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蕾媽育兒經(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轉發分享)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家庭生活中常見的父母期待,事實上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也意味著父母對孩子的期盼和夙願。但是,一些家長過於看重這些,喜歡「強人所難」的要求孩子,這種期待無疑不是一種負擔,不僅不會給孩子帶來好處,反而會束縛孩子的正常生長。
當代父母的「神邏輯」
房子恰好在學區房,相比於其他小區而言,我們小區比較安靜和有秩序,但是,總是能夠聽到隔壁亦或是其他樓層穿出父母斥罵孩子的話:我都是為了你好,你看看你還不如誰誰誰...前幾天鄰居便是說出了一串毫無邏輯的話語,聽到他的措辭,我深感無語,我記得那天是孩子期中成績下來,鄰居打了孩子,孩子鬧了脾氣,鄰居義正言辭的說:「我經常打你、罵你,都是為了你好,哪怕我當眾扇你臉,都是為了你好,你得理解我的良苦用心。」
這話讓人聽得啼笑皆非,讓我不由得想起很多家庭都是如此,父母總是喜歡用自己的方式來安排孩子的生活,若是遭到了排斥,便會毫無邏輯的指責孩子不聽話。然而,很多父母都不知道,正是這些神邏輯的存在,其實是在慢慢毀掉孩子的一生。
「神邏輯」毀掉孩子的一生
推卸責任,毫不反省。許多家長存在這樣一種神邏輯,當孩子成績不好的時候,就會怪罪於學校和師資力量等,若是孩子沾染惡習,則會怪罪社會風氣不佳,或者孩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種邏輯思維普遍存在於素質不高的父母群體當中。
注重自己,異想天開。很多家長認為自己身為孩子的父母,有權決定孩子的一切生活,對孩子的私人生活也會各種插手,覺得孩子應該聽自己的,否則就會上升到道德層面,即不孝順。
犧牲自己,貢獻全部。之所以很多家長不滿意孩子的生活,是因為他們在孩子身上押注了自己的後半輩子,孩子好即好,若是稍有問題,便意味著未來生活的不穩定,自然會出現各種不滿意件。事實上,這本質上就是一種強迫,喜歡把自己的想法綁在孩子身上,還人云亦云的犧牲自己來彰顯自己的付出。
我們需要明白的是,教育的本質並不是塑造一個父母想像中的完美的人,而是父母幫助孩子成為更好的人,幫助他們實現自我。過度的在乎自己的位置,就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行為,人生本就是屬於孩子自己的,他們有權安排自己的一切,不要過度控制他們的生活,這只會帶來各種消極影響。
------------------------------
關注【蕾媽育兒經】,了解更多孕期和育兒知識,學會解決親子成長問題和家庭矛盾!若您在生活中遇到困難,也可以私信留言評論,作者會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最專業的回覆,希望我們可以在育兒的道路上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