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年輕時求職也曾被拒絕

2019-08-11     南園傳媒

921年3月21日趙匡胤生於洛陽夾馬營,出生時遍體金黃,滿屋香氣撲鼻,小名香孩兒。祖父趙敬,歷任營、薊、涿三州刺史。父親趙弘殷官至飛捷指揮使,遙領岳州防禦使。儘管聽起來相當高端、大氣、上檔次,但實際上只是個中下級軍官崗位而已。五代十國時遍地指揮使防禦使,就像清末連個馬夫都是個記名提督。

洛陽夾馬營,今天的夾馬營燒烤很出名。

和很多父親一樣,趙弘殷對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從趙匡胤的名字上看,「匡」是「糾正、振興」的意思,「胤」是「延續、繼承」的意思,看來老趙對自己的現狀不是太滿意,指望小趙能更有出息一點,興旺發達、光宗耀祖。

令趙弘殷沒想到的是,這個孩子不但實現了他的願望,而且超額完成了任務。從《宋史·宗室世系表》的統計可以看出,兩宋宗室經過三百餘年的發展,宋太宗趙匡胤兄弟三人一脈的所有男性子孫就達59495人,接近占當時中國男性人口的千分之一。

十二歲那年,趙匡胤全家從洛陽夾馬營遷到了河南開封府浚儀縣崇德坊的護聖營。夾馬營、護聖營都是父親駐軍所在的營地,他的童年是在軍營中度過的。在軍營里他還結識了他未來的妻子賀氏。賀氏出自江東名門會稽賀氏。賀氏的父親賀景思與趙匡胤的父親趙弘殷是同袍,兩家都住在護聖營官舍,交情非常好,來往親密,趙匡胤自幼便與賀氏青梅竹馬,經常在一處玩耍。賀家有一種自釀的酒,非常香甜可口,趙匡胤經常去她家喝酒,醉翁之意不在酒。

賀氏性情溫柔賢淑恭順,二人感情甚好。

後晉開運初年(944年),趙匡胤為其聘年僅16歲的賀氏為妻。然而賀氏體弱多病,紅顏薄命。958年正月三日,賀氏因病過世,無巧不成書,兩年以後的960年正月三日,趙匡胤帶兵行至陳橋驛便下令在此安營紮寨,當夜,史書記載太祖大醉不省。

他當了皇帝之後,思念愛妻,憶及往昔,下旨向賀家索要這種酒,賀氏族人將酒和釀法一起獻了給他,他看到酒,賜名「鑑湖春」。

河南鞏義田野中的趙匡胤永昌陵

後漢天福十二年(947)趙匡胤二十一歲,弟弟趙匡義、趙匡美及一個妹妹相繼來到家中,父親的官職卻多年未發生變化,家裡的生活條件無法得到改善。趙匡胤是家中唯一成年的孩子,他希望能自食其力,幫父母減輕負擔。更重要的是,趙匡胤此時已經成家了。

剛出門的趙匡胤如同剛畢業的大學生一樣躊躇滿志,他先投奔了父親的故交復州防禦使王彥超,先找一份工作干,可惜別人沒接納他。他又投奔了涿州老鄉隨州刺史董宗本找了一份工作,很快又因為得罪了董宗本的兒子董遵誨不得不走人。

經歷風餐露宿,趙匡胤來到南方之旅的最後一站,漢水邊上的襄陽,再往南就出國了。望著滔滔江水,趙匡胤感到特別無助,能想到的辦法都嘗試過了,能投奔的地方都去過了,但好運還是不肯眷顧我,現在我該何去何從呢?

襄陽再往南就到荊南(南平國)了

這時候他又累又餓,江邊寺廟外有一塊地,長著鮮嫩的萵苣菜,趙匡胤毫不顧忌地拔起萵苣生吃。寺廟的和尚正在睡覺,夢見了一條黃龍在菜園裡一連吃了好幾畦的萵苣。醒來後嚇壞了跑到菜園裡看見趙匡胤正在狼吞虎咽的吃著生萵苣。老和尚看趙匡胤不是凡人,收留了他。住了幾日後老和尚讓趙匡胤往北不要往南。

開封城中樞密使郭威正在招兵,深處亂世,從軍才有出頭之日,趙匡胤聽後便決定不再回家,直接到軍營投軍去了。趙匡胤走在路上寫下了生平唯一一首詩歌:欲出未出光辣達,千山萬山如火發。須臾走向天上來,逐卻殘星趕卻月。也就是在這一年,趙匡胤結識了郭威的養子柴榮(日後的周世宗),從此開始了傳奇的人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FXjgmwBvvf6VcSZv1x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