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專業人士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管理者

2019-11-02     採購從業者




Hero Images/Getty Images

「兩天送達」,如今消費者對此已經沒有什麼感覺了。實際上,這已經成為他們願意等待的最長期限。這樣的「亞馬遜效應」重置了經營執行標準,而且在讓產品如何於恰當的時間到達恰當的地點方面。

公司領導人現在必須做到盡善盡美,否則就有可能把客戶拱手讓給速度更快的競爭對手。受這種趨勢影響,未來的CEO將集中來自一個傳統上不那麼受重視的業務環節,那就是供應鏈。

上述的亞馬遜效應已經重新定義了消費者的預期和經營行為,也改變了企業對新一代CEO特質的需求。董事們越來越多地轉向在職業生涯中能將全局規劃和數千「零部件」落實到具體執行的管理者。

今後,除了首席收入官和財務長,首席供應鏈官也將走上CEO崗位。公司價值的動力將越來越多地來自滿意回頭客的數量。

這一點不光體現在有效管理百萬美元級別的損益表上,還體現在有效管理10億美元級別的銷售成本以及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對品牌的關鍵影響上。而所有這些都將受到嚴格管理的供應鏈的影響。

作為一家供應鏈軟體公司的創始人及CEO,我有幸跟許多這樣的高管合作過。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麥當勞的首席供應鏈官弗朗西絲卡·德拜爾斯需要的經營控制力,她得跟數千家供應商打交道,而且每年都需要製作出數以10億計的可回收紙杯、吸管和包裝紙。

大家還可以想想星巴克的首席採購官凱莉·本斯頓,她負責以合乎道德的方式從世界各地戰略性採購超過5億磅的咖啡豆,然後每天都通過全世界的2.4萬間星巴克咖啡店為1200萬顧客提供服務;

或者強生的首席供應鏈官凱西·溫格爾,她管理的銷售成本超過250億美元,她的工作是為全球消費者和病患提供逾35萬件醫療保健產品。在服務客戶的速度和持續性決定企業存亡的環境下,供應鏈負責人正在成為全世界力量最強大的高管。

要理解像她們那樣的運營高管每天都要解決的問題,關鍵就在於弄明白大多數全球性業務的本質,那就是它從組織角度講很笨重,各部門相互獨立,而且不適於快速執行。

最終推出產品的企業通常只能控制供應鏈的20%左右;它們大多都會跟外部供應商、運輸公司以及承包製造商合作。

儘管在工作中面對的是分崩離析的系統和大量公司間摩擦,他們團隊每天的「英雄行為」,或者說為達到客戶日益提高的預期而不斷「滅火」的事跡卻從未得到過認可。

供應鏈專業人士處於連軸轉狀態,他們要和數千名合作夥伴打交道,要克服產品意外短缺、巨大自然災害以及不可靠的經銷網絡等問題。

供應鏈跟潛力無關;它是實實在在的,它是不屈不撓地執行,是穩定的表現,也是為了讓客戶滿意而處理數以千計複雜而又不斷變化的細節的能力。

在這個需要立即得到滿足的時代,隨著供應鏈的運營狀態成為首要考慮因素,企業走到了生死攸關的十字路口。所謂的「經營者」是他們保持競爭優勢的秘密武器。

在這樣的環境下,供應鏈專業人士顯然要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管理者,他們照料著全球商業的心臟和靈魂,而且正在改變公司運營的方式

本文作者納德爾·米哈伊爾是供應鏈指揮協調軟體公司Elementum的創始人及CEO。

譯者:Charlie 審校:夏林 (來源:財富中文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D66Km4BMH2_cNUgxkS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