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作家李笑來曾經說過這麼一段話:
「以前的中國,是一個熟人社會,我們會基於過往的交往經驗評判一個人;現在的中國,是一個生人社會,網絡發達,查查他的朋友圈,就能知道這個人大概的生活習性。」
的確,在如今,微信和朋友圈早已不僅僅只是一個通訊的工具,更成為了我們的一張個人名片。
我們早已經習慣了在朋友圈記錄自己的生活,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有人說,在現在這個時代,如果你想要很快地認識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瀏覽對方的朋友圈。
但我認為,如果你想要更深入地了解一個人,才更應該去看一看他的朋友圈。
因為,在朋友圈裡,往往藏著一個人最真實的一面。
你發的朋友圈裡,透露了你的性格特徵。
喜歡分享打卡
喜歡在朋友圈分享打卡小程序或者打卡圖片的你們,一定是個非常自律的人。
正如這句話所說:
最本質的自律,就是每天堅持一點點。
陳銘也曾經在《奇葩說》里說道:
「人世上沒有事是有意義的,意義都是人賦予的。而堅持本身,就是一個無比閃亮的意義啊!」
同時,習慣在朋友圈打卡的你們,也是個勇氣十足的人。
在生活中,我們身邊有很多人,他們明明自己制定了目標,卻不敢讓別人知道。
堅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們害怕一旦自己中途放棄,別人會察覺到,從而知道他們最終沒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而敢於每天在朋友圈打卡的你們,早已經向所有的好友公布了自己的目標。
你們在每一天的打卡中,不斷增加自己的底氣,也在分享的同時給了自己一份激勵。
喜歡分享自己做的美食
喜歡美食,是一個人熱愛生活最好的標誌。
我有一個朋友,她非常愛吃,不僅去各地旅遊吃美食,更會在家裡自己學著做,每次她都會把自己做的美食照片發在朋友圈裡。
儘管相隔千萬里,但她通過一個小小的手機螢幕,用她那份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的嚮往感染我們。
人們都說,美食是治癒內心最好的方式。
一個熱愛美食,並且能夠自己動手做美食的人,一定具有自我安慰的能力,因此,你們總是能保持一份愉快放鬆的心情。
在生活中,即使你們遇到一些讓你們煩心的事情,一頓美食就足以讓你們把那些不好的情緒拋到腦後,重拾打敗悲傷的力量和獲得快樂的底氣。
汪曾祺曾經說過:愛做飯的人,比較不自私。
你們對生活抱有積極和樂觀的態度,並且內心充滿了正能量。
更難能可貴的是,你們總是會毫不吝嗇地把這些快樂和善意帶給別人,你們總是能感染身邊的人,讓她們感受到世間的美好和溫暖。
喜歡分享表達心情的文字
有人說,喜歡用最直白的方式表達自己情緒的人,是最容易相處的人。
當你們的情緒有較大的變化時,你們會第一時間在朋友圈裡分享。
遇到開始的事情,你們想要讓朋友們一起笑一笑;
遇到糟心的事情,你們也忍不住在朋友圈裡狠狠地吐槽。
這樣的你們,非常地真性情。
你們簡單、直接,有什麼話不會選擇藏在心裡,總是會大大方方地說出來。
如果你們有什麼不滿,只要說了出來,沒過多久,這種情緒就會煙消雲散。
剛認識你們的人,也許會被你們的直白嚇一跳,但熟悉你們的人,就會因為你們這份簡單而純潔的心思被你們深深地吸引,和你們成為很好的朋友。
喜歡分享有趣的小視頻
你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你們喜歡去發現生活中的新東西,並且能夠從中找到自己的樂趣。
認識你們的人,會覺得你們就像一朵向日葵,身上總是灑滿了陽光。
你們很少有心情低落的時候,即使偶爾心情不好,你們也很快就能自己調整過來。
你們總是能給自己的生活創造出新的樂趣,也很享受把自己的樂趣傳遞給別人。
在你們心中,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當看到別人因為你們變得更快樂的時候,你們會感到非常地享受,也會擁有很大的滿足感。
你們很容易得到滿足,你們總是能看到生活中的那些美好,而自動屏蔽掉那些不好,所以你們很少抱怨生活。
你們一定要繼續保持這一份純真。
因為,只要你們對生活報之以歌,生活就一定會回饋你們美好和快樂。
喜歡記錄工作方面的東西
刻苦、嚴謹是你們的標籤和代名詞。
你們的自制力很高,對自己的要求也很嚴格,所以你們總是能做得比其他的同事更加出色。
你穩重踏實,做事情總是有條不紊,給人一種可靠、自信的感覺,讓人不由自主地相信你們可以勝任任何的事情。
你們有非常明確的目標,並且會為此不斷努力奮鬥。
列寧說:經常地、自覺保持平衡,實際上就是計劃性。
你們的生活總是具有計劃性,所有你們能夠讓自己過得很充實。
在工作的時候,你們會全力以赴;在休息的時候,你們也會讓自己的身心放鬆下來,瘋狂地玩。
努力地工作,用心地生活,這就是你們最好的人生態度。
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記錄著自己生活里的點滴,裝著屬於自己的喜怒哀樂。
你們發朋友圈的形式,體現著你們每一個人對待生活的方式。
親愛的書友們,請繼續保持你們這份對待生活的態度,同時別忘了,要對生活抱有更多的憧憬和嚮往。
正如車爾尼雪夫斯基感嘆道:未來是光明而美麗的,愛它吧,迎接它吧,向它突進吧!
以後的日子裡,無論你們處於哪一種情緒,都要記得,用心去感受風的溫度,用心去期待明天的陽光。
這樣的你們,才會真正成為自己生活的英雄。
註明:本文為有書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有書君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