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減是一種和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相反的疾病。甲亢的病人常有多飲、多食、怕熱多汗、消瘦等症狀。典型的甲減病人則會有畏寒、乏力、嗜睡、少汗、體重增加等表現。不過,甲減的發病比較隱匿,病程也較長,很多病人可能會像羅敏一樣,沒有特異的、明確的症狀和表現。
血液中的促甲狀腺激素(TSH)增高,甲狀腺素(TT4)和游離甲狀腺素(FT4)均降低,是診斷甲減的第一指標。
亞臨床甲減,就是沒有任何臨床症狀,但抽血檢查TSH增高,TT4和FT4均正常的一種情況。
寶寶該留還是「流」
孕婦患甲減,可能會對胎兒的神經、智力等發育造成損傷。除此之外,胎兒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生長遲緩、畸形等的機率也會增加。
同時,孕婦出現流產、早產、死產等的風險也會增大。
羅敏和林浩的內心從沒發生過那麼激烈的鬥爭,要不要這個寶寶,是一道他們幾乎做不出的選擇題。
繼續妊娠,把寶寶生下來,那就要冒著孩子有發育異常、智力降低等風險。
選擇流掉孩子,把病情控制好再重新懷孕,他們實在捨不得。況且,醫生告訴他們,患有臨床甲減的病人,本身生育能力就會降低,如果流產的同時出現了併發症,那她以後是否還能懷孕,就是一個未知數了。
「醫生只能給病人分析兩種情況的利弊,最後如何選擇,決定權在病人及其家屬。」對於這種兩難的情況,程樺(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內分泌教授、博士生導師)認為,醫生應該讓病人清楚知道,每一種選擇都可能出現哪些後果。
及時治療,可能反敗為勝
甲狀腺素,是胎兒腦神經發育的必需激素。缺乏甲狀腺素,可導致胎兒腦發育障礙,嚴重者甚至可能發生呆小症(智力低下、身材矮小,可伴四肢骨骼畸形)。
在妊娠20周以前,胎兒甲狀腺功能尚未建立,其腦發育所需的甲狀腺素,主要來源於母體。妊娠20周後,則以「自供」為主——主要源於胎兒自身的甲狀腺,母體提供的甲狀腺素只作為補充。
因此,妊娠早期,母體患甲減(或亞臨床甲減),對胎兒腦發育的影響很大。
雖然如此,但在臨床上,有很多人是像羅敏那樣,在過了妊娠早期後,才被確診患有甲減(或亞臨床甲減)的。此時,胎兒的智力和認知能力可能已受到不可逆的損害。對於這樣的孕婦,美國內分泌學會建議,病人可以考慮選擇繼續妊娠,但須立即開始甲狀腺素的替代治療,以使血液中的甲狀腺素水平迅速恢復正常。
這是因為,研究人員經過跟蹤隨訪,發現妊娠早期(20周前)患甲減的孕婦,若未給予左甲狀腺素治療,其後代在7~9歲時的智商比一般兒童要低。而給予左甲狀腺素治療的,其後代的智商與一般兒童沒有區別。
也就是說,孕婦血清中游離甲狀腺素的持續降低,才是影響胎兒神經和智力發育的最關鍵因素。
藥物:沒有不良反應
左甲狀腺素是治療妊娠期甲減的主要藥物。但對於用藥,不少孕婦憂慮重重,唯恐藥物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
「對甲減病人來說,左甲狀腺素並不能算是藥物,它是一種生理性替代品。」程樺教授解釋。
甲狀腺素是人體必需且能自己合成的一種激素。而甲減,其實就是人體分泌的甲狀腺素不能滿足自身需要。因此,服用左甲狀腺素,相當於是「缺什麼補什麼」。
左甲狀腺素是一種人工合成的甲狀腺素純品,只要劑量適當,它是不會引起人體出現不良反應的。當然,服用過量,人體就會出現心慌、多汗等情況,這與人體分泌過量的甲狀腺素(甲亢)類似。好比吃得過飽撐壞了肚子一樣,不是食物本身的問題,而是過量引起的問題。
驗血, 一月一次即可
決定把寶寶留下的羅敏,儘管每天都按時服用左甲狀腺素,但她心裡還是有一百個不放心。
吃藥不到一周,她就急著讓醫生開化驗單,想確定自己的TSH水平是否已經恢復正常。
其實,由於左甲狀腺素的半衰期在6天左右,因此,服用藥物後,病人血液的FT4、TT4、TSH值是不會立即改變的。一般來說,服藥1~2個月後,病人血液里的藥物濃度才會達到穩定的水平。
因此,病人若想了解自己服藥後的激素變化,不是越早抽血越好。接受治療後30~40天,血液的TSH和FT4的水平,才真正體現出該藥物劑量所達到的治療效果。
在甲狀腺功能控制穩定後,病人應每隔6~8周抽血複查一次。治療期間,如果需要調整藥物劑量,則要在調藥後30天左右再次複查甲狀腺功能。
超聲檢查,每次要準時
合併甲減的孕婦,屬於高危妊娠,在產檢過程,除了要定期複查甲狀腺功能以外,還要特別重視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有二維黑白超聲、二維彩色超聲、三維彩色超聲等不同的選擇。二維超聲看到的只是一個平面的影像,三維超聲則可以看清胎兒的立體圖像。三維超聲比二維超聲看得更清楚,更容易發現胎兒的異常情況。因此,有條件的話,每次都做三維超聲是最好的。
經濟條件有限的,最好也在第三次超聲檢查時(孕22~26周),選擇作三維超聲檢查(至少是彩色超聲)。這個階段,胎兒的心、肝、脾、胃等臟器已基本發育完全,而且此時胎兒活動的空間還比較大,超聲檢查容易清晰地看到各器官的發育情況。孕周過小(小於22周),胎兒過小,臟器還沒發育成熟,出現漏診、誤診的可能性將增大。孕周過大(大於26周),胎兒的頭可能已經進入母親的骨盆,此時超聲檢查就無法看清胎兒的顱腦發育情況。
超聲檢查不可能做到「明察秋毫」。超聲檢查正常,只能說明胎兒主要器官的形體結構正常。器官的功能表現,如神經和智力發育的異常,顯然是不可能通過超聲發現的。
除此之外,甲狀腺素缺乏會導致血紅蛋白合成障礙,因而患甲減的孕婦切記要定期複查血常規,以確保出現貧血時,能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