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主動報名清運疫廢垃圾:在杭州很幸福,做這點事值得

2020-02-15     西湖之聲

疫情發生以來,重點區域返杭人員需要居家隔離,部分密切接觸者更是需要進行醫學隔離。根據有關規定,這些隔離點所產生的生活垃圾,目前需要按照醫學垃圾處置。杭州疫廢垃圾的收運數量劇增!


1月26日開始,根據市政府決策,在市城管局和市衛生防疫部門的具體指導下,杭州市環境集團組建了一支「應急處置隊」,成員每天與成噸的特殊廢棄物打交道,工作繁重、壓力大。



早上6點半,負責西湖區、蕭山區隔離點廢棄物收運工作的包永剛、包良香夫婦來到位於天子嶺的杭州市固體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開始了忙碌的準備工作。



嚴格按照要求換好防護服,是出發前的第一步。口罩、帽子戴好,全部密封好,做的仔細大概要十分鐘左右。防護服裡面只留一件工作衣,防護服很熱,一個收集點做下來裡面全部都是汗。


夫婦倆參與疫廢垃圾處理已經七天,每天要開著清運車前往公司分配的14個隔離點集中清運。在西湖區中西醫結合醫院,不到20分鐘,30來桶垃圾收運完畢。一個點做完頭髮都濕了,衣服有點粘牢了,濕了也不能脫。包永剛把車內空調開起來,試圖降下溫度:「也沒辦法喝水,一天只能喝一次水,像我男的,方便一下還算方便的,像我老婆上廁所就不方便了,只能儘量少喝水,吃點乾糧就好,堅持一下。」



包師傅2月8日主動向公司提出請戰要求,為什麼?包師傅說:


「因為我在這個單位上班很幸福啊,我們從老家來到這裡的時候口袋裡只有800塊錢,我現在在杭州乾了十年房子也有了、車子也有了,和單位相處說白了就跟男女關係一樣,就是你情我願,哈哈。尤其在國家有難,集團需要我們的時候,為社會做一點事情是值得的。」


夫妻倆18歲的兒子在老家衢州,已經二十多天沒有見過面,包大姐坦言,丈夫當時是背著自己報名的:「當時我有點害怕,我一回家就開始洗臉刷牙,洗澡。我姐也在杭州,她都擔心死了,問我幹嘛要去做那個?我說,這種活總要有人去乾的。沒跟我兒子講,害怕他在家裡擔心我們。」


記者跟隨包師傅的疫廢垃圾前端收集車到達西湖區轉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隔離點時,社區預防保健科科長楊建文看到院內收拾垃圾的工作人員沒帶護目鏡,一路小跑送了過來。


楊科長說:「我們目前轉塘點有600多戶隔離,每天5輛車出發,我們醫護人員分上下午兩班,兩天一次,所有隔離點都要去收垃圾,他們都是到每戶人家裡拿出來的,他拿到門口,我們提出來,放這個車上轉運到這裡,放進裡面消毒消好,然後等著包師傅的車來,再運出去處理掉,避免二次污染。我們現在排班排出來有十個科室,參與這個工作有十幾名醫生,有的小區沒有電梯,要走的,走上六樓,走下六樓,拎下來的,我們原來排的是護士班,後來不行根本拎不動,就全部改成男的醫生上去。」


下午1點,在連續工作6個小時後,包師傅夫婦終於完成了自己轄區內所有疫廢垃圾點的清運工作,找了一段空曠地帶,站在路邊拿出了早上準備好的一大盒蛋炒飯,將就著吃。妻子說:「一般穿這個(防護服)飯店都不願意讓我們進,也怕有細菌啦,就在外面隨便吃點。」


包大姐的午餐里有四個果凍,她說,不敢喝水,一般就拿它補充下水分,方便些。


像包師傳夫妻這樣奮戰在一線的工作人員還有很多,杭州市環境集團有限公司西湖分公司常務副經理徐霄煒介紹:該集團一共報名的有100個司服人員,由每個分公司挑選業務骨幹,保障工作。


目前,全市共有40名司運人員、分成20輛車每天穿梭在225個隔離點位,截至到2月13日,杭州市環境集團應急保障隊伍累計清運疫廢垃圾521.92噸。


向默默無聞,

勇挑重擔的他們致敬!

西湖之聲記者 凌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Mb5SHAB3uTiws8KRpj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