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舒鎮,四川省蓬安縣下轄的一個鎮子,離縣城很近。鎮子以出產「河舒豆腐」聞名,據說從西漢司馬相如起傳至後世,到清順治年間開始有豆腐作坊。做豆腐,在河舒鎮儼然是一門學問。但要說到真正做學問的地方,在鎮上,還得說始建於1998年的河舒初級初級中學校(以下簡稱「河舒初中」)。
河舒初中位於河舒鎮正街,是一所農村單設初中,現有學生500餘人。和很多農村初中一樣,河舒初中曾有著生源整體質量較差、老師教學觀念陳舊的煩惱。但從2010年起,學校進行區域課改,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成效顯著。經過8年打拚,現在成了川東北的農村課改名校。
今年,又一批初三畢業生將離開河舒初中,飛向更廣闊的天地。離別之際,校長張孝益寫了一封信送給畢業生。他認為求知的道路沒有盡頭,一次結束其實就是一次新的開始,希望同學們秉承河舒初中的優良傳統,努力拚搏,勇往直前,用激情和汗水描繪精彩而完美的人生藍圖。
【附張孝益校長寫給畢業生的一封信】
親愛的畢業班同學們:
你們好!
在你們人生中十五、六歲的這個夏天,在你們生活了三年的母校——河舒初中,作為校長,我很高興能見證你們花季的成長。
憶往昔,當你們邁進河舒初中的那一刻,老師已把你們當成自己的孩子,無論你們取得進步還是遇到挫折,老師都與你們相伴同行,分享你們的快樂,分擔你們的煩惱。因為,你們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更是河中的明天。
孩子們,還記得嗎?在高效課堂上,老師是怎樣不遺餘力地鼓勵你們大膽發言,展示個性的嗎?欣慰的是你們終於不負所望,拓寬了知識門徑,養成了求知的習慣,學會了自覺主動地學習。
孩子們,還記得嗎?為了廣播站能夠順利播音,你曾多少次苦練播音稿;為了美術作品展上能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你曾多少次反覆創作;為了運動會上能出彩,你曾多少天刻苦訓練;為了藝術節上能夠有自己班上的節目,你曾多少次在林蔭下排練……
我欣賞你們「小事彰顯品質,細節決定成敗」的自律心態,也欣賞你們「拼一載春夏秋冬,搏一生精彩紛呈」的奮鬥豪情。
看今朝,三年的初中生活使每個同學都成熟了,重新認識了自我,在學習上有了自己的方法,在生活上有了一定能力。三年的艱苦學習生活使同學們產生了不同的「成果」,得到了不同「層次」的學習機會。
同學們,或許你們不清楚!為了讓你們學得更好、更快樂,學校老師想盡辦法,利用樂教樂學、教育101、文軒資源等網絡資源,他們通過集體備課、教研討論等方式,進行優化整合。
展未來,為了培養更多更好的優秀學子,學校不惜多方籌集資金,努力建成智慧校園,現在學校正在籌建智慧閱讀系統、門警系統、科創教室、智慧美術教室、視頻監控匯聚中心等,讓河中的孩子素質在這裡得到提升和鍛鍊。同時,我們的社團活動會更加完善和加強,今年暑假我們將選派一批學生到貴陽參加春禾科創作品大賽。
孩子們,因為有了你們的努力,河舒初中的教學質量年年攀升,辦學品味愈來愈高,在2018年全縣學校目標考核中,河舒初中榮獲同類校第三名的優異成績。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你們求知的道路沒有盡頭,一次結束其實就是一次新的開始,希望你們秉承河舒初中的優良傳統,努力拚搏,勇往直前,用你們的激情和汗水描繪精彩而完美的人生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