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表弟打架,被罵:「滾回家」,留守兒童的我為什麼沒有自己家?

2020-03-04     楊小米的情感專欄

作者|劉青 編輯|欣欣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今年的春運高峰明顯推遲了,這對經濟來說是一次嚴重的影響,但是對於農村的留守兒童來說,這可能是跟父母在一起,過得最長的一個春節了。

我想,在這次疫情中,希望時間長一點的應該就只有他們了。

但是隨著各地工廠陸續開工,這些孩子的父母很快就會回到工作的城市去。目前農村留守兒童保守估計有6100萬。

這意味著又有6100萬對父母即將和自己的孩子分開,意味著有6100萬孩子可能一年看不到自己的父母。

我曾今也是這裡面的一員,從我9歲開始,就寄住在舅舅家裡。那時候交通條件還沒有現在好,爸媽有時候2年才回家一次。我要兩年才能見到爸媽。

記得有一年爸媽提前回家了,直接去學校找我,下課的時候同學告訴我,有人在大門口找我,我高興地沖向門口,看見爸媽的那一瞬間我沒有認出他們。

儘管當時我已經13歲上了初中,可是2年時間不見面,平時電話溝通又少,爸媽的樣子在我心裡都變模糊了。

我明白他們在外漂泊也是為了這個家好,因為我家實在太窮了。兩間小平房需要住下,我們一家三口加爺爺,一間做客廳,一間我們一家三口睡,爺爺只能住在牛棚里。

所以我爸媽就成了最早出門打工的那一批人,爸媽在家的時候,我們住在自己的小房子裡。但我對爸媽口中窮的揭不開鍋的童年,沒有記憶,一點點的片段也都是快樂的。

從9歲住在舅舅家開始,離開了爸媽,我仿佛一夜之間就成熟了,看到同歲的表弟吃零食,舅媽問我想吃嗎,我會違心地回答我不吃。只要我不上學,就跟著舅媽去地里幹活。

無論春夏秋冬,我自己的衣服都需要我自己洗,有時候還要幫表弟洗衣服。

每到冬天,我的手上、臉上、腳上還有大腿上,都會長凍瘡。那些痕跡現在還有,兩隻手小拇指的最後一節, 又粗又紅,永遠都像腫了一樣。臉蛋中間布滿紅血絲,要用很厚的粉才能遮住。

晚上我就睡在客廳的長椅上,一床小被子鋪一半蓋一半,我的腳一整晚都捂不熱,常常半夜被腳冷凍醒。

因為這段記憶,我現在即便家裡有暖氣,其實一點也不冷,我還會準備非常厚的被子和睡衣。晚上睡覺我寧願熱的出汗,都不換薄被子,那種冷刻在我骨子裡了。

除了身體的需求被忽視,還有來自心靈的打擊,當時整個村子的孩子都姓楊,只有我一個人姓劉,最開始到那的時候,總是受欺負。倒是也鍛鍊了我,記得那時候我打架特別厲害,同齡的男孩子都打不過我。

最大的打擊就來自身邊,我舅舅家的表弟,只要我們發生矛盾,因為打不過我,他就會說「滾回你家去」,10歲左右的我,沒有任何反駁的辦法,只會哭。

如果被舅舅知道,表弟就會挨揍,算是替我出氣,可是我知道我生氣不是因為表弟,是因為我自己,為什麼我就不能在自己家呢?可就是不能,在自己家我有可能飯都吃不上。

這些年農村的條件比以前好了,多數的留守兒童們,吃飽穿暖是不成問題的。

然而缺少父母的陪伴和教育,留守兒童還是會生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在學習上,沒有補課、課外培訓的條件,孩子的自律性不強,爺爺奶奶也很少管,導致農村的孩子,普遍沒有城裡的孩子學習好。

據調查,有71%的留守兒童隨祖(外祖)父母生活,其中有 21.7%的監護人從不操心孩子學習,有58.2%的監護人偶爾檢查或從不檢查孩子作業。

在行為上,因為缺乏嚴格管教,行為習慣較差。調查顯示,65%的留守兒童沒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表現為懶惰、不講衛生、愛講髒話、小偷小摸,早戀。

在家裡不聽監護人的教導,頂撞長輩。在學校不遵守規章制度,不服從管理,有的甚至厭學、逃學,進出網吧、遊戲室。

最終大多數的留守兒童,只能走父母的老路,輟學出門打工,早早結婚,早早生孩子,孩子又變成留守兒童。

現在我有了自己的孩子,經常在想,現在的條件,如果父母願意努力,是有可能把孩子帶在自己身邊的。

現在的農村90後甚至是00後,很多都是20歲左右就結婚了,一般是結婚以後兩個人一起出門打工,等懷孕了,女方就回老家,生下孩子以後,最多帶到一歲在放在老家,讓老人帶。因為把孩子帶到身邊養不起。

可是如果夫妻兩人結婚後,先存錢,在所在城市或者周邊買房,有的城市落戶條件寬鬆,買完房之後就可以把戶口落在所在城市。這時候在生小孩,是可能把孩子帶到身邊的。

以北京周邊為例在北京上班的夫妻,如果買不起北京的房子,可以考慮在北京周邊的河北或者天津買房。

2015年我在河北香河縣買房的時候,一個在北京送水的大哥,就在香河縣買了兩套房,他說兩個兒子,將來一人一套。

有人會說,2015年時房價多便宜呀,可是如果拿現在跟以後比,現在肯定也比以後便宜。

而且房產是一個家庭的重要投資,大城市或者周邊城市的升值空間,比在老家大得多。這樣既可以解決孩子留守的問題,讓一家人團聚,又是一次不錯的投資。

相信在中國的其他地方,應該也都跟北京附近差不多,比如說買不起深圳,可以買附近的惠州、中山、江門等地。

買不起上海,可以買附近的南通、嘉興、蘇州等地。

只要夫妻兩個願意,選擇一個經濟條件能承受的,上班也能回家的地方買房,完全可以把孩子帶到身邊。

就算買不起房,有了積蓄租房子,也可以把孩子帶到身邊。畢竟孩子只在3歲以前,需要父母投入比較多的精力,等孩子上學以後,父母是可以同時出去工作的。

這樣孩子最起碼可以在父母身邊待到初中畢業,再回老家念高中。既不影響孩子上學,也能培養更好的親子關係。

所以說,大部分的家庭,只要夫妻兩個齊心,在要孩子以前好好計劃,相信一定可以給孩子一個更優越更健康的家庭。

我是作為一個留守兒童長大的,現在我經過自己的努力,把孩子帶到自己的身邊。

我相信大多數的爸媽,都希望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那麼請你們在生孩子以前慎重一點,也許你的孩子就不用再做留守兒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MatpnABjYh_GJGVp3G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