理,給孩子制定了兩種標準,孩子就容易變得迷茫,他不知道該遵循哪一個標準,造成的結果就是家長看到的孩子不聽話。
1.家長統一標準
孩子在不懂對錯的時候,家長就要告訴孩子對錯,這裡就需要給孩子制定標準,制定標準的時候要堅守2個原則
- 原則1:父母相統一
父母在制定和執行標準時統一能更好地給孩子一個標準,明確的告訴孩子這樣是可以的這樣是不可以的,孩子心中就會留下印象,不做不可以的事。
但往往很多父母都是做不到的,總是覺得給孩子講個情,實際上每次講情破壞的是家長的威信,同時還破壞了孩子的誠信系統,孩子容易因為家長的「雙標」變得搖擺不定。
- 原則2:父母也執行標準
「才女」武亦姝之所以優秀,除了她自身優秀努力外,父母的作用也不容小覷,武亦姝的爸爸為了給孩子一個好的榜樣,每天下午4點半就把手機關機,全身心的陪伴孩子讀書學習,才有了武亦姝今天的成績。
很多父母不允許孩子吃飯看電視,自己卻在飯桌上擺弄手機;要求孩子9點上床睡覺,自己卻堅持半夜看電視。
這些行為看似是家長的特權,但是在孩子看來家長的話是可以食言的,孩子完全沒有理由遵守家長的規定,但如果家長給孩子定的標準,家長也一樣照做的話,孩子也會理所應當的按照標準做事。
2.標準要和孩子一起探討
中國家長大多數都是獨裁專制的教育,對孩子的管教通常都是「老子說得算」的心理,實際上這也是很多孩子不聽話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不要給孩子制定雙重標準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定的標準應該和孩子一起探討。
孩子覺得合理的才會遵守,如果孩子覺得制定的標準有他不喜歡的地方,自然讓孩子遵守起來也是非常吃力的,只要孩子參與標準的制定,按照標準執行的可能性就會大很多。
這個過程還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對於親子關係也是很有好處的。
我是C位媽媽,一名專業育嬰師,還有一個3歲的寶寶,如果您有任何帶娃養娃的困擾和問題都可以諮詢,當然我更願意傾聽所有媽媽的酸甜苦辣,除了帶娃也能做你的閨蜜~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告知必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QSYRG8BMH2_cNUgHHn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