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會上下針並針就能夠完成的海浪花

2019-12-03     編織很簡單

「這款編織,國外又叫白樺編織,也叫做海浪花。看著複雜,其實挺容易的,只要會上下針會並針就能夠完成。」

「一團一團的毛線融入織女的巧心思,千針萬針給予它的溫度與詮釋,配合對編織的熱情,獨到的理解與設計,還要忍受繁瑣的重複與寂寥。終將成就一件獨一無二的手作。」



這款編織,國外又叫白樺編織,也叫做海浪花。

看著複雜,其實挺容易的,

只要會上下針會並針就能夠完成。


【1】依戀


本意是要織一件毛衣的,結果沒想到這個線的垂垂性特別好,第一次用這種絲絨線,沒有經驗。結果無心成就了一條裙裝


用針:邊7號長段針,袖子正身3.75潮鉤環形針。

用線:60支85%真絲15%羊絨合八股。

用量:570克

尺寸:平鋪胸圍49×2。衣長60。袖長47(腋下到邊)。下水後尺寸妥妥的變長了,變成了一條裙子。長75,袖長51。



先買了八個顏色回來, 打算織這款的時候,請女兒配色。閨女幫我畫了一張效果圖,然後被學美術的孩子果斷地拎出去了兩個顏色。說是不和諧


現在顏色的過渡呢,其實都是與上一個顏色的進階和漸變,由綠色過渡到藍色,再過渡到紫色。底下的紫色與最上的綠色形成了大膽的對比。這樣的配色很特別,不走尋常路。


而且每個方塊互相交錯,互通,所以我覺得這件毛衣應該取名叫~~「依戀」。像是孩子與父母總是有這樣那樣的牽袢,不管隔著有多遠都絲絲相扣,緊緊相連。



為了避免純色線的單調,我在肩部加了葉子花紋和腰部的上下針花紋。織女們可以隨心所欲, 各自發揮想像,當然這款毛衣如果用段染織出來也會很好看


方塊的長度與寬度的關係:針數乘以二再減一就是方塊的長度,也就是行數。比如7針一個方塊,那麼行數就是7x2-1=13行。


用九號針織了一個小樣,1寸等於8針12行。計算了一下胸圍1尺5×2大概240針。但是發現太過於密實,我怕織出來不夠柔軟,就改了用3.75的環針。且花紋是方格斜著拼接而成,這個數據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


第一次起針120針。織完領子以後往脖子上套了一下發現比較困難,果斷的拆了重新起針。領口140針雙螺紋織14行,身子往下7針*1織一排三角形,往後是方塊。共9針*3,11針*1,12* 8,最後一排三角形。挑270針,均收到了192針。織雙螺紋邊8cm收針。


分袖子後,袖子12*1,11*8個方塊,一排三角形。袖口挑起88針,均收至56針織雙螺紋。18行結束。



袖口和身子,最後一排不織方塊織三角形。挑針方法和前面一樣,只是收針的時候左右都要各收一針。收到第一個三角上只剩一針的時候,挑另外一個方塊的斜邊,這個時候只挑11針,加上原有的那一針,還是保持每個三角形12針。按照這個方法,把所有的三角形補完(圖2)

第一個三角形的織法:領口織好以後, 先織兩針下針,

第二行反過來,第一針不織,第二針上針。

第三行反過來下針。第一針不織,第二,第三針下針。

第四行又是上針3針。

第五行是下針4針。每次下針行的時候多織一針是直接從領口的針數上織的。直到第一個三角形的7針。織完7針以後再織一個往返。方便下一個方塊加針。


然後織第二個三角形,第一個7針就不動了,又從領口的針上織兩針下針。按照上面的步驟,直到領口140針全部織完,總共20個三角形。可以看到三角形的走向是往左邊的。注意每一個三角形的7針織完了以後,都不用理會他,進行後面三角形的編織。


開始織第二排的方塊。這時方塊的走向是要往右邊了。我們從三角形的斜邊開始挑。在反面挑出9針。第九針與相鄰三角形的(左針上的)第一針2針並一針。並完以後再正面織下針,反面織上針的時候又並一針。直到並完第一個三角形最後一針。這個時候你的第一個9針的方塊的就織好了。


然後是第二個方塊,還是在反面三角形的斜邊挑出9針。按照第一個方塊的織法往下進行,直到織完第二排,總共20個方塊。此排方塊需要注意的一點:如果你下一排準備再加針,每個方塊織完以後記得在織一個往返。如果不需加針的話就不用了。


重點織完五排方塊以後就開始分袖籠。建議這個時候最好是往身上套一下,看一下肩尺寸夠不夠。可參考圓肩衣的尺寸測量。我這件是六寸半(圖3)


我第一次織到分袖的時候,最後一個方塊加到了13針,發現衣衣很大很大了,不行,不合身。又果斷的拆到了第三排9針一個方塊的位置。所以我這件衣服最後前五排分袖前的針數安排是:第1排7針,第2、3、4排9針,第4排11針,第5排12針。


第5排方塊的走向是朝右邊。分袖籠的時候糾結了很長的時間,因為是非常規的形狀看起來就一個一個地缺(圖4)(圖5)。不知道要怎樣把身子圈在一起,試過好一些方法,拆了又織,織了又拆,浪費了不少時間。


最後發現其實很簡單,就是把織物翻過來,反面朝著自己。把最後一個方塊與要併攏的那一個方塊連接。從反面挑針。可以看(圖6)。並針在正面的下針並針。接下來第六排的其他方塊都是從正面挑下針,下針並針。



袖子的連接方式與身子一樣,在反面連接。20個方塊,我是這樣分的,兩個袖子各4個。身子12個。每次挑針都是從方塊的長邊上挑針。第一排反面挑上針,那麼下一排就是反過來挑,從正面挑下針。挑下針的時候是在正面並下針(圖8)。挑上針的時候是在反面並上針(圖7)。


並針用的拔收法。就是方塊上的最後一針不織,織要並掉的那一個方塊上的第一針。再把方塊上的最後一針撥過去。另外,方塊上的每一行第一針我都不織。我覺得這樣並出來比較好看,而且可以消除每個方塊連接處的窟窿,另外一邊也方便下一排方塊挑針。



剛開始的時候並針方向可能會有點蒙圈,這裡告訴大家一個規律。織物的正面朝向自己。方塊往左邊走的時候就要跟左邊針上方塊的並針,反之跟右邊針上方塊的並針。織多兩排概念就很清晰了


如果下一排方塊想要加針,那麼在這一排方塊編織完畢以後,再多打一次往返。留出加針的位置。

如果你覺得方塊的尺寸已經夠了,就不用加針了,那麼最後一行的往返就不用再織了。

以上就是我編織這件衣衣的一點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希望大家都能看明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DyOym4BMH2_cNUgP2y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