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3月7號,我出生了,從此快樂的在一個叫「梅豐村」的地方長大。我的父母都在蔡甸水泥廠就業,那個年代可能算是比較不錯的廠。
小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坐在老爸的二八自行車上,然後買幾包小當家方便麵,一包冰袋,滿足的在車間玩一下午,廠里的食堂雖然飯很硬,菜也沒有什麼油水,但是大家吃的卻很開心,髒兮兮的工作服,灰撲撲的臉龐,沒有人抱怨工作辛苦,他們的笑讓我忘了他們是一線崗位的工人。
那個時候的我們很快樂,沒有補習班,沒有太多的作業,每天趕著時間去擠那趟屬於我們自己的客車(水泥廠職工子女接送車),很慶幸我有一個姐姐,每次她都提前擠上去給我占座,也沒有人敢欺負我個子小。
放學回來就在那個院子裡玩這種遊戲,四個大字,寫王字,跳房子,跳皮筋,丟沙包....就算老媽叫破喉嚨我也不想回去吃飯,最後肯定逃不過一場「家庭暴力」。
12歲的時候,爹媽就帶著我們搬家了,當時特別激動,有一種「進城」的感覺,因為那個時候很多同學都覺得我住在偏遠地區,後來,廠里的效益也都不太好了,爸媽也離開了工廠,就這樣,我們搬家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
今年我27歲了,結婚了也有孩子了,在這個社會上,吃過苦也享過樂,有時會被生活壓的踹不過氣,有時也在幸福的家庭里沉醉的無法自拔。更多的時候,喜歡一個人走走停停,看看沿路的風景,感嘆人生的五味陳雜。
15年後,再次來到這個見證我成長的地方,滿心感慨,滿懷思念,這裡已經荒廢的面目全非了,那個曾經充滿了我們的歡聲笑語的土地,現在已經毫無生機,留下的只有蒼老的印記。
我的那些小夥伴們,也已經不再聯繫了,這塊空地承載了我們數十年的快樂,如今這紅磚瓦房也只住著一些孤獨的老人,他們的面龐不再是我離開時的那樣清晰了,眼眸不再清澈。
曾經一度輝煌的水泥廠已經淪為廢墟,我熟悉的那些地方、那些人,都不再是曾經的模樣了,沒有了小夥伴的身影,沒有了熱鬧的閒聊,讓人有點遺憾!
這個值班室也是小時候常來的地方,也是回家的必經之路,如今已經沒人再會踏入了,破舊的門窗,路口的雜草,牆面的灰塵。這個被遺忘的地方,就是我小時候的天堂!
我喜歡這道鐵橋,也害怕它,鏤空和交錯的路面總讓我感覺自己要掉下去了,每次小心翼翼的走過之後,看到路邊種菜的媽媽對著我笑,又覺得很溫馨。
這道紅色的門,這個破舊的窗戶,正是我住了十幾年的家!現在已經不知道是誰的家了,好想能進去看看,不知道我小時候看過的書還在不在,不知道媽媽灶台前的爐子是否已經被丟了!
很意外這家店居然還在,老爸最喜歡來這裡剃頭了,價格實惠不說,鬍子都給你刮的乾乾淨淨,順便還兼職補胎,我家的二八自行車不知道在這裡換過多少次胎了!
每一條路都是那麼的熟悉,卻又那麼的陌生,這15年,水泥廠到底經歷了什麼,感受不到一絲人氣,死寂沉沉,我記憶里的梅豐村,真的只能留在記憶里了!
我想念小時候的自己,想念我的小夥伴,想念我們在寒冷的冬天找個小角落過家家,想念我們在酷熱的夏日相伴來到堤邊玩水(膽子小,只敢泡泡腳)。
找不到一絲過去的印記,15年後的再次回家,雖然有點失落,但依舊滿心感慨,歲月看似很長,實則短暫,珍惜你所擁有的一切。回家後把照片給父母看,他們不停的詢問我有沒有看到樓上伯伯,李叔叔還在那裡住嗎?.......
或許,他們更加懷念的是以前一起生活的鄰居,年歲漸長,願摯友健康,願生活更好!
梅豐村,在我心裡,你永遠有著不可替代的位子。