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文,獻給大西安建設中,即將消失的長安村落文化!
位於韋曲街道西河北岸,南臨韋斗公路,北接西安市工人療養院和西安歐亞學院校園。2010年2個村民小組,182戶,752人,耕地77畝。
唐宋時,因該村在清渠之北,故名「渠北村」。明代張姓較多,曾名渠北張村。明嘉靖十九年(1540)有蔣氏遷入,遂名蔣張村。民國初年分為張家村和蔣家村兩個村。如今主要姓氏有田、張、陳、高等。
地形北高南低,90%以上為水澆田,村北種莊稼,村南務蔬菜,以韭菜最為有名。2001年開始,集體組織施工修築混凝土主幹道總長約2公里,直通商業貿易一條街。同時改造水塔,更新自來水管道2100米,戶戶通水。
1966年10月1日,該村出現劉英俊式的英雄張本誠。為搶救25名兒童,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奮力攔截驚馬,光榮犧牲。被長安縣委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被省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省、市委分別發出通知號召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